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城市物流构建

1.4.1 城市物流节点布局规划

1.4.1.1 城市物流节点的概念

物流节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孔繁钰,2016)。实体的物流活动都是在线路和节点之间进行的。其中,在线路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运输,包括干线运输、配送运输等。物流系统中的其他活动,如包装、装卸、保管等,都是在节点处完成的。

现代物流更加重视系统的协调、顺畅,而节点正处在连接系统的位置上,并且总体的物流水平往往通过节点体现出来,如果脱离节点,整个系统的运动必然陷入瘫痪。因此,物流节点对优化整个物流网络起着重要作用。从发展趋势来看,它不仅要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传达信息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

1.4.1.2 城市物流节点布局规划概述

1.4.1.2.1 城市物流节点布局的概念

城市物流节点布局规划主要以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空间规划为依据,以整个城市的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协调物流用地与城市用地的发展,综合考虑城市的交通、生态、物流需求、产业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构建与完善一个城市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力求形成以布局合理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中心,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套的综合运输体系,创造货畅其流的物流环境,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1.4.1.2.2 城市物流节点布局的发展阶段

依据城市物流企业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关系,城市物流节点布局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点状布局:物流企业分布比较分散,没有一定规律,每个物流企业都有各自互不重叠的服务辐射圈和各自的服务对象。

(2)近期的多企业自然集中布局:物流业的布局基本以一个或若干个大中型物流企业为增长极,按照市场法则逐步集聚而成。集中于区域内的每个物流企业有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服务对象有一定的重叠,但是没有更多的联系。这种布局事前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因此自然形成的区域中物流用地与产业用地、居住用地等其他用地穿插布局,用地零散,影响了物流产业和周边产业的发展。

(3)现代主动构建的物流业集聚布局:各物流企业集聚布局于已构建的物流园区内,共享各种资源。它与自发形成的自然集聚区不同,全区对物流用地与居住用地、产业用地等其他规划用地需做出统一考虑,同时将区内各物流企业视为一个整体,不仅可以合理利用资源,而且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4.1.2.3 城市物流节点布局的原则

城市物流系统是一个城市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与城市其他系统相协调,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与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的原则。城市的各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区位都有各自特殊的要求,也都有自己的区位优势,各类经济活动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形成了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总体控制,城市物流系统的布局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下对城市物流系统进行再配置,使其与城市的其他功能相协调,并促进城市经济和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在发展城市物流的过程中,政府要准确把握好自己的定位与作用,更新观念与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要把物流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政府来说,所做的事情主要是制定政策、制定规划、制定标准,从政策上引导产业发展,努力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3)整合各种物流资源原则。物流产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物流总成本的降低。当物流资源分散在不同企业或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物流活动从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分化出来,各种物流要素逐渐成为市场资源,专业化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各种物流活动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

1.4.1.2.4 城市物流节点布局的依据

第一个依据即进行城市物流节点布局的主要依据是未来的物流量。这里的物流量,不仅指物流的数量,还包括物流的流向以及物流来源和汇集,不仅包括现状物流量,而且包括预测物流量。

第二个依据是城市所处的经济区域中大物流系统的规划和布局,以及城市在其区域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区域的物流系统既是城市物流系统可以利用的资源条件,也是城市物流系统运行的约束条件。作为资源,城市物流系统可以利用它充分发挥城市物流系统的作用,增强城市物流系统的活力,提高其效益;作为约束条件,城市物流系统只有适应它才能够生存,因此进行城市物流节点布局需要把大区域的宏观物流规划作为自己的依据。

第三个依据是城市的功能分区规划和物流大企业的布局规划。城市物流节点布局最基础的工作是布点规划,就是要布置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位置。而这些点的布置是要建立在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之上的,要针对各个片区的功能设置合适的物流网点。例如在一片居民生活区,针对众多居民的多品种小批量需求的特点,可以在其区域中合适的位置布置一个配送中心。对于某些工业园区、商业园区、交通枢纽区或者物流大企业,物流吞吐量特别大,可以设立物流中心或者物流园区等。

进行城市物流节点布局的第四个依据,是城市的交通地理和永久性物流基础设施状况。这些交通地理和永久性物流基础设施,既是城市物流系统可以利用的资源,也是城市物流系统必须适应的约束条件,例如山川、江河湖海、高原平地,以及已有的港湾码头、交通路网等。

1.4.2 城市物流通道系统规划

物流通道网络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快速通畅的货运道路体系,保证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交通枢纽场站等各节点之间的各项功能顺利实现,达到货畅其流的目的。

1.4.2.1 物流通道分类

物流通道按照物流起点与终点的不同,可划分为过境物流通道、对外物流通道和内部物流通道。过境物流通道主要是指经过市区的过境交通干线,在承担市区物流运输业务的同时还承载大量的过境物流运输量;对外物流通道主要是指市区的物流节点、交通枢纽场站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物流通道,主要承担市区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物流运输业务;内部物流通道主要是指市区各个物流节点之间的物流通道,主要承担城市内部各个物流节点之间的物流运输业务。

1.4.2.2 规划原则和考虑因素

1.4.2.2.1 规划原则

(1)系统整合原则。不仅考虑单一基础设施要素,而且考虑系统的整体结构效应;不仅考虑物流系统自身的要求,而且考虑物流系统与城市交通的整体协调关系;不仅考虑土建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同步考虑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与物流节点等的协调建设。

(2)平等性原则。当代人与后代人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后代人有权拥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享有同等的道路资源使用权利,当代人不能提早耗完道路资源而将交通矛盾转嫁给后代人。

(3)协调性原则。协调物流通道规划与土地使用之间的关系,使城市中的物流、交通流合理分布;协调环境之间的关系,控制汽车尾气及噪声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协调动静态交通关系,解决停车难问题;协调市内与市际之间的连通关系,使其相互衔接合理。

(4)有序性原则。物流通道和配送通道的规划建设应当贯彻“高标准规划,严过程管理”方针,立足未来逐步发展,不能片面追求近期气派或迁就现状而形成无序发展。

(5)平衡性原则。坚持土地混合利用规划建设布局模式,尽可能实现消费、货运等就地平衡,减少物流和配送总量。

(6)延续性原则。注重地方传统风貌及历史文脉的延续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协调,不断增强地方特色。

1.4.2.2.2 考虑因素

各物流节点有合理的通道设计,能够保证物流畅通,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应充分利用城市快速道路、交通主干道、高速公路、国道等资源,根据实际资源情况,结合未来的发展规划,保证物流通道的可行性、合理性、畅通性。城市对内物流通道,主要起保障市内配送的功能,应考虑以下因素:主要的物流需求主体的分布;与城市环线、干线的贯通性;城市对货运车辆运行的限制。城市对外物流通道畅通是城市发展区域物流、省际物流、国际物流的保障,应综合考虑诸多要素:城市的主要对外交通节点的位置;城市周边的高速公路、国道、铁路的分布及其联系方向;主要的物流方向;物流节点与各个交通港(站)的联系。具体考虑的其他因素如下:

(1)道路技术指标:道路等级、宽度,转弯半径,立交桥和隧道的净空高度,桥梁承载能力等。

(2)交通管制情况:区域内特别是市区的道路交通分时间、分路段、分货车车型的管制情况,道路饱和程度以及各个路段的停车管理等。

(3)考虑不同货物对时效性的不同要求。

(4)各个物流节点、商业网点、消费集中区域以及城市产业布局形态等。

(5)当前城市货运道路布局现状及规划发展。

(6)尽可能减少物流通道对城市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减少交通堵塞、尾气排放、噪声污染等。

1.4.3 城市物流基础设施环境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城市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战略成为现实,把对设施的投资转化为高效物流运作并带来回报,已成为各城市、各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物流基础设施是指某地区在地上或地下为物流提供服务、通道或便利的实体结构,由各种不同的运输线路、运输线路的交汇点以及物流终端构成,是向物流系统及其他系统运行提供基础平台的硬件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是其他物流产业甚至国民经济以及其他经济形态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这里主要介绍城市物流基础设施环境中的交通运输环境和仓储环境。

一般而言,主要有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近年来,管道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凭借其大规模的运输能力和相对便宜的运费,被广泛运用于油汽运输、大宗散货运输和国际集装箱运输等。航空运输具有快速但运费较高的特点,适用于高价值货物或者紧急物资运输。而公路运输具有快捷、安全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周边城市与其周边地区的商品、货物的运输。这五种运输方式各有优点和缺点,表1-4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做了一个详细的比较。

表1-4 五种运输方式优劣比较

另外,在物流活动中搞好运输工作,不仅关系到物流活动时间的长短,还关系到物流成本的高低。据专家分析,在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40%以上。寻找最小的运输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物流的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输的合理化。合理化运输就是通过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的选择进行运输方案的优化组合,实现物流的合理化,这是降低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考虑采用何种运输方式时,除了根据城市本身的特点及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劣势之外,运输费用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图1-13粗略地比较了几种运输方式的运输费用。

图1-13 几种运输方式运输费用比较

仓储是指暂时保管社会总生产过程中处于停滞状态的那部分物资。通过对储存物的保管和保养,可以克服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创造物资的时间效用,保证流通和生产的顺利进行。仓储物资的相对停滞对流通商品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商品流通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为了保证不间断地销售商品,必须有一定量的存储;有些商品需要在流通领域内进行整理、组装和再加工,形成销售前的准备;某些商品在产销时间上有背离,还必须有一定的季节储存。

可见,仓储作为一种物流形态,为物流提供场所和时间,在储存期间可对商品进行检验、整理、分类、保管、保养、加工,然后进行集散、转换运输方式等各种作业。因此,仓储在物流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

运输是物流的重要环节和组成内容。交通运输的发展程度决定着物流的发展水平。因此,了解我国运输业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在城市物流发展方面,我国仍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物流运行效率低,我国的运输成本比欧美国家要高40%以上,且以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的年均资产回报率也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例如美国物流企业的年均资产回报率约为8.3%,而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年均资产回报率仅为1%。

在交通运输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纽和场站等仓储设施外,我国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军队等行业中的仓储设施相对集中。仓储设施近年来发展迅速,年投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我国仓储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在1990年仅为4.2亿元,1998年为65.8亿元。表1-5和表1-6展示了2000—2020年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变化情况。

表1-5 2000—2020年我国综合运输体系货运量变化

表1-5(续)

资料来源:https://insights.ceicdata.com.

表1-6 2000—2020年我国综合运输体系货物周转量变化

表1-6(续)

资料来源:https://insights.ceicdata.com.

从表1-5中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货运能力不断提高,整体规模大幅增长。2000年,我国交通综合运输体系货运总量为10 776百万吨,2020年则增加到46 388百万吨,总增长约3.3倍。

表1-6展示了2000—2020年我国综合运输体系货物周转量变化情况。2000年,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货物周转量为4 161 991百万吨千米,2020年则增加到19 717 527百万吨千米,总增长约3.74倍。

图1-14的柱状图比较直观地描述了2015年我国交通运输货运量的构成情况。图1-15的柱状图比较直观地描述了2019年我国交通运输货物周转量的构成情况。

从图1-14展示的我国货运量结构来看,公路运输占有绝对份额。2015年,我国综合运输体系所完成货物运输量中,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77.47%;其次是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分别为13.55%和7.33%;管道运输和航空运输在整个社会货运量中所占比重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图1-14 2015年我国交通货运量构成

从图1-15展示的我国货物周转量构成来看,水路运输占有相当大比重,高达49.5%;其次是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分别为34.8%和12.7%,管道运输只占2.4%的比重;航空运输占比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图1-15 2019年我国交通运输货物周转量构成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面对中国入世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传统的运输业务已难以满足货物流动的需要,因此各个城市应不断完善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地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优势的交通运方式,从而使城市物流业有更好的发展。此外,还应加强主枢纽港站铁路站点建设,建设中转货运站和运输仓储设施。利用空港、海港设施发展仓储与物流服务已经成为未来城市物流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总之,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物流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先行的战略地位。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发达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城市的标志之一。同时,只有一个城市交通运输环境具有方便、快捷、准时、量大的特点,这个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外,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城市交通建设、物流园区建设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必须同步规划设计并协同完成,按建设步骤有序实现,使城市交通建设真正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推动沿线及相关区域规划的实施,带动产业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