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主要文献评述

(1)目前经济学对城市空间的关注局限在城市中的资源要素方面,忽视了对城市空间本身的深究。从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城市空间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是一种经济资源。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空间演化的轨迹,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的阶梯式发展路径:城市化(向中心城市的聚集)—逆城市化(向新城、卫星城的扩散)—郊区化(向边缘城市的进一步扩散)—城市复兴(多中心城市的形成)—新一轮的城市化(城市群、城市经济区)等。城市空间演化在集聚和扩散两种力量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均衡—不均衡—均衡”的演变过程,是由一个平衡态向另一个平衡态的动态过程。因此,可以看出,城市空间演化是一个多层次分阶段的动态复杂系统。城市空间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面对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竞争,面对着越来越凸显的“城市病”,城市规模与结构的不断优化、功能的不断升级都促使城市空间重组和转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目前对城市空间问题的讨论,关注较多的是以产业分工进行的城市生产体系,主张产业在城市间的片断化生产,忽视了对城市生产体系本身的讨论。换言之,仅仅讨论了自上而下的垂直一体化或水平一体化推动下的城市发展格局,而无视自下而上的本地化内生发展力量,尤其是具体到一个城市的不同城区的研究并不多。对城市空间演化的研究仍未摆脱城市单一中心模式的研究视角,将具有价值链生产专业化功能的低等级城市排除在研究范畴之外,缺乏系统思维,分割了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无法解释城市内部功能变迁、城市群的形成和城市经济区的运行机理。事实上,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调动起了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因此,需要从新的视角来审视城市发展及集聚现象。基于价值链的城市空间演化表述的正是城市生产体系的完整性,即涵盖了管理控制、研发、生产的空间内涵,而不仅仅是强调高端价值链的控制功能。有的学者假定城市是一个“孤岛”,得出孤立城市空间生长有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两种模式,这显然与目前城市发展的现实不相符。

(3)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相关理论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对优化方案的合理性评价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如果要解释全球化引发的城市集聚现象,就必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产体系的空间表达,而非其中的片段。城市空间演化在空间联系上远远超过城市本身,目前的城市集聚不仅是城市在区域空间上的扩张,还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经济潜力不断挖掘的地域现象。城市空间演化本质上是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并实现在城市价值链上的价值增值的一种经济行为。根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与解释变量相关的任何一个变量的改变将会影响该地区本身(直接效应),并潜在地影响所有其他地区(间接效应)。传统的经济计量分析忽略了变量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异质性以及随机误差项的空间相关性,致使估计结果存在偏误。

(4)空间集聚的微观机理问题是长期争议的命题之一,问题的本质是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问题。在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框架内,企业总是被假定为在规模收益不变或规模收益递减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从事生产活动,然而在这一框架下,却无法解释现实中企业的市场扩张行为。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打破了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市场结构的变化允许企业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函数。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框架中,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显示出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在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中,他解释了消费者对多样性的偏好是规模收益递增的主要来源。制造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总是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的地方化,中心地区的市场规模在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下逐渐增厚,外围地区的市场规模被稀释和分解,经济区域和产业分布必然会形成中心—外围结构。基于产业集聚理论的城市空间演化,大中小城市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各自的产业与价值特征,相互之间是共生共荣与竞争合作关系。城市空间演化也不可能是把所有城市发展成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既不现实也无必要。目前的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所建立的标准理论模型,对“产品生产”和“经济空间活动”没有加以区分,隐含假定产品生产在同一城市中完成,削弱了理论的解释力。总之,现有的理论对城市空间演化没有提供分工层面的深层微观机理解释,未能把握住“城市空间演化本质是产业演化的空间体现”这一核心问题。

(5)目前对城市化内涵的讨论,基本上是从人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和组织文化等方面来描述,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本书认为,城市化是城乡空间在城市价值链推动下不断整合与重组的过程。既表现为城市内部空间功能的变迁、规模的扩大,又表现为城市之间分工的深化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同时表现为作为城市腹地的农村参与城市价值链,进而将农村空间纳入城市价值链形成城乡价值网络体系的过程。可见,城市化是在城市价值链主导下,城市与农村实现空间价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资源要素的流动、社会结构的变迁、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的演变。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动是城镇化“量”的表现,更深层次的“质”的表现是城市空间演化,如城市内部与城市间的分工与专业化、大中小城市形成城市体系。城市空间演化已逐步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6)城市空间格局及体系形成的系统模拟与优化模式研究较为薄弱。对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规制以及人文关怀的研究也还停留在讨论阶段,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作为人类主要生活空间的城市因拥挤、污染以及无序蔓延问题,其发展的可持续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威胁,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这类问题依然很重要,在全球气候变化、拥挤、雾霾、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越发突出的背景下,很多人开始质疑工业化与城市化,从研究者到城市管理者也都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但从目前的城市问题和发展形势来看,学术界与理论界所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和解决方案并没有从实质上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需要新的理论和思路对上述问题重新予以思考并加以解决。

(7)空间生产与空间消费存在辩证统一关系,并随着“空间中的生产”(Production in Space)转向“空间的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空间中的消费”也开始转向“空间消费”。正如列斐伏尔所认为的,“空间像其他商品一样既能被生产,也能被消费,空间也成为了消费对象。如同工厂或工场里的机器、原料和劳动力一样,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在生产中被消费。当我们到山上或海边时,我们消费了空间。当工业欧洲的居民南下,到成为他们的休闲空间的地中海地区时,他们正是由生产的空间转移到空间的消费”。[84]在当代消费社会里,空间消费日益成为消费文化的象征——任何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空间都有可能转变为消费对象,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空间消费已经成为推动城市消费发展的重要渠道。过去,人们更关注建筑与空间的实用性,而现在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特色成为空间消费的趋势,旅游则是其中一种典型的空间消费形式。休闲观光游、文化历史游、运动健身游、科技生态游、民俗寻根游、购物美食游等多元化的旅游消费拉动了一个长长的产业链,也构筑起新的空间产品。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孙羽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2]Young,A.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The Economic Journal,1928,527-54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6]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王军:《城与都——中国城市建设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64期。

[8]叶连松、靳新彬:《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9]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

[10]马昂主:《全球化空间重组与中国长三角城市“呼应构想”》,《经济地理》2009年第6期。

[11]赵渺希:《全球化进程中长三角区域城市功能的演进》,《经济地理》2012年第3期。

[12]庞晶、叶裕民:《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生态经济》2008年第2期。

[13]刘玉:《基于功能定位的北京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10期。

[14][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陈良壁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5][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6]樊卓福:《地区专业化的度量》,《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17]齐讴歌、赵勇、王满仓:《城市集聚经济微观机制及其超越:从劳动分工到知识分工》,《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期。

[18]刘传江、吕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制造业空间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

[19]王维国、于洪平:《我国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度量》,《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8期。

[20]“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胡彬:《区域城市化的演进机制与组织模式》,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李占国、孙久文:《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空间经济学解释及其加速途径研究》,《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

[22]王红霞:《企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制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路径探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4]马吴斌、褚劲风:《上海产业集聚区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中国城市经济》2009年第1期。

[25]吕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空间效应与地区收敛分析:1978—2009年》,《经济管理》2011年第9期。

[26]Schumpeter,J.A.,Business Cycles A Theoreti cal,Histori cal,and Statisti 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ist Process,McGraw-Hill,1959.

[27][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28]崔迅、张瑜:《顾客需求多样化特点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9][德]恩格斯:《反杜林论》,吴黎平译,民族出版社1972年版。

[30]陈栋生、程必定、肖金成:《中国区域经济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德]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王守礼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32][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梁小民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陈修颖、章旭健:《演化与重组:长江三角洲经济空间结构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罗静、曾菊新:《空间稀缺性——公共政策地理研究的一个视角》,《经济地理》2004年第6期。

[35]Alonso,W.,Location and Land Use: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3.

[36]Evans,A.W.,The Economics of Residential Location,PalgraveMacmillan,1973.

[37]Henderson,J.V.,“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4,64(4): 640-656.

[38]Fujita,M.,Krugman,P.,Venables,A.J.,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IT Press,Cambridge,MA,1999.

[39]金凤君:《空间组织与效率研究的经济地理学意义》,《世界地理研究》2008年第4期。

[40]陈雯:《空间均衡的经济学分析》,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41]李清均等:《从传统空间扩张到集约型城镇化:非本地资本的空间集聚》,《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42]毕秀晶:《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3]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经济地理》2003年第4期。

[44]王合生、李昌峰:《长江沿江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调控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3期。

[45]薛普文:《区域经济成长与区域结构的演变》,《地理科学》1988年第4期。

[46]后院资本主义指每个家庭或小团体都自己生产所需要的大部分产品的状态。

[47]杨荣南、张雪莲:《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第2期。

[48]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9]苏华:《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特征分析》,《人文地理》2012年第1期。

[50]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1]薛东前、王传胜:《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2期。

[52]高金龙、陈江龙、苏曦:《中国城市扩张态势与驱动机理研究学派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5期。

[53]刘涛、曹广忠:《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力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8期。

[54]杨荣南、张雪莲:《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第6期。

[55]郑文哲、郑小碧:《中心镇空间重组的动力机制及主导因素》,《城市问题》2013年第9期。

[56]刘友金、王玮:《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7]LeGallo J.,Ertur C.,“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Per Capita GDP in Europe,1980-1995”,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3,82(2): 175-201.

[58]张晓青、李玉江:《山东省城市空间扩展和经济竞争力提升内在关联性分析》,《地理研究》2009年第1期。

[59]汤放华、陈修颖:《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特征·格局和模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60]陆铭:《空间的力量:地理、政治与城市发展》,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61]张欣、王茂军、柴箐:《全球化浸入中国城市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以8家大型跨国零售企业为例》,《人文地理》2012年第4期。

[62]赵弘:《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63]代明、张杭、饶小琦:《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后工业时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经济地理》2014年第6期。

[64]修春亮、孙平军、王绮:《沈阳市居住就业结构的地理空间和流空间分析》,《地理学报》2013年第8期。

[65]Howard,E.,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MIT Press,1965.

[66]Geddes,P.,Association,O.T.,Cities in Evolution,Williams & Norgate London,1949.

[67]Saarinen E.,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The MIT Press,1943.

[68]高进田:《区位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9]Massey,D.,Allen,J.,GeographyMatters!A Read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70]金相郁:《20世纪区位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评述》,《经济地理》2004年第3期。

[71]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2]Vernon,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190-207.

[73]王辉堂、王琦:《产业转移理论述评及其发展趋向》,《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1期。

[7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75]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10年。

[76]王军:《产业组织演化:理论与实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7]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金丽国:《区域主体与空间经济自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9]胡志丁、葛岳静、侯雪:《经济地理研究的第三种方法:演化经济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第5期。

[80]苗长虹、张建伟:《基于演化理论的我国城市合作机理研究》,《人文地理》2012年第1期。

[81]Wolff,R.D.,“The Limits to Capital by David Harvey”,Economic Geography,1984,60: 81—85.

[82]程晓:《大卫·哈维对资本积累的时空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83]李阿琳:《近15年来中国城镇空间构造的经济逻辑》,《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11期。

[84]Lefebvre,H.,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 Blackwell,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