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论:语言的本质、发展与起源
- (丹麦)奥托·叶斯柏森
- 1186字
- 2021-10-30 02:33:13
一 引言
在上一章中,为了简化问题,我们仅探讨了儿童的语音,并未讨论词义。当然,对于孩子与成年人来说,一个单词的两个因素(外在的语音与内在词义)无法分割,要不是试图领会父母话语中的含义,孩子们几乎没有过多的兴趣模仿父母的语言。可以说,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对词义有所察觉。当然,父母可能自欺欺人,给予孩子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词义。当听到“父亲”一词的时候,孩子会看向父亲,起初这可能是跟随母亲目光所致,不过,婴幼儿会自然而然地将此概念与“父亲”读音关联。当被问及“这名男孩多大了?”的时候,孩子会举起手臂,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能够听懂句中的单词,或者对数字留有概念,他只知道当自己听到一系列的声音,如果举起双臂就能得到赞赏,于是,这句话便具有了命令效果,小狗也拥有同样的理解力。无论何时,当你向1岁的希拉里说《西班牙三骑士》(Here come three knights from Spain)中的歌词“他向我致意”时,她便会鞠躬行礼,这与她看到一些孩子练习这首歌曲时的动作如出一辙。
婴儿对话语的理解总是先于表达,一位父亲注意到,1岁7个月的小女儿尽管不会说话,却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能理解一些问题。在将来的某一天,父母也许后悔自己曾经在孩子面前说过的话,当时,他们未曾想到孩子已经听懂了不少。这种事情屡见不鲜,真可谓“壶小嘴长、人小耳尖”。
大人很容易在对孩子理解力的认识上犯错。瑞士语言学家恩斯特·伊曼纽尔·塔波利特(Ernst Emanuel Tappolet)注意到自己6个月大的孩子在被问及“窗户在哪里?”的时候,他会朝着窗口做动作。于是,他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即用法语重复同样的问题(语调一致),那么孩子的行为与之前完全相同。严格地讲,只有当孩子开口说话,我们才能确定他真正理解了什么,甚至到了孩子会讲话的时候,我们也很难探知孩子的理解程度。
孩子对词义的掌握确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一个词到底包含了多少种含义?比如一个丹麦语单词“tæppe”就涵盖了英语“carpet(地毯)”“rug”(小地毯)“blanket”(毛毯)“counterpane”(床罩)“curtain”(幕布)等多个含义。至于抽象意义,更加复杂。因此,孩子须以自己的方式理解语言,究竟哪些含义存在关联,哪些概念又可以使用同一单词,比如,听到“chair”(椅子)一词的孩子会联系到某把特定的椅子,然后又联系到外观完全不同的另一把椅子上,接着又会跳转到第三把椅子。总之,将这些概念整合一起是他的工作。
恩斯特对他儿子的描述无疑是与众不同的。有一回,他的儿子跑到门口,说:“das(那个)?”(这是他询问事物名称的方式)。他们便告诉他,那是“tür”(门)。随后,他跑到房间的另外两扇门前,问着同样的问题,每一次,孩子都得到同样的答案。接着,他又对房间里的七把椅子同样问道:“das?”这种语言情况正如恩斯特夫妇指出:“当儿童看到的物体与触摸到的物体具有同一名称时,那么这名孩子便走上了获取一般概念(ge-neral conceptions)的道路。”不过同时,我们应警惕将一般概念强加于孩子身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