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变得靠谱——如何改掉做事毛糙的毛病
Q家长提问:我的孩子12岁,是个男孩,他做事情特别毛糙,总是让人觉得冒冒失失的。让他去买瓶醋,没走到家就摔破了;写作业的字,像一堆乱草;洗衣服随便一揉就算了,晾干还是脏兮兮的……这种做事毛糙的习惯,该怎么改变?
这个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在男孩子中。不仅是家长对此发愁,教师们对此也比较头疼。
一、区分不同特质的孩子
我们要澄清两个问题:孩子毛毛糙糙是天生的吗?和遗传有关还是和后天的教养方式有关?
在心理学上认为,人的气质类型是天生的,而人的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两者一旦形成,基本是比较稳定的,同时,由于环境和行为训练方面的影响,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可塑性。
通常,人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前两种特质的人行为外向,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直爽热情;同时缺点在于做事的精细化和稳定性不足,不经过一定程度的训练很难做到。后两种特质的人,兴奋程度弱,敏感内向,做事踏实、认真、仔细,但容易循规蹈矩,人际交往和处理问题时的灵活性偏弱。
家长需要关注的是,气质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
父母其实对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是比较了解的,但了解的同时又往往不经意间陷入另一个误区:忽视不同孩子之间的个性差异,期待所有的优秀品质都在自家孩子身上呈现。比如既谨慎小心又果敢进取,既沉静内敛又热情奔放等,这其实是违背自然发展规律的。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误区:忽视了培养和训练,经常直接拿孩子个性中的缺点和其他孩子个性中的优点进行随意比较。“你看×××,多么认真、仔细,你怎么就做不到呢?”这就类似于既想拥有长颈鹿高高的个子,又要具备美洲豹迅捷的身姿和奔跑的能力,结果把孩子搞成了“四不像”,既成为不了别人期待的样子,也做不成最好的自己。
讲到这里,对于孩子的气质类型和性格养成,家长应该已经有更多了解和清晰的辨别能力了。
二、区分不同的事情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需要行为个性上的纠正,那就要先在生活中进行认真观察,把不同的情况区分开来。
第一种情况是孩子在一些特定的事情上毛毛糙糙,要分析这些特定的事情背后有什么关联。
比如,孩子在拼插大型乐高玩具时,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并且做到聚精会神,但是在写作业时却潦草应付了事,坐不了一会儿就站起来走动,在课堂上也如此,那就不能简单地下判定——这个孩子是多动浮躁类型和注意力缺失,而是孩子还未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比如,孩子对待他人的物品很粗心,时有损坏情况发生,对自己的物品却很珍视,那也是要划归到另一个范畴的问题了。
第二种情况是孩子在大部分事情上浮躁和毛糙,要寻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和前面勇勇妈妈提出的丢三落四的问题相似,对待事情不认真、不负责,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件事情的结果和孩子没关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承担结果的体验,自然也就不需要为此负责。
此外,有些家长的过分催促,凡事求快的作风以及自己本身就爱着急的性格,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三、行为矫正
经过一番观察辩别后,如果孩子身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父母该如何调整、纠正孩子的浮躁和毛糙,培养出靠谱的人呢?
1.承担相应行为的结果
承担结果在上一节已经详细阐述过,这里只补充一点:尽量以承担自然结果为主,减少人为结果的干预。
意思是,当事情发生后,父母要减少人为的批评、唠叨、惩罚、说教等,而是让孩子用面对客观现实的方式来承担责任。比如:
• 东西不小心洒到了地板上,那么就需要孩子自己清理干净。
• 因玩耍错过了吃饭时间,不要批评也不要加餐,让孩子面对要饿到下一餐的现实。
• 不小心撞到了他人,那么就需要孩子自己道歉,并忍受别人的不满。
• 衣服堆了很多没有洗,不必不断提醒,让孩子承担找不到干净衣服穿的后果。
2.从生活中某一确定的事情入手,用清晰的PDCA法来明确标准和结果
在生活中,除了显而易见的结果外,大多父母和孩子就结果好坏的分歧往往在于标准不一致。
在科学研究中,进行一个实验之前,科学家都要对实验的步骤下一个“操作定义”[1],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这个概念。
在做事和下达指令之前,家长有没有和孩子去明确事情的目标、步骤、结果以及期待他完成的时间呢?如果没有,那就只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指令和要求。
拿案例中的男孩来说,衣服干净就是一个模糊的标准,父母心中的“干净”和孩子心中的“干净”虽字形一样,内涵可能相差甚远。
有一次,一位妈妈告诉6岁的儿子,吃完午饭要打扫干净厨房。
午休后她走进厨房一看,洗过的碗都堆在了水池旁边,台面上留着几块油乎乎的印迹,抹布带着一堆白色的泡沫搭在水龙头上。妈妈感觉到处都很凌乱,顿时很生气地说:你这个家伙,做事这么马虎、毛毛糙糙!儿子很诧异:妈妈,我是打扫过的啊!我洗了碗,扫了地,还把消毒柜里每个勺子的方向都摆一致了!
看到了吗?这就是妈妈的责任,只是交代了一下,没有给“打扫干净”下一个清楚的“操作定义”。
因此,妈妈期待的洗碗、抹桌子、所有物品归类、拖地、倒垃圾的标准,他并不知道,而他的标准中“摆放勺子”——他花费了很久才干完的工作——并不在妈妈认为的“干净”标准之内。
标准都不统一,怎么能判断孩子做事结果的好坏呢?
建立起“清晰的操作定义”的观念后,就可以使用PDCA的法则(如图1–1所示)来纠正孩子的毛糙,保证好结果的出现概率了。
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孩子经常出现的某一两件事情入手,不要多,先集中一件。
图1–1 PDCA法则
(2)P (plan) 代表计划,包括目标的确定,以及准备怎么做。
(3)D (do) 代表执行,根据思路进行具体执行,实现计划。
(4)C (check)代表检查,和孩子一起进行总结,明确结果,找出问题。
(5)A (act)代表行动,对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失败的地方也要总结,以引起重视。
(6)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下一个循环中去解决。
相信经过几次循环和训练,孩子获得的结果会越来越好。父母在这些过程中,也能真正搞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