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本书的内容和框架

最后,我想对本书的内容和框架再作一扼要的概述和交代。

本绪论,主要是针对“《吕氏春秋》类思维问题的提出”这一问题作出解释。这是全书的重要铺垫,包括思维、类思维、分类思维、比类思维、比附思维、思维理论、思维实践等基本的事实和基础的理论。这些事实、理论和后文对于《吕氏春秋》类思维问题的具体考察直接相关。

第一章“《吕氏春秋》之前的类思维”,一方面从思维的角度考察《吕氏春秋》之前“类”的基本内涵的发展及定型,另一方面对于《吕氏春秋》之前的分类思维和比类思维发展的大致历程进行简要梳理。总之,这是对《吕氏春秋》类思维问题的“前史”进行考察,主要包括《吕氏春秋》类思维的前提与背景问题,这样,可以为此问题的研究提供一条较为清晰的“史”的路径。

第二章“《吕氏春秋》对于‘知类’问题的阐明”,主要考察《吕氏春秋》中的“类”是否可知与何以可知的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讲“类”的存在的可能性与“知类”的必要性,二是讲“知类”的方法问题。这样,为《吕氏春秋》类思维研究的开展作了认识论上的铺垫。

第三章“《吕氏春秋》与分类思维”,主要是对《吕氏春秋》类思维的一大分支形态——分类思维作具体考察。本章着重分析《吕氏春秋》分类思维在地理、生物、农业等自然知识领域和养生、音乐、政治、兵刑、道德等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而归纳总结《吕氏春秋》分类思维所呈现出的兼重自然知识领域的分类和社会历史领域的分类的基本特征,并最终对分类思维的价值作简要评述。

第四章“《吕氏春秋》与比类思维”,主要是对《吕氏春秋》类思维的另一分支形态——比类思维作具体考察。本章着重梳理了《吕氏春秋》比类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是有“比”无“推”的比喻初期形态的阶段,第二是符合比类推理公式化形式结构的成熟形态的阶段,第三是作为成熟形态的比类思维与演绎式思维、归纳式思维的混合运用的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大体揭示了比类思维在《吕氏春秋》中发展的逻辑进程。

第五章“《吕氏春秋》与比附思维”,主要是对《吕氏春秋》中的比附思维进行考察。事实上,比附思维是比类思维的极端形态,从广义上讲,比附思维是属于比类思维的。然而,鉴于《吕氏春秋》中比附思维的重要价值及其对后世的重大影响,我对其进行了单独的研究。本章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吕氏春秋》中的天人比附思维,二是《吕氏春秋》中的五行比附思维。

第六章“《吕氏春秋》类思维在西汉的历史演进(上)”,主要是对西汉时期分类思维的进展概况进行考察。本章选取西汉时期三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即《黄帝内经》《淮南子》和《春秋繁露》,分别对其中的分类思维进行考察。在此过程中,我将三书与《吕氏春秋》分类思维的对比贯穿了考察的全过程,基本厘清了西汉时期的分类思维对于《吕氏春秋》分类思维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承继和发展概况,这样,对于《吕氏春秋》分类思维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定位也就有了一个更加明确的认知。

第七章“《吕氏春秋》类思维在西汉的历史演进(下)”,主要是对西汉时期比类思维的进展概况进行考察。当然,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这里的比类是广义上的,比附思维也囊括其中。本章仍是以《黄帝内经》《淮南子》和《春秋繁露》三书为例,通过与《吕氏春秋》比类思维的对比,分别考察三书的比类思维。这样,我们对于《吕氏春秋》比类思维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定位等问题也就有了一个更为确当的把握。

结语,是对全书的归纳总结和理论升华,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从总体上对于《吕氏春秋》分类思维、比类思维、比附思维的再考察;二是对于《吕氏春秋》类思维中的主导思维形态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比类思维是《吕氏春秋》中的主导思维形态。


[1][法]爱弥儿·涂尔干、[法]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渠东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2]吾淳:《中国思维形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7页。

[3][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80—81页。

[4][美]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郭净、陈星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页。

[5](汉)高诱:《吕氏春秋注》,世界书局1935年版,《序》,第2页。

[6]许维遹撰:《吕氏春秋集释》上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自序》,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