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 王森
- 903字
- 2021-09-29 14:11:39
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并明确提出了“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将扶贫作为民生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通过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满足贫困群体基本教育需求,对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教育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本性的扶贫之策。经济的贫困可以逐步改变,但教育的贫困会伴随一个人的终身。将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是新时代贫困治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教育扶贫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在贫困地区得到了有效保障,越来越多的家庭通过教育脱贫致富,“走出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
王森以中国教育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研究为博士论文,从教育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的角度探讨自我国大规模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教育扶贫政策重点、效果、特征以及中国经验。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对教育扶贫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其政策实施的效果,总结教育扶贫的中国经验,同时借鉴其他国家解决相对贫困的国际经验,对2020年之后我国教育扶贫政策战略升级的政策进行了构想。本书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善。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将进入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基本实现。对于解决相对贫困阶段教育扶贫问题的研究,我们期待着会有更多关注现实、关注农村、关注西部、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研究成果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