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70年中国工业产业政策演进研究
- 李媛
- 2110字
- 2021-09-09 18:38:25
2.3 高质量发展战略下中国工业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
当前,新一轮的全球工业革命正在袭来,中国及世界经济基本面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未来制造业发展趋势必定是智能制造、低碳绿色、网络化制造和定制制造。为了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我国需要不断调整工业产业政策,推进先进制造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及数字化方向发展升级。
(1)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技术创新的产业政策。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发达经济体差距的缩小,通过直接技术引进的空间逐渐缩小,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如何提升我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政府急于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提高自主创新水平,需要政府加快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一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协调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等各创新环节的创新效率和协同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增强创新激励与风险管控机制,释放企业的自主创新潜力,补偿创新活动外部性,降低创新主体的协调成本,通过提高竞争优势,弥补比较优势演变对产业升级的冲击。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效率,而且能有效缓解人口红利衰减导致的要素成本上升,满足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导的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发展需求。扩大人力资本积累,培育创新型人才,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增加政府在基础创新、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领域的财政投入,更重要的是,在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专业升级,缓解过早工业化造成的劳动力流动的路径依赖与自我锁定,提高劳动力的重置效率。
(2)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竞争为基础的产业政策。近些年,美国发起的针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国家出现反全球化浪潮。随着美国连续对中国加征关税,打压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发展,中国的国际贸易受到重创。而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国际分工体系的重构,突破产业分工中的低端锁定、促进制造业企业由中间制造环节向研发售后环节延伸,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内部升级的关键。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现传统产业链的功能与产品升级,还需创造新的产业链,重构分工体系,因此,需要协同发挥市场机制与规模经济在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积极作用。迈入工业化后期的高质量发展,更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有效的价格信号调节供求矛盾,利用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自主创新水平。对于转型经济体,提高市场机制有效性的关键在于优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需要政府规范国有资本管理,化解行政垄断对要素配置效率和企业创新的约束。因此,应构建以竞争政策为基础的政策体系,以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业政策。新工业革命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平台,技术与产业结合的速度更快,生产型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业将快速发展,成为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交叉领域。全球制造业格局调整能够倒逼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加大相关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提升制造业投入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随着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变动,制造业国际竞争将更趋激烈,这将倒逼中国制造业加快创新步伐,增加研发投入,通过提质增效提高国际竞争力。
(4)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促进工业高端化的产业政策。新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整合重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创新改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可以高起点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通过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重新整合,世界各国都在谋划制造业振兴方略,争取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位置。中国制造业基础好、体系全、发展快,具有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迁的基础和能力。
(5)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能够吸引高级人才的产业政策。新工业革命改变了创新创业的时空理念,加大了人才等核心要素的流动性,为中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机遇。通过人才引进加快创新要素集聚,能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世界制造业大迁移为中国承接制造业转移和走出国门提供了机遇。目前,世界上出现了第四次制造业迁移现象,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等价值链环节。中国制造业配套能力强、市场广阔、人力资本丰富,只要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政务效率,完全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落地的热土。同时,中国也有华为、海尔、联想、格力、海信、吉利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可以抓住全球制造业迁移中出现的机遇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
(1) [德]鲁道夫·吕贝尔特.工业化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52.
(2) 韩民青.从工业化向新工业化转变的任务、原则和方式——关于转变增长方式的深层思考[J].哲学研究,2006(7):12-117.
(3) 沈坚.近代法国的工业化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07.
(4) 洪银兴.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学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1):1-6.
(5) 陈汉林,朱行.美国“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挑战及对策[J].经济学家,2016(12):37-44.
(6) 郭晓蓓.欧美“再工业化”战略进展及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8(3):8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