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周礼致太平”:李觏的礼治变革论

李觏,字泰伯,建昌南城人(江西南城人),学者称“盱江先生”。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卒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李觏家世寒微,自称“南城贱民”。李觏自幼聪颖,六七岁时“调声韵、习字书,勉勉不忘”[183],“十岁知声律,十二近文章”[184],二十岁以后,以文章写得好而渐享盛名。李觏屡次参加科举却不中,在步入仕途无望的情况下,退居家中,一面奉养年迈的母亲,一面潜心著述,聚徒讲学,“以教授自资”,慕名求学者常有数百人(《宋史》卷四三二)。为盱江“一时儒宗”,人称“盱江先生”。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上书,范仲淹上书称李觏“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后经范仲淹、余靖等人多次举荐,乃授为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海门(今江苏海门)主簿、太学直讲等职。后来,因为迁葬祖母,请假回乡,八月病逝于家,享年51岁。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潜书》十五篇,《庆历民言》三十篇,其著作后人辑有《直讲李先生文集》。

李觏出生的时候,北宋建立已有五十多年,国势基本稳固下来,颇有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外患日益严重、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及赋役不公等。按照李觏的形容,“当今之世,物既大通,多失其节”[185],总之,北宋王朝诸多社会问题正在逐渐暴露出来。李觏一生的大半时间生活在乡野,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对北宋面临的诸多问题最为警觉的思想家之一。他对当时的政治社会进行了深刻思考,作为庆历新政时期开创宋学新风的杰出思想家之一,表现出当时士人超越世俗、进取有为的经世致用精神。李觏不依附于世俗意见,矢志追求变革,即使身处困境也未尝动摇。其思想主张虽然没有得到直接实践的时机,对北宋中期的改革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李觏以追求经世事功为宗旨,他认为圣人之道没有定体,因此广泛吸收诸家学术思想。作为一个儒家士人,其钻研的典籍虽然以五经特别是《礼》《易》为主,却不以此为限。这种思维气质在现实经验本位的立国思想家身上十分有代表性。他曾自述说“朝学仁义,暮谈孙武”,对于兵家、法家以及魏晋时期玄学家的思想都有所涉猎,在吸收诸子百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经世致用为主旨的思想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