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案》
1、胡惟庸何许人也
胡惟庸,男,汉族,濠州定远人(今属安徽),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早年加入义军,为太祖效力,在和州太祖看中他的才华,任命为元帅府奏差,那时候还是大宋龙凤元年,后来因为跟李善长等淮西名将都是老乡,有着天然的同乡之情,所有得到了快速升官先后做过、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开国后胡惟庸也顺利的进入开国功臣之列,在洪武三年的时候,直接被提拔到中书省参知政事。自此进入大明帝国的权力中心,胡惟庸开始巴结李善长,毫不犹豫的毅然的加入了淮西阵营,共同打压朝廷其他势力,与李善长私下交好,李善长罢官后由汪广洋担任丞相之职,但是由于汪广洋不结党,做事没人帮他,整个中书省都是李善长的人脉,常常苦不堪言,很是被动,于是经常跑去问太祖,太祖批评他,我要是什么都管还要你干什么?再后来汪广洋被贬,李善长就跑出来力荐了胡惟庸,于是胡惟庸被太祖任命为右丞相。
一开始胡惟庸,被任命为丞相的时候,还是挺低调的,也不张扬,这时候的胡惟庸干事麻溜,太祖常常夸赞,很得太祖的欣赏。
胡惟庸在丞相的岗位上一做就是七年,这七年里,他是独揽大权,太祖专心处理其他事情的时候,就把很多国内大事都交给胡惟庸处理了,久而久之胡惟庸已经开始慢慢的,私自处理公事了,已经不再呈报太祖了,这让太祖很不舒服,因为立国不久,很多事情,太祖也忙的焦头烂额的,也就没在在意,只是心中记下了,等忙完在说。
2、胡惟庸的放纵
甚至在刘伯温生病的时候,太祖派他带自己给刘伯温探视,太祖只是说送一些补品给刘伯温,哪知胡惟庸,居然送完补品以后,刘伯温就死了,我想着肯定不是太祖的意思,但是太祖知道胡惟庸是刘伯温的政敌,至于有没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有一点敢肯定的是,刘伯温是被胡惟庸害死的,而且刘伯温一死,朝廷的浙东党,完全没了依靠,胡惟庸此时变的更加,目中无人了,这其实还不至于让他灭亡,因为胡惟庸确实很有才干,一些事情太祖都是打个哈哈就算了。
可是胡惟庸丞相坐久了,已经忘乎所以了,居然就敢踩在太祖的红线上,他干什么了呢?他和淮西武将私会,而且从不通知太祖,最要命的是,他不仅给在职武将送礼物,还给离职的武将送礼物,礼物也很贵重,像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计。
胡惟庸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他在贿赂徐达的门人福寿,被徐达知道,徐达非常生气。因为徐达是太祖最得力的干将,胡维护贿赂福寿,想干什么?徐达一猜就知道,这是想谋害我,相当于砍下陛下的一只手臂啊!视为~断其羽翼在除根本。
于是徐达向太祖揭发,胡惟庸这愚蠢又可笑的行为。太祖了解后,表面平静,内心却大惊,于是太祖杀心已起,谁劝都不好使,一个帝国的丞相,居然敢私通武将,而且还是离职被贬的武将,这是赤裸裸的谋反!此时太祖的心中,就已经开始举起,砍杀功臣的第一刀。
3、清算胡惟庸
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占城国来进贡,胡惟庸还是以往的做派,私自处理了,占城进贡的贡品,于是锦衣卫,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太祖,其实太祖准备举起屠刀的时候,胡惟庸就已经死了,他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在锦衣卫的视角下,他的身边布满了奸细,他可能不知道,他平常的好友已经闻到杀气了,都已经开始疏远他了,太祖这次没有选择沉默,以此为由,突然大怒,下敕令责备中书省丞相。胡惟庸和汪广洋叩头谢罪,这时的胡惟庸才猛的一惊,心想着;这不对呀?平常这都算小事一桩啊,今天怎么突然就发火了?胡惟庸还在傻傻的说,估计是礼部搞错了,他哪知道,太祖的刀都架在他脖子上了,很快廷尉将二位丞相,逮捕下狱,数日汪广洋先死,而胡惟庸在狱中被廷尉疯狂折磨,胡惟庸受不了,把平常的一些官员武将全给贡了出来,于是廷尉给太祖递上一份长长的名单。朱元璋坐在大殿之上只说了一句,依法处死,随后胡惟庸被处死。你以为胡惟庸死了,就结束了?并没有。
洪武十八年,胡惟庸案件进一步侦查,发现胡惟庸在死之前,居然通倭,曾派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与他们约定日期相会。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李善长的家奴卢仲谦自首告发李善长和惟庸往来情况,随后太祖下令,此案还有这么多遗留,全部彻查,一撸到底,谁跟胡惟庸有关系,谁就会被以图谋不轨,犯上作乱,谋逆造反等罪名,处以死刑,严重者诛九族。此案牵连功臣甚多,李善长、唐胜宗、费聚、赵庸、郑遇春、朱亮祖等等.......以上共计诛杀三万多人。
太祖随即发布《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
之后废除了已存在的,千年丞相制度,革除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后世之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丞相废除后,其事由六部分理,太祖直接把所有的活一下人干了,这是集权的最高峰,历史上没哪个能比得上太祖,如此集权的。这也为后世埋下了隐患。
4、胡惟庸的案件分析,导火索的由来。
(第一)、骄纵不法。淮西勋贵的日益骄纵,太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个功臣拿着免死金牌,到处违法乱纪,锦衣卫每日都上报,功臣之家的案件,杀人的、放火的、抢占的等等...太祖一次次的忍让,多次教导功臣要有遵纪守法。可是没用,那些战场上下来的武将,身上的骄纵和豪横之气,根本就改不过来,尤其是一些武将经常抱怨自己得不到重视,私下聚会喝酒吐槽,喝的醉醺醺的,然后就在大街上闹事。
(第二)、铲除旧势力。为了铲除在朝廷之上抱团的势力,淮西集团,浙东集团,这都是扎了根的旧势力,这些人对帝国危害很大,尤其是有指染皇位的风险,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选拔科举人才,和等待皇子们交接权力之后才动手的原因,因为这个时候太祖已经无虑了,可以随时动手。
(第三)、砍掉相权。相权和君权自古以来都是,帝国权力的漩涡中心,双方相互扶持,相互猜忌,相互节制,没有一个皇帝是不讨厌丞相的,如果有那是皇帝,没有说出来,你根本不知道,汉朝的皇帝,如果发布哪条命令不符合要求了,丞相带上理由直接就给诏书驳回了,你要是皇帝,你气不气?但是一想到这是千年的古制,还是算了吧,但是如果碰上哪一方是个独裁份子,那就不好说了,一方过于霸道强悍,势必就会打压另一方,太祖就是最好的典型,太祖认为中央集权才有安全感,既然我可以把所有的工作都包揽了,那为什么要丞相呢?所以相权完全没必要存在,直接废除,管你千年不千年的,于是就策划了一场,温水煮青蛙,烧水的人是太祖,青蛙就是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