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从哭闹到说话

一位丹麦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生中最伟大、最了不起的成就莫过于学会说话。”当有人询问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人的一生中究竟哪三年所学最多时,他回答道:“出生后的第一个三年。”

一个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哭喊(the screaming)、咿呀学语(the crowing or babbling)、说话(the talking)。历时最长的后者又可分为两小时期:“小语言”(little language)时期以及“公共语言或者社会语言”(the common language or language of the community)时期。在“小语言”时期,儿童的语言属于个人化语言,而在公共语言或者社会语言时期,儿童语言的社会化特征愈加明显。

首先,哭喊阶段并无太多深究内容。婴儿的哭闹声并非向别人传达信息,故此暂不能称为“话语”(speech)。即便如此,长辈依然能够从中发现含义并迅速解决婴儿的问题。假如婴儿开始(实际上,很快)意识到只要哭闹,大人就会靠近并给予一些开心的事物或者陪伴的话,那么每逢不适或者想要什么,他便开始喊叫。可以说,婴幼儿的哭闹起初只是一种无意识行为,现已成为一种自发动作。许多父母发觉,婴儿已经学会了利用哭闹对父母耍横。于是,可怜的家长们不得不整宿怀抱哭闹的娃娃在家中走来走去。唯一的解决方法是置之不理,直到他们喊累为止,并且坚持不让婴儿得偿所愿,仅满足有益的欲望。当然,从中汲取教训的婴儿还会继续哭喊,只不过再次回归无意识、无法抵御的生理反射行为。

哭喊还蕴含生理学上的意义。通过哭喊,婴儿日后用于说话、唱歌的口腔肌肉与发音器官得到充分锻炼。保姆们甚至表示:小时候哭闹很凶的孩子日后都会成为很棒的歌手,这必然蕴含某些道理。

进入咿呀学语阶段的婴儿会发出一连串悦耳的语音,这些语音更适用于日后真正意义上的说话。例如,发出喔啊(cooing)、咯咯(crowing)、咿哑(babbling)等毫无任何意义的声音,这些口腔运动就像伸展四肢或者动动小指头,令宝贝身心愉悦。有句古语说得好:孩子最爱的玩具便是自己的舌头。当然,并非只有舌头,还有其他发音器官,特别是嘴唇、声带。这些器官的最初运动与儿童胡乱挥舞手臂一样,不受控制,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会更加的系统化,直至将发音器官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

婴幼儿起初只会发出单元音或者单辅音在前、单元音在后的读音,如“la,ra,lö”等。但是,婴儿的语音不能用我们的音标进行记录。尽管婴儿头颅比例大,嘴部能力强,二者也比四肢发育快,但距离正常的话语能力依然有很大的距离。笔者曾经在另一部专著中给出了儿童与成年人颌骨的一系列测量数据,深入探讨该组数据对发音的重要性:尽管在咿呀学语阶段,数据的作用并非明显(直到5岁,儿童的颌骨长度才与37岁男性颌骨的长度相似),但在婴儿出生后的前几个月,这组数据的增长是极为可观的。以笔者的儿子弗朗茨为例:出生时,颌骨长约45毫米;3个月,60毫米;11个月,达到75毫米;而成年人颌骨的平均长度,男性为99毫米,女性93毫米。[1]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孩子的发音与成年人不同,即使儿童模仿成年人的发音,其发音机理也与成年人有所差距。因此,当我的儿子在出生后的前几个礼拜发出类似“la”的声音时,笔者能够清楚地看到他的舌尖并非位于成年人发“l”音的正确位置。婴幼儿与成年人发音方式的非一致性(want of congruence)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诸多难题的线索,而这些难题曾经一度困扰着婴幼儿语音学家。

咿呀学语阶段一般不早于出生后的前3周,并持续到第7周或者第8周。最初的发音练习可视为简单、纯粹的口肌训练。这一点十分准确,因为聋哑人依然可以锻炼口肌自娱。当小家伙听到自己的发音与母亲或者保姆的语音相似并在其中找到乐趣时,语音学习迎来了关键期。母亲也会以婴儿的说话方式加以回应,婴儿意识到母亲与自己语音的相似,便会从中获得无穷的快乐。这一时期会一直持续,直到他进入语言学习的下一个阶段。届时,他会努力地模仿别人对他所说的话(通常在1岁左右)。这项训练的价值虽然不能被过分高估,但父母越了解如何与宝宝做语音游戏,[2]他们越能为孩子日后学习与掌握语言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