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浅论四病患

这日北敬嘱咐侍者好生照顾醉倒的燕王之后,便匆匆回了宫。他一回去,便有人来报:刑部尚书吴定荣拒绝受赏,只愿见天子一面。

吴定荣在刑部表面上与一众官家子弟同流合污,暗地里却偷偷留了后手,给同僚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找好了罪证。北正明大清陆党,他便将这一沓证明提交上去,重则问斩,轻则流放。

北敬念他为朝廷清扫了累赘,便随意赏赐了他一些金银珠宝,原本没把他太当回事。

“那便叫他到广明殿上见朕,长话短说,莫要拖沓。”

不一会儿,吴定荣便衣冠端正地来了。他行过礼,便开门见山、直截了当道:“陛下可知,当今大昌有四大病患,如燃眉之急,可扼咽喉?”

先前从未有人如此莽撞地与他说过话。北敬被吓了一下,向前探了探身子:“朕不知。吴尚书有何见解?”

吴定荣却顿了顿,预先声明道:“此臣肺腑之言,还望陛下听臣将此话说完。”

北敬便端正了坐姿,严肃道:“吴尚书请讲。”

吴定荣便对殿上再拜。

“其一,乃是粮食之患。”他说,“塞北近两年异常寒冷,不同于往年。冷气自燕京南下,经泉城府、扬州府、临安府直抵大江南岸,周遭农田都将受其侵害。民乃国之根基,农乃国之根本,此患最为棘手。”

北敬点了点头:“吴尚书此言不假。太上皇所代理的文书中,便有不少论述此事的,近两年,冻害的事确实多起来了。”

“国库充盈,若只赈一时之灾,略显拮据;倘若贵胄可以躬行节俭,官吏可以善待百姓,不做偷窃国财之事,大昌上下一心,则冻害不足为惧也。”吴定荣道。

北敬便问:“何为第二患?”

吴定荣对答:“卫兵数十万,远离耕田,扎营阵前,非朝廷军饷不能苟存。更不必说破敌营大造火药,如火如荼,将士战甲兵刃皆需定时更换整修,马匹又需供养。此军备开销乃是第二患。”

“如何破解此患?”

“臣以为,迁民东南,使军队驻扎西北战线,战时奋战,闲时耕作,可以缓解。”

北敬道:“匈奴人骚扰中原,实是千古疑难。”

“因此难,遂有第三患。”吴定荣道,“若城池守卫溃败,百姓流亡,当往何处去?迁至南方,则安抚流民又是一大隐患。塞北沦陷之前,燕王使人迁百姓至魏国,如今魏国便动乱频出。吴承意对外措手不及,对内又盖不住自己残年余力,命数将尽,族中兄弟相争。”

说完,他顿了一顿,道:“十三府中,土地买卖流转,由此便有了地主豪强。此为第四患,现在隐而不显,届时不知贻害无穷。”

北敬蹙眉:“吴尚书可知什么方法,可以巧破此第四患?”

吴定荣摇摇头。

“但是臣愿毛遂自荐,革除大昌命脉危机。”他说。

北敬道:“吴尚书惯用的小伎俩,在治国上可未必用得上。”

吴定荣笑了。他抬头直视殿上,就像北敬曾经不顾君臣之礼直视北正明一样。

“若非小伎俩,臣如何能站在广明殿上,请陛下赐臣机会大展宏图?”他字句清楚铿锵,“治国需光明磊落,条理清晰,政令简洁,需百姓信官家,更需官家知百姓。臣自以为可以胜任。”

北敬探身向前:“监察院上奏,泉城府有豪强与官府勾结,难以根除。朕便派你过去,若能整肃吏治,待你功成返回长安,便立你为宰相,总领天下政务。此机遇,吴尚书可要好生珍惜。”

正所谓:火器声震义军起,布衣奇袭惊胡虏。秦与匈奴齐联手,燕王佯醉吐真言。

到下回:魏国公病逝厅堂,国公府收归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