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收话语的语用修辞学实证研究
- 蒋庆胜
- 1841字
- 2021-10-30 02:40:57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目标及意义
在详细梳理以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留下的研究空间后,我们打算从当下的研究潮流之一——界面研究视角,具体是采用语用修辞学视角来开展研究。研究对象是16部反映现实的近现代话剧中的急收话语,主要从急收话语省略部分的内容表现、说话人使用急收话语的动机以及所取得的语用修辞效果三方面进行研究。据此,确定了如下研究目标:
一 基于语料系统呈现急收话语的内容倾向及其分布情况以及听话人的理解路径
首先从语料出发,基于语篇证据和母语直觉从不同的维度,如积极、消极等系统概括急收话语的省略内容,然后用卡方检验呈现其分布情况,目的是弄清急收话语的使用规律。此外,我们还希望通过考察急收话语的省略是否对听话人的理解造成了影响,了解听话人是如何理解急收的。当然,不能简单地以“是”或“否”来回答,而是以归纳听话人理解急收话语的路径来证明其理解状况。
二 基于语料系统呈现说话人使用急收话语的动机
我们首先从语用修辞学分析框架出发,结合急收话语的语篇证据,确定说话人的主要动机。然后呈现说话人动机的分布特征,以观察急收话语的使用特点。最后,还有必要分析说话人是基于何种语境因素做出的急收话语选择的。如此,就能够较为清晰和完整地阐述说话人使用急收话语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三 基于语料深入分析急收话语的语用修辞效果
根据本研究的语用修辞学分析框架,我们拟对急收话语的行事效果、人际效果和诗意效果进行探析。到目前为止,以往研究还没有从上述几个方面系统阐述过急收话语的修辞效果。可以说,急收使用者的目标能否达成,主要取决于其语用修辞效果。对于效果的衡量,我们坚持话语—互动方法,观察双方的行为和话语反应来确认说话人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总之,本研究拟从语用修辞学视角研究急收话语的表现、说话人的动机以及所取得的语用修辞效果。上述目标可以通过对下列三大问题的回答得以实现,即急收话语急收了什么?说话人为什么要急收?急收会带来何种语用修辞效果?
通过系统地呈现和阐述急收话语,笔者试图证明本研究有如下意义:
一 本研究可望对急收话语形成更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过往研究虽然早就关注到急收这一现象,但研究显得有些零散,所用研究方法有待更新。本研究选择16部现实主义话剧的急收话语现象进行系统的描写和分析,希望能够更为系统地展示急收话语的语言表现、使用者的意图以及语用修辞效果。分析方法上拟采用话语—互动分析法,基于足够的话轮来讨论急收话语,保证结论的可靠性。这就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话语现象的认识。
二 本书拟提出语用修辞学分析框架,展示语用修辞学的解释力
本研究打算首先明确语用修辞学的学科定位,并明确研究对象,还打算构建语用修辞学的分析框架。如此,语用修辞学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清楚,且更为立体化,有望在现有研究(如王峰,1999;马静,2000;张春泉,2004;李军,2005;陈小慰,2007;张少云,2011;等)基础上让“语用修辞学”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具体化,从而展示语用修辞学的解释力。
三 本研究的语用修辞学视角有望进一步拓展语用学在这方面的发展
我们拟结合语言的主要功能如意动(conative)功能、交际(phatic)功能以及诗意(poetic)功能等(雅各布森,2004)以及语用学的主要理论如言语行为理论、(不)礼貌/面子理论以及关联理论,再承袭修辞学追求(最佳)修辞效果的目标来构建语用修辞学分析框架。把修辞学的研究目标纳入语用学理论的解释范围,就等于接纳了修辞学带来的“丰厚嫁妆”(Piazza,2013:538),从语用学学科发展的角度看,这就拓宽了语用学的边界以及延展了语用学理论的解释力。
四 本研究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急收这种话语现象
首先,急收话语具有委婉、礼貌等功能,体现为对禁忌或敏感话语的省略。有时候急收话语还显得经济,话未说完,但意思已经传达。了解急收话语的特点与功能有助于我们在交际中更好地理解这种现象。其次,研究急收话语可以让我们更有意识地将其当作会话策略加以使用。我们可在适当的时候用来表达某些可能引起不良人际后果但又不得不说的话语,达到维护人际和谐的目的。再次,急收话语研究对于语言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会有所启示。急收话语作为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有比较重要的人际功能,理解急收话语的机制对于外国人学习汉语会有所助益,能够提高汉语语用能力。最后,如果急收话语的理解机制得到清楚呈现,还会对人工智能有所启示。人际交往中的会话经常具有跳跃性,充满含混甚至错误的表达,但往往并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对诸如急收之类的话语的理解过程进行研究能够为人机对话的研究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