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家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勤快的小能手

Q家长提问:孩子五年级了,在家基本上什么都不做。将来总归自己要独立生活,我有时想让他干点活儿,爷爷奶奶总说“让他学习去,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请问是这样吗?

人们总是对未来抱有美好的幻想和预期,却往往忘记了唯有当下的选择和努力才是通向未来的航线。

这个问题,还真不是这样的——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而是小时候懒惰、什么都不做,长大了就晚了!

父母或者老人常说: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什么都不用管。当孩子长大后,父母又开始担心:孩子照顾不了自己,出去怎么办?

不爱干活的孩子,往往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一旦在外开始独立生活,可能会把生活环境搞得“脏乱差”。

一、学习和家务之间的关系

做家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比如能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责任心、家庭的归属感、观察能力、归纳能力、自信等。在本书里,重点指出的是学习和家务之间的关系。

1.学习和做家务并不像父母想象的那样毫无关系

中国教科院曾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过调查统计,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而认为“孩子应该做些家务”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两者相差悬殊,高达27倍!

这个调查数据是不是很让父母们意外呢?

其实,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孩子在做家务中体现的责任感、行动力、愿意付出和努力的心态,是在学业中支撑起好成绩的底层基础。在做家务过程中,感恩、体谅父母及家人,想办法做得又快又好,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等,这样的好习惯、好品格也会迁移到学习的过程中。

2.和未来学业及生活的关系

做事的意愿、能力不仅和成绩有关系,也和未来上了大学后的“学业”是否顺利有关系。

媒体上有过报道:一名考生被重点大学录取,因生活自理能力差,没有信心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只能放弃入学,选择复读考取本市的普通高校。还有一个大学生,开学前因不会洗衣服陷入焦虑,近百双袜子和几十条内裤塞满了整整一个行李箱。这样的“巨婴”案例让人大跌眼镜,哭笑不得。

当下的时代,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快车道。错过了教导孩子勤奋努力付出、愿意干活的关键期——幼小阶段,将来一旦进入工作领域,在社会这个大学校内,很大概率上“学业”成绩会不及格。

恐怕到那时,输掉的就不是考试,而是前途了。

二、如何培养孩子成为家务小能手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很快就把家里的“小懒虫”培养成“小能手”:

1.全家动员,特别是要和老人提前沟通好

有些家庭中,父母在费心、费时间教孩子做家务,转头爷爷奶奶就心疼孩子悄悄把活儿全干了,还帮孩子在爸妈面前打掩护。这样两边力量拉扯,孩子不仅学不会做家务,反而容易学会钻空子。

教孩子做家务,一定要父母双方理念达成一致,做好老人的工作,避免因“隔代亲”而阻碍计划进行。

2.家庭会议,创造氛围

做好沟通基础后,就可以尽快召开家庭会议了,创造一种“家庭建设,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事干”的良好氛围。爸爸妈妈要提前设计好流程,以身作则,主动带动氛围。

3.家务活分类,评估能力

由父母带领孩子一起进行头脑风暴,也可以由孩子来组织家庭成员进行。将日常的家务活进行列表和分类,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主动认领。

值得提醒的是,不要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也不要去盲目参照网上的小学生家务清单,要根据孩子和家庭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也许过段时间,孩子的能力提升了,能承担的数量和类别就要适时做些变化了。

4.制作家务清单表格,鼓励行动

制作出日常家务清单表格后,就可以开始行动了,每天在清单上打钩和记录。

初期尽量全家人集体行动,父母陪孩子一起做家务,这样就能很快将孩子带动起来,并将个体的成果放大,比如大扫除后的屋子会焕然一新。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并保持乐观,不能急于求成。当孩子需要帮助或出错时,要教给他方法,而不是直接代替他来做。

一旦取得结果,要及时反馈和大力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获得成就感。

记住,成就感就是最大的内驱力,想方设法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和责任感,孩子一定会成为做家务的重要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