09 艄工

艄,指船尾。艄工,指在船尾掌舵或撑篙、摇橹驾船的船工。艄工,民间又叫“船夫”“梢子”“船家”“舟子”,江南一带土语叫“驾船佬”“船䑩佬”“船拐子”,总而言之,是驾船的人。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辨讹》载:“舟之舵尾曰梢,舟子曰梢工,妇曰梢婆。”后引申泛指驾船的人。该行业崇敬的祖师爷是黄帝、轩辕、杨泗水将军、妈祖。

一、舟船发展概况

船,古字作“舡”“舩”,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水上交通工具。古代道路不畅通,加上没有其他理想的交通运输工具,所以交通运输就主要依靠水路,因此船很早就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船是何时、何地、何人发明制造的,说法很多,据文献《世本》载:“(古人)观落叶因以为舟。”《易·系辞》载:“伏羲氏刳[kū]木为舟,剡[yǎn]木为楫。”《墨子·非儒》载:“巧倕[chuí]作舟。”《世本》载:“共鼓货狄作舟。”《拾遗记》载:“轩辕乘桴以造舟。”此外,还有“化狐作舟”“伯益作舟”等。

传说和神话不等于现实,但众多的故事和文献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事实: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已发明了船,而且船的发明者并不是某一个人。当然,实际上船的发明也真正不是局限在一时一地一人。

我国发明和使用船的历史悠久。这些可以从很多考古挖掘的实物中得到证实。如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发现一件彩陶壶,壶呈弧形,两侧绘有渔网花纹。经考古鉴定,这是模仿当时人们渔猎用的独木舟的模制品。1973年湖北也出土过一件类似的作品,经专家复原,像是一件方艏[shǒu]、方艉[wěi]、平底式独木舟的模制品,经考证距今有5700年左右,说明最迟大约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了独木舟。从古代遗物中看出,我国古代独木舟的形体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头尾方形,没有起翘,接近平底;一种是头尖尾方,舟头起翘,尾部平底;一种是尖头尖尾,都是起翘。据此可以推测,我国早期的木船是人类祖先在继竹木筏之后的独木舟的基础上再发展起来的。

因为独木舟在性能、材料来源、制造工艺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不是人类理想的水上活动工具,于是人们寻求着变革水上交通工具的途径。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出现和使用了金属工具,木船也就随之问世了。

我国祖先用木板造船大约始于商代,从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这些为舟的象形文字结构来看,那时已经不是单纯的独木舟了。

最早的木板船可能是“舢板”,原名“三板”,也可写作“三版”。顾名思议,它是由三块大木板构成的。舢板虽然比独木舟先进了很多,但体积还是太小,既装载不了多少重量,也因其小而轻难以平稳。于是两只船拼在一起的“舫”又出现了。《说文》载:“舫,并舟也。”《索隐》载:“舫,谓并两船也。”舫比独木舟平稳安全得多,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分离为单体船只,以备急需之用。

除了由两只船体并成的“舫”外,历史上还出现过由多只船体并成的船只,这种船行驶平稳,上面可以建造庐舍,成为统治阶级出游时的专用船只。

至周代之时,对乘船已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据《尔雅·释水》载:天子乘坐“造舟”,诸侯乘坐“维舟”,高级官员乘坐“方舟”,一般官吏乘坐“特舟”,普通老百姓只能乘用“桴[fú]”。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造船业已具有一定的成就和规模。这时已有了专设的造船工场——船宫。在诸侯国之间已经常使用船只往来,并有了战船的记载。公元前648年,晋国发生灾害,秦国用船装载粮食经渭水、黄河、泌水运到晋国。公元前482年越国攻吴,水军沿海北上,然后进入淮水与吴军作战。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战船已有大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余皇等名目。

秦代造船业已很发达,从秦始皇多次乘船巡游并派徐福率船队渡海的史料中可以得到证实。

从秦汉以后,我国造船工业经历了三大发展时期:秦汉、宋元和明代。秦代的船只已经很多,朝廷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汉代的木船已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分为客船、货船、战船、渔船、游船等若干种类。战船中最大的是楼船,高十余丈,有数层,船上的设备已使用帆、橹、篙、楫和纤绳等。汉武帝时还造过巨型旗舰“豫章号”,“上造宫室,可载万人”。

据史料记载,东汉末年已造出很大的帆船,其风帆用120幅布做成,高达9丈。这一时期不仅能造出很大的船只,驾驶风帆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东汉·马融《广成颂》载:“然后方余皇,连舼舟,张云帆,施蜺帱[níchóu],靡飔[sī]风,陵迅流,发棹歌,纵水讴,淫鱼出。蓍[shī]蔡浮,湘灵下,汉女游。”这时的驾船除了能顺风扬帆,还已能用斜风使帆等技术。三国·吴·万震《南洲异物志》载:“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后沓载之……其四帆不正,前向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风吹,风后者激而相射,亦并得风力;若急,则随宜增减之,邪张相取风气,而无高危之虑,故行不避迅风激波,所以能疾也。”

晋代的船更有所发展。晋武帝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司马炎攻吴的战船长120余步,可载2000余人。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孙恩、卢循起义,有楼船千余艘,卢循还制造过八槽舰,上有楼四层,高十余丈。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杨素在永安造“五牙”战舰,船上有五层楼,可载兵800人。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杨广游扬州造各种类型船只达数千艘,其中一只龙舟,“高四重,长二百尺,宽四十五尺”。

唐代于广州置市舶使,掌管海舶征催贸易之事。这时的舶“大者长二十丈,载六七百人是也”。并出现了“海鹘船”,舷左右置浮板(披水板),还制造出用脚踏木轮推动船前进的战舰。据《新唐书·刘晏传》载,唐宝应年间漕运粮食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宋元时造船业迅猛发展,许多地方设有官造船场(船坞),还有不少民造船场;浙江明州、温州,江西吉州、赣州等官造船场年造大船在二三百只以上,吉州造船场曾达到年产1300只。宋代的船经过改进已比较先进,如船体大(出使朝鲜的“神舟”,载重可达1500吨以上);结构更为合理,如采用铁钉造船,船底呈V字形,便于破浪行驶,并采用密封仓,加强了船的安全性能;行船工具改进,多樯多帆,便于借风;大船配设小船,以便运输和抢险;每船有大小二锚;开始使用指南针等。

明代造船规模更加宏大,技术更加先进,官办的大型船厂主要有淮南清江、南京龙江、山东北清河等船厂,不但规模大,造出的船也大。其中以郑和下西洋时所乘的“宝船”为最,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舵杆长三丈四尺,有十二张帆。这时还出现了很多有关船只种类和建造方面的著作,如沈启的《南船纪》、席书的《清江漕船志》、李昭祥的《龙江船厂志》、王圻与王思义父子的《三才图会》、茅元仪的《武备志》、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

清代曾实行“迁海令”,在我国东南沿海50里内制造无人区,对我国航运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康熙十二年(1627年)在乌拉建城造船,日习水战,以防沙俄,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大军二万五千,乘船三百五十余艘渡海收复台湾。这时期有关船的资料著作有:康熙年间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中的《舟楫记事》,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赵尔巽等编《清史稿》、杨英《从征实录》、江日升《台湾外记》等。清代的船类也很多,康熙年间的福州木船,是吸收了沙船、鸟船、蛋船三种船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新船,所以也叫“三不像船”。

民国末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虽然民间各种行业仍较繁荣发达,但因大木船不再是统治阶级的专用巡游和战争用物,所以大木船已停止建造。而因社会发展而适应运输的需要,中小木船大量增加,河湖江海到处都有船只往来,各处有水域资源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基本上都设有专门管理船业的“航运公司”,自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大发展,到处修公路,用汽车装人载货,既快速又方便,航运形势日渐衰落,船只数量骤然减少。至现今水面上虽还可以看到不少的船,但都是铁板焊制的机械船了。

二、船舶的类型

纵观历代的船,从远古的独木舟开始,至殷商时出现的小舟,战国时的双体航船,汉代高大的楼船,三国时长达20多丈的海船,晋代卢循所作八槽舰,南北朝祖冲之的千里船,唐代的海鹘船和新型漕船、歇艎支江船,宋代江海两用船;宋元时期长达36丈的车船、明代郑和下西洋长达44丈的宝船外,还有其他很多的新型船类如蜈蚣船、连环舟、子母舟等;还有当时被称作“杂舟”的各种船只。还有据文献资料记载的如:江汉课船、三吴浪船、东浙西安船、福建清流梢篷船、四川八槽船、黄河满篷梢、广东黑楼船、盐船、黄河摆子船(秦船)等。

船的规格造型各异,用途也各有不同,其性质分官用船、民用船、军用船;还有一些特殊的船类如破冰船、浚河船、连环舟、两头船等。使用对象从用途上来分有客船、货船、渔船、战船等;其中每一个种类又可以再细分,约达千余种之多,仅海洋渔船就有二三百种之多。其中沙船、乌船、福船、广船是我国海船类型中的四大名船。我国船型的多样性是古代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望尘莫及的。古代常见的船类如下。

1.小型船类。如鸼䑠[zhōu liǎo]、艖䑡䒀[chāchāfú]、舲[líng]、舽[páng]、舡[chuán]、舴[zé]、艖[chā]、䑿[sù]、艇、䑰[bù]、[dāo]、艚、艅[yú]、艋[měng]、艏[shǒu]、艓[dié]、艜[dài]、艭[shuāng]等。

2.大型船类。如艨艟[méng chōng](战船)、舭[bǐ]、(战船)、舢[shān]、䑦[gōu]、艁[zào]、[háng]、舸、艞[yào]、[fú]、艗[yì]、艆[láng](海船)、艦[jiàn](海船)、舶(海船)及各种宝船、车船、楼船、龙舟等。

三、驾船的常用工具

船舶不仅要能漂浮在水面上,而且还要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在水面上航行,这是单靠水流的力量所不能达到的。因此,随着船只的产生,人们也发明了驾驶船只的推进工具。最早出现,也是简单有效的行船推进工具是篙,后来逐渐发明了桨、橹、舵、帆等工具。

1.篙。进船竿。竹制(极个别缺竹的地方也有木制的),也作止船之工具(插于船首、尾篙眼中以将船泊定)。最初篙的使用只是将竹竿或木杆削尖使用,后投以铁枕,撑之使船前进,一般多用于走上水(逆水)和浅水。由于篙的取材、制作都很简便,而且实用,所以即使在其他的推进工具发展起来以后,篙仍被普遍使用。

2.桨。进船具。古代叫“櫂[zhào]”“楫”和“桡”。它的问世几乎与篙同时或稍晚。在我国古代即有“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颛顼[zhuān xū]作篙桨”等传说。桨的上端为硬木杆柄,下端为梓木桨叶(梓木质量轻而有弹性),横置船侧,摇荡击水而使船前进(俗称“打桨”,桨叶不出水面而击水称“荡桨”),适合走下水(顺水)和横水。一般小船使用短桨,大船使用长桨,有的船为求速度快,安装多支桨,快艇的桨一般都在40支以上。最多的是梁朝侯景军中使用的一种高速的快艇“鸼䑠[zhōu liǎo]”,据说有160支桨。

3.橹。进船具。古代又写作“艪”“艣”“樐”。橹直置船艄或舷外,船工摇挽橹柄使橹叶在水中成“8”字形作往复运动使水产生压力推动船体前进。有单橹和多人同摇的大橹,使用数量不等,一般小船为1~3支、大船8~10支,最多至36支的。橹从桨的间歇划水变成连续划水,加之它的形体又比桨大,又是用“借力”,所以它的推进力在行船工具中力量最大。民间有“三篙当一桨,三桨当一橹”之说。

4.舵。正船木。古籍中又写作“柁”“柂”“杝”。舵是控制方向的行船设备,被称为“凌波之宝”。舵经过多次演变和改进,才成为现代适用程度高的舵。最早的船舵是舵桨,后来有垂直舵、升降舵、平衡舵,还曾有过窗孔舵(开孔舵)等。一般的船只用一舵,大船有的有多个舵,其中一个是主舵,其余的是副舵。关于舵的作用原理,《天工开物》载:“凡舵力所障水,相应及船头而止,其腹底之下,俨若一派急顺流,故船头不约而正,其机妙不可言。舵上所操柄,名曰关门棒,船欲北,则南向捩[liè]转,欲船南,则北向捩转。”其论述可谓精辟了。

5.帆。也叫“舟幔”,古书也写作“颿”,俗叫“船篷”或“风帆”“风篷”,布制,其作用是利用风力来作为船的动力。最早的船帆是不能升降、转动的平布帆。东汉末年发明“梯形斜纵帆”,这种帆以大量平行的竹竿做撑条,形成横向强度加强和竖向升降方便的帆架结构,并且能够转动,可以适应各种风向,还可以折叠,升降快速,是我国古代航船工具的一项重要的发明。

6.锚。定船具,也叫“铁猫”。锚为铁制,质量沉重,一般为四个钩爪,上系长链,其作用是抛在岸边或水底以稳定船舶。《天工开物》载:“凡舟行遇风难泊,全身系命于锚。”最早的泊船方法是“系石为碇”,就是用绳索系着岸上的石头,后来演进把绳系的石头搬到船上,在船要停泊时再把石头放在水底或岸边来固定船只,开船时把石头提上来,因此古代称停船为“下碇”,开船叫“启碇”。后来又改进为“木爪石碇”或“木碇”。公元6世纪时出现了铁锚,并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7.桅。也称“樯”“桅樯”“桅杆”“船桅”,是张挂风帆的竖竿,多为通直的杉木制成(因杉树形直、质轻、耐腐湿、不变形),《天工开物》载:“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长不足则接,其表铁箍逐寸包围。船窗前道皆当中空阙,以便树桅。凡树中桅,合并数巨舟承载,其未长缆系表而起。”桅是船舶的重要使用工具和形象标志,古人多有诗歌写照赞颂,如唐·韩愈的“念昔从君渡湘水,大帆夜划穷高桅”,宋·苏轼的“捍索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等等。

8.纤。也叫“纤绳”“纤索”,古书称“纤”,古文也写作“縴”,是指挽牵船只前进的长绳索,一般为竹篾丝织成(因竹有弹性,且制作和收放方便,又不卷折交杂混乱)。纤一端系于船桅之梢,一端以多人在岸上负而牵之向前拉动,称为“拉纤”,也叫“背纤”。背纤的人称为“纤夫”或“牵船夫”,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小船)船家自兼;一种是专职,以拉纤谋生。

古代行船有风靠风力,无风则纯靠人力,若是走上水、遇急流、上险滩,拉纤必不可少。拉纤是过去行船中一项非常辛苦而又危险的劳动。船舶航行途中很多区段要拉纤,拉纤的人必须要在河岸行走,而江岸河沿很多地方荒僻险峻,根本无路可通,高低突兀,皆多为怪石乱壁悬崖、荆棘野树杂藤,平常人徒手都难以通行,纤夫却要背负着沉重的长纤,顶着急流中所牵船只的巨大压力一步一步艰难地向上水拉。若遇上险滩时水大浪急,纤夫弓着身子几乎贴着地面,用尽全力负纤向前,不顾风吹雨淋、烈日曝晒,一身汗水如淋,只是舍生忘死奋力向前。有时河中水急浪高,岸上壁陡路危,水中船被急流一横,纤夫被纤索带入水中,死于非命。船只搞不好也会被急流打翻,“船毁人亡”。也有的纤夫被凶残的雇主殴打催逼,饥累倒下,其他的纤夫哭都不敢哭,清·施闰章的《牵船夫行》就是其真切而悲惨的写照:

十八滩头石齿齿,百丈青绳可怜子。

赤脚短衣半在腰,裹饭寒吞掬江水。

北来铁骑尽乘船,滩峻船从石窟穿。

鸡猪牛酒不论数,连樯动索千夫牵。

不辞辛苦为君行,梃促鞭驱半死生。

君看死者仆江侧,伙伴何人敢哭声。

自从伏波下南粤,蛮江多少人流血。

绳牵不断肠断绝,流水无情亦呜咽。

以上为行船的主要工具,其他还有披水板和中插板。披水板装在船舷的两侧,以增加船舶遇风浪时航行的稳定性,可以防止船受到横水的推力而发生倾覆的危险。中插板是在船底增设的两根梗水木,跟船尾升降舵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船的横向漂流偏移,保证船只在航线上正常航行。另外,辅助船用的工具还有控制船锚升降的“绞车”,便于上船登岸的“踩票”,能勾能搭的“挽篙”,舀除船舱积水的“水斗”等。

四、船的驾驶经验、方法、技术

驾船者长年要经受四时的寒风冷雨、烈日酷暑,行走在湖海江河之间,漂泊于浪涛烟波之中,艰苦辛劳,故一般肤色黝黑,显得苍老,所以民间素有“河风吹老少年郎”的谚语。驾船者不但劳累,且倘若不慎,还常有“船毁人亡”之危,故驾船在民间传统行业中是很艰辛的一种行业。行船之际,尽尝天寒地冻、烈日酷暑之苦,更常逢险滩浪急,有时真乃是九死一生,动人心魄!宋·杨万里有《竹枝词》一首,是该情景的贴切写照:“大矶愁似小矶愁,篙稍宽时船即流,撑得篙头都是血,一矶又复在前头……”

另一方面,艄工走南闯北,穿州过府,其经历之处多为人员密集的码头口埠,复杂繁华,社会接触广泛,因此艄工常比一般人阅历多、胆量大、见识广、性情豪爽开朗。驾船行业虽不属“江湖“,但有一些驾船的人却因久历江湖而懂“江湖”,其中更不泛奇人异士。历代对艄工船家叙述的轶闻趣事、故事传闻不胜枚举。艄工的驾船技术虽说不是很复杂精细,但包括的内容却很广泛,都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实用方法和经验。一般行船的基本经验是:顺风顺水抢中流,顺水相送,顺风相催。逆风逆水抢回流,切忌横流阻船翻船。顺风逆水迎浪抢回流,回流之水为顺流或平流。逆风顺水抢侧流,侧流行船避锋芒,切忌横流出危机。

艄工驾船不但要熟练、准确地使用各种船用工具,懂得开船、行船、走风、避险、泊船、装卸、交接应对、张帆收索、放纤、补篷补帆和对船的养护等,还要了解一些气象(如天气的阴晴、风雨、霜雾等)、水文(如水流的深浅缓急、回流漩涡、险滩、暗礁)等方面的知识。在海中航行的知识更加复杂,必须懂得对季风的观测利用、天气的预测、天文导航(过洋牵星)的航向观测、船舶方位的测定、测程、测深和指南针导航等。

船只航行最重要的事项首先是注意安全。这里面包括很多的细节和知识经验。主要内容有安全装载、避免碰撞两大内容,以及港内行驶、停泊、过滩、看天象气候、躲风、处理海事等几个方面。

(一)安全装载

船工在开船之前要进行船只检查,看船的底板、身板、堵板、矮梁、筋骨、压筋是否松动或腐朽,灰缝是否坚实,如果发现有问题,要及时修补;一些原先对于裂缝、漏眼的“临时补子”,要抓紧在开船前正式修补好;要检查工具、属具和防雨防潮设备是否备齐备足,而且还要注意质量,以免发生事故时无法应付;要按船的大小配备好人力,如到生疏而又危险的航线去,还须雇请有经验的“航工”导航;要合理调配人力,做到各尽其力,各司其职,专人负责,统一安排,在特殊的情况下,还要灵活果断地处理事务。

在装载问题上,首先注意货物的防潮垫舱工作,并注意各舱同时平均受载,不要先把一个舱装得极满之后再去装另一舱。如果先装满腰舱,两头不装,会出现“压腰”(将船从腰部压坏),如先装满两头,中间不装,会出现“担舱”(将船从两头压坏)。最好的方法是在腰舱装完三分之一时再分头装前后舱,前后舱装完三分之一后又再装腰舱,按序循环一舱一舱接续装完。如果是轻重货混装,必须重货在下,轻货在上,才能使船身稳定。装在舱面的货物,堆积要紧凑,下宽上窄,层层收拢,有的还要用绳索绑紧,盖上防风雨或防晒设备。装货的高度,不能超过船篷。吃水浅、不稳定的船,就要装得尽量比船篷低。没有重货压舱的,还要注意备重物压舱,装货的重量不要任意超载,注意保持够高的“干舷”(在水面上的船边)。并且,对危险和易损易碎品要特别小心照看,以免发生着火、中毒等危险和破损事件。有的货物要严格防潮,如石灰遇水会发热膨胀,导致把船烧毁或涨破的事故。

(二)避免碰撞

船只航行时,要遵守行船规则,有时要和自己前后左右的船打好招呼,有时还要学会使用信号和懂得其他船只发出的信号,避免碰撞事故和不应该的损失。木帆船一般有三种信号。

1.灯号。使用四面透亮的白灯,灯光的亮度要在天气好的夜晚从四里以外能够清楚看见。这样的灯,没有帆的船要备一盏,有帆的船要备两盏,帆船夜航时将白灯点亮挂于船尾最高处。如张帆时遇对面来船,须持另一白灯立于船头以警示来船。如出事故,由不点灯的船负责。

2.旗号。备红旗一面(如无,也可以临时用颜色鲜明之物代替),遇巨轮时将旗高举,左右摆动,引其注意,随即向对方表示自己避让的方向,如欲向左,则左手执旗向左平举不动,如欲右则向右平举不动。

3.声号。备制铜锣一面(如无,以声响之物代替),遇雨、雪、雾障天气航行时不时敲之,以警来船,每隔两分钟敲一次,为两响一断;泊船时每隔一分钟敲一次,每次连续敲五下;遇险时每隔一分钟敲一次,每次连续敲六十下。

船只在航行中不仅要知道学会使用信号和懂得其他船只发出的信号,还要谨慎航行,其内容包括如行船时不要横过大船(如轮船)抢航,相遇时要尽力避让;横渡的船要让直航的船;大批的船结伴而行,必须先后有次成单行前进,不要停桨住橹,应船放流;两船相遇,不张帆的要让张帆的,如遇同等情况,则上水船要让下水船,如遇险情,轻载船要让重载船,小船要让大船;两船前后行驶,遇狭窄危险河道,后船不可赶过前船;两船前后行驶,后船切忌与前船太近;航行中前面有船停泊不动(或有不明物),切忌靠近,以免临时移动撞上而导致事故发生。

船只停泊时有的码头经常有巨轮靠离或装卸,切记不要抢档、钻档,不要随意阻碍航道,要按先后次序进档,并在靠好码头后,注意巨轮经过的游浪、岸边水的深度及水中障碍物。如船一时不开,须留人守船,或托友船照看,以防狂风暴雨、涨潮退水等变故。

五、渡船与艄工

民间“九工十八匠”中所指的“艄工”,主要是指渡船的驾驶工人。

渡,指水渡,即过河的埠口,又叫“渡口”“渡头”“津口”。渡船,即专为渡口两岸之人摆渡的船。驾驶渡船的船夫民间叫“渡船佬”“渡子”或“津人”。这是一种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公益性事业,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渡船与其他的船不同之处在于:

(1)所有的船都是上、下走直水,渡船独走横水。

(2)所有的船都航行无定址,渡船地点始终是固定的。

(3)所有的船以速度越快为越好,而渡船只求平稳。

(4)所有的船工都要求年青力壮,而渡船佬却偏多为老弱甚至孤残,几乎为历史习俗。

(5)所有的船与平民百姓的关系是间接的,而渡船却是和老百姓经常相见,甚至天天需要,其关系既直接又密切。过去交通不方便,在“隔河千里”的地方,渡船是必不可少的。

(6)所有的船基本上都是船夫自己的,而渡船却是渡口两岸百姓公造的。

渡口有码头(口埠)渡口和野渡。码头渡口一般在城镇埠口,过渡的人多,所以规模大,有一定的设施,一般都有石块砌的渡台(码头),有上岸下船的阶梯,有供系船的石桩、木桩,有的还有供休息躲雨等渡的亭子,甚至还修建了“水神庙”或“龙王庙”(有的地方是“白神庙”或“妈祖庙”)。河流、碧波、渡船、渡口、古镇、庙宇、垂柳、夕阳、轻烟……构成一道“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民间乡土风情画卷。

渡船也有好几种,但基本上为三种形式:①中部有棚仓(供乘客避风雨和防日晒之用),后有艄篷(供艄工看舵或摇撸之用)。②中部舱篷至艄尾(不高,乘客躬身出入可坐),船夫坐舱中看舵,乘客自行打桨过渡。以上两种渡船艄工多在船上食宿。③全船无棚。艄公住在附近,有人过渡就来指挥或帮忙,收工就待在家里。所有的渡船相同之处是船的造型都是浅舱平底,平头平尾,船身短而宽,这样造的船平稳安全。

艄工的生活来源为两种:大渡口一般靠向过渡者收取过渡费;中小型的一般是靠两岸的百姓共同负担,每年多少谷或米,两岸附近的老百姓不收过渡费,另靠外地过客收点钱零花。

渡船常用工具是篙、桨或橹。如果河水浅又不急,多为艄公(或渡客)撑竹篙过渡;河水较深则打桨或摇橹过渡;如河宽水大浪急的渡口,多用橹,也有前桨后橹合用的和数桨或数橹并用的。有的大渡口船上几个打桨摇橹的都是船夫,也有的渡口正式船夫只有艄工一人把舵指挥,其他浆橹操作都是渡客,大家齐心合力过渡。渡船一般每次可渡20~30人。

至于野渡,是依自然环境而形成,一般是在小河、湖湾、溪畔,地方荒凉,过渡的人很少,水面不宽,船只也很小,有的叫“渡筏子”,无棚。有的连舵都没有,每次只能坐几个人。一般无专人管理,即便有人管理,在没有人过渡的时候,船夫也会回到岸边不远的“草舍茅庐”中去,等过渡的人呼唤才懒洋洋地出来。有的地方根本无人管,没有船夫,让过渡者自己去撑船或划船过渡,过完后将船系好就行了。这些地方过渡的人是很少的,所以经常会看到渡筏静静地系在岸旁的芦花浅水边,在微风细雨中独自漂荡,与蓼草汀花一般显得那样孤零而冷清,那情景好似前蜀·李珣《南乡子》所写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也正像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所描绘的那样:“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艄工歌谣

乡土民俗歌谣

(一)

后艄掌舵把船行,船佬民间称艄工。

千古交通是要具,万里破浪乘长风。

(二)

三湘四水经历多,五湖四海泛烟波。

孤帆远影碧空尽,浩渺江中闻棹歌。

(三)

知看风色识浪头,下水轻松上水焦。

几番舒闲几番累,有风宰相无风侯

(四)

江河漫漫泛波涛,行船要用桨橹篙。

上滩水陡拉纤索,下滩水急防暗礁。

(五)

水上纵横好艰难,漂萍拼搏为三餐。

千辛万苦走逆水,九死一生抢险滩。

(六)

掌舵艄工摆渡船,来回横趟津口前。

两岸桃柳春风里,青山映水水映天。

无吾《传统乡土行业风情俚歌集》

艄工歌

轩辕帝,制船舟,从此水上得自由。

掌舵的,名艄工,自古相传到如今。

倒划子,小驳船,篙桨橹锚要备全。

长桅杆,冲上天,根根棕绳篷上牵。

一只锚,三叉弯,炉头仙人赐船家。

能装货,能载人,横渡直水都能行。

走下水,最轻松,顺水推舟笑盈盈。

走上水,要靠风,扯起半篷或满篷。

冇得风,要拉纤,只有拉纤累死人。

无风侯,有风相,咯句俗话真正像。

遇大风,舵把紧,劈风破浪才安稳。

驾船佬,虽自由,河风吹老少年头。

《中国诗歌集成》

喜哒驾船人

天上起白云,行船舵又灵。撑篙如跑马,摇橹如腾云。

上水装白米,下水装金银。丝线吊桅杆,绸缎挂风篷。

日行千里水,夜行八百程。好哒四乡客,喜哒驾船人。

《中国歌谣集成》

船工拉纤号子:哪知船夫心头怨

天上日头毒辣辣哟,地上砂子把脚擦。

肩上绳子紧紧勒哟,一步一步往上爬。

一步一步往上爬哟!

船上老爷在扇扇哟,口喝凉茶瓜子咽啊!

坐在椅上架着腿哟,哪知船夫心头怨!

哪知船夫心头怨啊。

《中国歌谣集成》

拉纤歌

齐:唉嗨!  领:我们要拉呀拉起来。

齐:唉嗨!  领:齐心合力拉起来。

齐:唉嗨!  领:为什么拉呀拉不动呛?

齐:唉嗨!  领:我们要出一把力。

齐:唉嗨!  领:再来拉两下!

齐:唉嗨!  领:咯一下拉动了呀!

齐:唉嗨!  领:动了!

《中国歌谣集成》

摆渡歌(号子)

河宽水深岸又高,我在河中把船摇。

一年四季都不歇,我替众人搭河桥。

《中国歌谣集成》

搁浅号子

领:号子不打力不齐。  齐:嘿哟嘿!

领:打起号子都着力。  齐:嘿哟嘿!

领:加力加力再加力。  齐:嘿哟嘿哟嘿哟!

领:全靠众位好兄弟。  齐:嘿哟——嘿!

《中国歌谣集成》

拉起纤绳到何年

汗水冇干泪先干,磨破肩膀和脚板;

一滴汗来一滴血,一路血泪洒河岸。

高山低谷拉纤难,肚空衣单风雪寒;

妻子盼着下锅米,大年三十吃糠团。

翻过一岭又一岭,拉起一滩又一滩。

江底埋葬纤夫骨,老板年年赚大钱。

逆水行船多艰险,抓破指头磨破肩。

观音菩萨不显灵,拉起纤绳到何年。

《中国歌谣集成》

●○诗词对联

诗词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诗经·国风·邶风·谷风》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诗经·国风·邶风·二子乘舟》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发向横塘口,船开值急流。

知郎旧时意,且请拢船头。

唐·丁仙芝《江南曲》其二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唐·李白《游洞庭湖》其二

山雨醒别酒,关云迎渡船。

唐·岑参《送刘郎归河东》

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

唐·贾岛《过海联句》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唐·温庭筠《利洲南渡》

水天春暗暮寒浓,船闭篷窗细雨中。

闻道渔家酒初熟,晚来翻喜打头风。

唐·郑谷《江上阻风》

近侍婕妤先过水,遥闻隔岸唤船家。

前蜀·花蕊夫人《宫词》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宋·朱熹《水口行舟》

艄人不用推移力,笑拽蒲帆得自由。

明·萧蕃《卫河秋涨》

船子已愁箭括水,儿童又指帽儿山。

明·袁宏道《竹枝词·时阻风安乡河中》

波间试水喧艄子,篷下铺蓑睡柁公。

明·范景文《泊舟书所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清·叶燮《客发苕溪》

浮生已是一孤舟,更被孤舟载出游。

却羡舟人挟妻子,家于舟中去无愁。

清·江湜《舟中二绝》

对联

中流击楫,大雅扶轮。

兰桡桂浆,湖海生涯。

舟中岁月,水上春秋。

搁桨随流水,扬帆任远风。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

往来浮海客,接送乘舟人。

云水无拘束,江天任去留。

江中桂桨随波荡,渡口柳荫任客呼。

飞觞共醉天边月。鼓棹长开水上花。

长空云破山推月,四海波平水接天。

玉橹漫摇千里月,锦帆高挂一江风。

夕阳桂棹乘诗客,春水兰舟载酒人。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帆解与月徘徊。

沐雨栉风游海宇,浮家泛宅走天涯。

击楫扬帆飘四海;乘风破浪泛三江。

澄波影里天云动,夹岸花间蝶鸟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