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运用历史学、法学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本书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第一,文献研究方法。大量搜集、整理正史典籍、出土文书、敦煌文献、笔记小说、墓志诗歌、现代著述等材料,力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所取舍,比照论证。

第二,实地调查方法。调查北京、西安、洛阳、广州等地的博物馆,走访相关的遗址或遗迹,了解现存的唐代朝贡物品。重走古丝绸之路,探访唐朝朝贡使臣的往来路线。

第三,个案研究方法。唐朝域外朝贡制度对不同的藩国和民族在适用上有所区别。如通过具体考察渤海、吐蕃、日本的对唐朝贡,论述三种唐朝朝贡制度的实施。

第四,整体研究方法。尽管对于不同的藩国和民族,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适用有所区别,但我们对唐朝域外朝贡制度进行整体研究,不局限于一国、一族。对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形式、内容、特点、实施、文化影响等从整体上进行论述。

除以上研究方法外,我们还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等。

二 创新之处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经过实地调查、文献搜集与整理,通过分析、归纳,对唐朝域外朝贡制度进行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首次对唐朝域外朝贡制度进行整体、系统研究。以往的相关研究或偏重于唐朝朝贡制度的宏观研究,对于微观细节论述不足,或集中于具体一国、一族对唐朝贡研究,缺乏宏观的整体研究。本书一方面在宏观上对唐朝域外朝贡制度进行了整体研究,探讨其形式、内容与特征,阐述其分层与演变,论述其实施,指出其文化影响及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在具体论述中,多处结合部分藩国或民族进行微观研究。

第二,论述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分层与演变。以往的相关研究并未严格区分唐朝“内圈”“外圈”朝贡制度,也未明确研究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分期、演变。本书将唐朝域外朝贡制度分为“内圈”朝贡制度与“外圈”朝贡制度,分析两种朝贡制度的区别,使对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认识更为准确、深入。另将唐朝域外朝贡制度进行分期,论述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规律。

第三,专门研究了唐朝域外朝贡制度的实施。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本书以渤海、吐蕃、日本为例,探讨了“羁縻制度”“舅甥”关系朝贡制度、“外圈”朝贡制度的具体实施。论述了唐朝不符合域外朝贡制度的情况与藩国不遵守朝贡制度的情况,分析了朝贡中的争议解决,探讨了战争对促进朝贡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域外朝贡制度实施中的策略均衡,并以唐朝与朝鲜半岛的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1]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三百零七《鲍防》,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484页。

[2]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页。

[3] [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施康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17页。

[4] 陈永胜:《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5] F.A.Hayek,Law,Legislation and Liberty:Rules and Order,Vol.1,Chicago,Ⅱ: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6] 张维华主编:《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56页。

[7] 胡秋原:《近百年来中外关系》,中国文化服务社1964年版,第3页。

[8] (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52页。

[9] (东汉)班固:《汉书》卷一百下《叙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68页。

[10]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东夷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44页。

[11]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毌丘俭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62页。

[12] 参见王尚达《唐代中原与西域之间的贡赐贸易管窥》,《社科纵横》1994年第2期。

[13] 吴玉贵:《突厥汗国于隋唐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14] 李明伟:《丝绸之路贸易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7页。

[15] 姜伯勤:《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与丝绸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页。

[16] [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陈永胜:《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刘玉峰:《试论唐代民族贸易的管理》,《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7] [美]费正清编:《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页。

[18] 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上卷):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形态论》“前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19] 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上卷):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形态论》“前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20] 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下卷):朝鲜的儒化情境构造: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前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21] 高明士:《天下之需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和教育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22] 高明士:《天下之需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和教育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2页。

[23] 高明士:《天下之需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和教育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24] 高明士:《天下之需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和教育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3页。

[25] 何芳川:《中外文明的交汇》,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55页。

[26] 何芳川:《中外文明的交汇》,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6—80页。

[27] 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对外政策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28] 伍庆玲:《朝贡贸易制度论》,《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4期。

[29] [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东アジア世界》,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版,第 399页。

[30] [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东アジア世界》,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年版,第407—414页。

[31] [日]堀敏一:《隋唐帝国与东亚》,韩昇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7页。

[32]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33]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5页。

[34]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35]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4页。

[36] 参见汪晖《亚洲想象的系谱》,载《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79—1586页。

[37] 蒋致洁:《丝绸之路贸易与西北社会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5页。

[38] 高明士:《天下之需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和教育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1页。

[39] [日]堀敏一:《隋唐帝国与东亚》,韩昇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40] John Chaffee:《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41] 权赫秀:《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研究评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42] 庄国土:《略论朝贡制度的虚幻:以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的朝贡关系为例》,《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

[43] 张存武:《清韩封贡关系之制度性分析》,《食货》复刊卷一,1971年第4期。张存武:《清代中韩关系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72—80页。

[44] 何平立:《明初朝贡制度析论》,《学术界》1988年第4期。

[45] 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138页。

[46] 刘玉峰:《试论唐代民族贸易的管理》,《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47]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5—327页。

[48]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页。

[49]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8—515页。

[50] 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8—106页。

[51] 李云泉:《历代朝贡制度史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1页。

[52] 陈妮娜:《古代东北民族朝贡制度史》,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215—228页。

[53] 龚荫:《中国民族政策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8页。

[54] 龚荫:《中国民族政策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377页。

[55]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商业贸易市场研究》,《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1期。

[56]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0、421页。

[57] 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5—327页。

[58] 刘玉峰:《试论唐代民族贸易的管理》,《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 2期。

[59] 刘玉峰:《试论唐代海外贸易的管理》,《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 6期。

[60] 王尚达:《唐代中原与西域之间的贡赐贸易管窥》,《社科纵横》1994年第2期。吴以宁:《唐蕃交聘制度考述》,《学术月刊》1994年第10期。

[61] 李云泉:《宾礼的演变与明清朝贡礼仪》,《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2] 顾吉辰:《唐与回纥交聘礼仪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63] 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243页。

[64] 尹伟先:《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隋、唐、五代卷),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497—515页。

[65] 王承礼:《渤海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29页。

[66] 李大龙:《唐王朝派往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册封的使者》,载龚书铎、陈理主编《民族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130页。

[67] 李云泉:《汉唐中外朝贡制度述论》,《东方论坛》2002年第6期。

[68] 管彦波:《唐朝与边疆民族政治联系的两种主要途径:册封与和亲》,《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

[69] [日]金子修一:《册封体制论与北亚细亚·中亚细亚》,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10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9—205页。

[70] 韩昇:《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学术研究》2008年第8期。

[71] 李宝俊、刘波:《“朝贡—册封”秩序论析》,《外交评论》2011年第2期。

[72] 孙炜冉、苗威:《渤海建国及唐朝册封大祚荣“渤海郡王”的原因辨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

[73] 石磊、刘海霞:《唐朝封授新罗王金春秋、金法敏父子考》,《江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74] 章群:《唐代番将研究》,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版,第100—101页。

[75] 章群:《唐代蕃将研究续编》,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版,第97—104页。

[76] 方铁:《汉唐王朝的纳质制度》,《思想战线》1991年第2期。

[77] [法]白乐日(Etienne Balazs),Beitrage zur Wirtschaftsges Chichte der Tang-Zeit,Mittcilungen dcs Seminars fur orientalische Spranchen,Vol.35(1932),pp.1-73.[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107页。

[78] 薛宗正:《安西与北庭》,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16页。

[79] 姜清波:《新罗对唐纳质宿卫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

[80] 陈金生:《唐与吐谷浑关系中的质子及其影响》,《社科纵横》2008年第12期。

[81] 陈金生:《试论质子在加强宗藩关系中的作用》,《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82] 王桐龄:《汉唐之和亲政策》,《史学年报》1929年第1期。

[83] 林恩显:《唐朝对回鹘的和亲政策研究》,《政大边政研究所年报》1970年第1期。

[84] 鲁连:《四方万国 回纥最亲——略论唐朝与回纥的和亲》,《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85] 罗桑开珠:《刍议唐蕃联姻》,《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86] 龚荫:《唐代和亲政策述论》,《思想战线》2000年第1期。

[87]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5页。

[88] 管彦波:《唐朝与边疆民族政治联系的两种主要途径:册封与和亲》,《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

[89] [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中国对古代伊朗文明史的贡献》,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4—315、358—363页。

[90] C.P.Fifzgerald,Barbarian Beds:The Origin of Chair in China,CRITIQUE,Vol.33,No.357,1977,pp.184-191.

[91] 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459—1472页。

[92] [英]G.F.赫德逊:《欧洲与中国》,李申等译,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7—66页。

[93]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6—73页。

[94] 温翠芳:《唐宋两代沉香朝贡贸易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3期。

[95]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的外来商品辑考》,《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63期。

[96] 张国刚、吴莉苇:《中西文化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147页。

[97] 李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上的文字和动物图案》,《文物天地》1999年第6期。

[98] 郝玉玲:《古代吐鲁番地区与中原王朝的朝贡贸易》,《西域研究》2000年第1期。

[99] [英]M.布隆荷尔:《中国与阿拉伯人关系之研究》,朱杰勤译,《中外关系史译丛》,海洋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7页。

[100] [美]爱德华·谢弗:《唐代的外来文明》,吴玉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3页。

[101] [日]藤家礼之助:《日中交流二千年》,张俊彦、卞立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8—111页。

[102] 李大龙:《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15—255页。

[103]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7页。

[104] 王维冲:《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辨析》,《考古》1996年第1期。

[105] 顾吉辰:《唐蕃聘使考》,《西藏研究》1990年第2期。

[106] 方亚光:《唐前、后期来华使节的特点及其作用》,《齐鲁学刊》1988年第6期。

[107] 刘江英:《〈客使图〉大食使者质疑:兼论唐与粟特之关系》,《文博》2011年第3期。

[108] 陈松、黄辛建:《唐与吐蕃首次遣使互访史实考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09] 池步洲:《日本遣唐使简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第23—112页。

[110] 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思想战线》1985年第5期。

[111] 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55页。

[112] 李鸿宾:《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13] 胡如雷:《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局限性》,《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114] 张晓松:《唐朝羁縻府州制及与南诏政权政治行政关系探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15] 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116] 杨浣:《试析唐代党项羁縻府州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 4期。

[117] 谭其骧:《唐代羁縻州述论》,载尹达等主编《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下册),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555—570页。

[118] 钟银梅:《唐代羁縻府州制度述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 1期。

[119] 樊文礼:《唐代羁縻府州的类别划分及其与藩属国的区别》,载杜文玉主编《唐史论丛》第8辑,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