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卫灵公厚禄孔子

孔子在鲁国从政不顺,新政之路终于走不下去,罢了,还是换个环境换个活法继续求索。公元前497年,孔子率众弟子离开鲁国,开启了周游天下的历程。

孔子离开鲁国后首先去的是卫国。那么为什么首先选择了卫国呢?

鲁国的北面是齐国。孔子40多岁的时候,去过齐国,而且住了近三年。在齐国受到齐景公的款待,但却没有被重用,又遭到一帮大臣的挤兑,甚至于要暗杀他,不得不仓惶奔逃回国。孔子对齐国本来没有好印象,加之前不久齐鲁夹谷会盟,孔子为维护鲁国利益又开罪了齐国,在这时候就更不能去齐国了。

鲁国的南国是邾国,这是一个小国,弹丸之地,岂能立足?

而鲁国和卫国,号称兄弟之国。鲁国是周初分封的重要姫姓诸侯国之一,到任的首位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卫国,也是周朝的姬姓诸侯国,都城朝歌,曾做过商城都城,历史优久之地。最初受封的国君是周文王嫡九子康叔。鲁国和卫国可谓是同宗同源。

卫国当时在位的国君是卫灵公,有礼敬贤士的名声。卫灵公是春秋时期卫国一位很有作为又很有性格的国君,在位时间长达42年,从公元前534年至公元前493年。在他统治期间,卫国很富庶强盛。

因此卫国在诸侯国中赢得了多君子贤人的美誉。卫灵公手下的大臣中,弥子瑕很有才干,信义而孝道,深受灵公喜欢;林国见贤必举荐,还把自己的俸禄分给未出仕的贤者;庆足遇大事则起而治之,无事则退而容贤。灵公对林国和庆足信任而尊重。大夫史狗、史鱼、蘧伯玉等人,都是有名的君子。卫灵公用这些有才华的人辅佐朝政,卫国呈现民主和谐,经济繁荣的景象。

孔子一进入到卫国,看见卫地人烟稠密,与他到过的其它国家对比鲜明,不禁脱口而出说道:“这里人口真多啊!”

在出鲁国奔卫国的路上,孔子与弟子们一路讨论治国为政之道,一半是讨论在鲁国为政失利的教训,一半是讨论诸侯各国的政治得失,弟子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孔子说卫国人口多,前面驾车的冉有立刻转过头来问道:“人口多了,应该怎么办呢?”

“使他们富裕起来。”孔子回答。

冉有又问:“民众富裕起来以后,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不加思索地说:“对他们施行教育。”

孔子“庶—富—教”的治国方案,正是善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口多了,首先要让百姓富起来,富起来后要施行教化,既要有富裕的物质生活,又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孔子之所以选择到卫国,还因为卫国是富而不弱,国家不大,但在诸侯国中颇有地位。卫灵公很有军事才能,打起仗来很勇猛。公元前502年,卫国联合齐国攻打晋国,卫国与晋国在中牟对峙,卫灵公带兵车五百乘,而晋国有兵车千乘。卫灵公对将士们说:“我们卫国的兵车只有晋国的一半,我本人可以抵他们的另一半,我们足以和他们匹敌!大家前进吧!”。率领卫国军队气势汹汹地冲上去。

晋国军队中有一位从卫国叛逃过去的褚师圃,他跟晋军将领说:“卫国的兵力虽少,但卫灵公亲临前线,他们士气旺盛,是不容易战胜的,我们不如避开他们,回头对付齐国的军队。”于是,晋军避开卫国军队,去攻击齐军,结果获得了胜利,缴获齐国的战车五百乘。

孔子对卫国持有良好的印象,还在于卫国文化发达,和鲁国有些相似,礼、乐盛行,当时文化上有“郑卫之音“的说法,即指郑、卫二国的音乐闻名于诸侯各国。秦国承相李斯曾上书秦始皇,建议: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意思是大力推广源自卫国的韶乐和虞乐。

孔子选择来到卫国还有个最现实的原因:卫国与鲁国相距很近,大夫士人之间经常往来走动,保持各种密切的联系。卫国的很多大夫士人都是孔子的朋友,孔子的学生子路的妻兄颜涿聚即卫国的大夫。孔子的弟子中,子夏、子贡等得意门生就来自于卫国。

孔子到了卫国后,颜回与子路首先来到颜涿聚家。颜涿聚是卫国的贤大夫,家资丰厚,在卫国有很有社会地位和影响。颜回与颜涿聚同为小邾子颜友的后人,他和子路过去就和颜涿聚多有往来,在颜涿聚被囚禁时还帮助过他。

颜回、子路告知孔子到卫国来的真实情况,希望颜涿聚能把孔子一行推荐给卫君。颜涿聚不但答应了二人的请求,还把孔子一行安排在自己家中食宿。

孔子住在颜涿聚的家里后,颜涿聚拜孔子为师,虚心向他学习。随着对孔子了解的深入,他非常佩服孔子的博学与仁德,颜涿聚说:周成王曾和戏子侏儒一起玩耍,非常尽兴,但解决重大问题时,必找有德之人商谈,所以能将天下治理好。季氏虽有十数个孔子弟子为家臣,但要解决重大问题时,却找戏子和侏儒商量,所以不得善终。

经颜涿聚及孔子的朋友蘧伯玉等人的推荐,卫灵公接见了孔子及颜回、子路一行。

卫灵公与孔子谈论国家治理之道,孔子侃侃而谈,从仁、义、礼,到庶、富、教,说地卫灵公连连点头。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他问孔子:“你在鲁国的官俸是多少?”孔子回答说:“官俸是粟子六万小斗。”卫灵公也给了孔子六万小斗粟子的俸禄。于是孔子一行从颜涿聚家搬出自立馆舍居住。

卫灵公非常仰慕孔子的才能和名声,但是,作为一位长期执政,老于世故的国君,他对孔子不是非常信任。孔子是鲁国的高官,突然间带一帮文武能人来到小国卫国,不能不让卫灵公怀疑。所以,卫灵公没有让孔子参与到卫国的朝政中。

颜回随孔子在卫国住了十个月。有人向卫灵公进言说:“孔子是鲁定公的股肱之臣,能言善谋,以齐国这个能臣倍出的强国,在夹谷之会上都败给了孔子,被迫割让了土地,如果孔子他们是为鲁国图谋卫国而来,该怎么办?”

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遂派公孙余假暗中监视孔子师徒,公孙余假带了兵仗在孔子那儿走出走进。

孔子恐受其害,便匆忙离开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