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中的史学化现象

——越州王门张元忭的思想与著述

钱明

摘要 张元忭作为阳明心学的再传弟子,学界对他的关注度一直很低,远不如对其曾孙张岱的关注,但是张元忭在对阳明心学的纠偏以及为浙中王门心学史学化上都做出了较大贡献。在阳明学的早期形成阶段,由于徐爱的存在,浙中王学未出现“偏离”,但到了晚期发展阶段,由于王畿等人的主张,使浙中王学出现了被许多王门弟子视为“虚妄”“狂禅”的方向性“偏离”,于是便有了钱德洪、季本、孙应奎、程松溪、张元忭等浙中王门诸子从各自立场出发加以“纠偏”的种种论说。在这些人物中,张元忭的地位十分特殊,他既与王畿、徐渭等人保持了非常密切的私人关系,又是“内部纠偏”的主要干将,为浙中王门心学史学化的价值取向及形态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张元忭 史学 越州

如果可以把王阳明的思想形成与发展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那么其早、晚两个阶段对于阳明学在浙江的展开,即所谓的“浙中王学”或“浙中王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阳明学的早期形成阶段,由于徐爱的存在,浙中王学并未出现“偏离”,但到了晚期发展阶段,由于王畿等人的主张,使浙中王学出现了被许多王门弟子视为“虚妄”“狂禅”的方向性“偏离”,于是便有了钱德洪、季本、孙应奎、程松溪、张元忭等浙中王门诸子从各自立场出发加以“纠偏”的种种论说。对于以王畿为代表的方向性“偏离”,浙中王门的“纠偏”力度一点都不比江右、南中、粤中、北方等王门来得弱,甚至可以说是浙中王门首先举起了“内部纠偏”的大旗。明代嘉、隆、万时期,绍兴地区几乎同时出现了王畿、钱德洪、季本、孙应奎、徐渭、张元忭、周汝登、陶望龄、陶奭龄等特点鲜明、立场各异的王门诸子,这本身就反映了越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在这些人物中,张元忭的地位十分特殊,他既与王畿、徐渭等人保持了非常密切的私人关系,又是“内部纠偏”的主要干将,为浙中王门心学史学化的取向及形态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遗憾的是,像张元忭这样的人物,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度却一直很低,远不如对其曾孙张岱的关注,学术界只在研究王畿、徐渭、张岱等人时才会偶尔提到他,就连“绍兴历史文化丛书”之《绍兴思想史》[1]中亦未见他的存在。迄今为止以其为论域之研究成果,不仅无专著问世,论文亦仅寥寥数篇,主要是荒木见悟的《明儒張陽和論——良知現成論の一屈折》[2]、张克伟的《论浙中王门学者张元忭之思想内涵与学术倾向》[3]、周腊生的《张元忭与徐渭》[4]和汪沛的《理性与畸情:张元忭与徐渭的文化身份认同》[5]及钱明的《阳明后学张元忭的生平与著述》[6]五篇;另外还有若干小文章,如吴兴人的《从张元忭说到德米戈尔(金台随感)》[7]、陈飞燕的《张元忭与〈绍兴府志〉》[8]等。张元忭为其好友山阴知县徐贞明(号孺东)的《潞水客谈》写过序文,故葛文玲的《徐贞明〈潞水客谈〉研究——一部值得关注的明代西北水利著作》[9]也有涉及张元忭的内容。直到最近几年,才有学人以其为对象作了硕博士学位论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陆出版的两本要著对张元忭有过简要论述,一是方祖猷的《王畿评传》第十四章“与张元忭的问答”;[10]一是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第十五章“黄绾、张元忭对王学流弊的批评”。[11]以上所述可谓对张元忭进行研究的主要二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