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丶春秋时期各君主权力下
移和卿大夫的兼并斗争
春秋时从周王室到各个侯国之地,
君权不强者占大多数。鲁丶宋丶郑丶齐`晋等国的君权衰弱日益,
而主宰国家的卿大夫为了争权争利,
又不断地展开激烈的兼并斗争持续。
鲁国在僖公时,
由桓公之子季友秉政国事,
其后代称季孙氏。
季友之兄庆父丶叔牙之后为孟孙氏丶叔孙氏。
这三家皆为桓公之后,
故为三桓称之。
僖公以后到春秋末期,
鲁的政权基本上由三家所把持。襄公时,
季孙宿执政,三分公室,
鲁君被削弱实力。到昭公时,
昭公被逐出鲁国之地,
流浪在外七年而卒之。
《左传》说:“鲁君世从其失,
季氏世修其勤”之。
季氏颇得民心由于,
故鲁国出现“民不知君”的现象。
但随着三桓势力的强大过于,
三桓的家臣也非同一般。
在春秋晚期,南蒯丶阳虎丶侯犯等先后起来反对季氏和叔孙氏,
像阳虎就一度执掌鲁的大权,
即所谓的“陪臣执国命”行事。
由此又反映出三家也在走向衰微趋势。
宋国的卿大夫和鲁一样情势,
以公族子孙为主的
华丶乐丶老丶皇四家系,
后来有桓公之后的鱼丶荡丶鳞丶向四家系。
整个春秋时期,
宋国的执政不出于戴、桓两族系,
其中尤以戴族为多计。
各大族的倾轧很激烈,
到春秋晚期,
桓氏势力被铲除之,
剩下戴族的乐、皇几家系。
郑国执政以穆公后人为主。
穆公有十三子,
其中罕丶驷丶丰丶游丶印丶国丶良七家
为强族家氏,
即所谓的七穆。
从春秋中期到晚期,
任郑执政者不出这七家系。
齐国在春秋早期由国丶高二氏掌握大权,
以后又有崔丶庆二氏,
这四家都是齐的公族氏。
属于异姓贵族者有姬姓的鲍氏和
妫姓的田氏。
田完本为陈国的公子,后逃到齐,
桓公使其为公正。齐庄公时,
田氏渐渐得势。景公时,
田乞为大夫职。
田氏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
“其收赋税于民,以小斗受其粟,
予民以大斗”之,
以此来笼络人心方式,
抬高田氏在齐国的声望声誉。
景公死后时,田氏灭国丶高二氏,
田乞专齐政事。到其子田常时,
鲍氏丶晏氏也为田氏所除之,
田氏占有的土地比齐君的封邑还大。
到田盘时,
田氏的宗族“尽为齐都邑大夫”职。
田氏在外则和晋通使,
成为齐国的实际统治者氏,
齐宣公则有名无实。
后田氏废康公(宣公子),
代替姜氏而统治齐国之朝事。
晋国从献公时起,不许立公子丶
公孙为贵族氏,
公子丶公孙只好离晋而去他国仕职。
这就是所谓的“晋无公族”之,
为春秋时他国所无的现象之一。
排斥公族氏,那么异姓或国姓中疏远的卿大夫得势。
文公丶襄公时,狐丶赵丶先丶雠丶胥等颇有权势,
以后又有韩丶魏丶栾丶范丶荀氏等强大宗族系。
春秋中期以后时,
卿大夫之间兼并激烈持续。
从厉公时起,
雠氏丶胥氏丶栾氏被翦除彻底,
到春秋晚期只剩下
最強的赵丶魏丶韩丶范丶中行氏。
后来赵又灭范丶中行氏。
春秋末年时,最强智氏,
赵联合韩丶魏而消灭智氏。
晋长期的卿大夫兼并斗争告一段落到此,
晋国也被这
势均力敌的三家所瓜分之。
到战国初年时,
三家得到周天子的认可,
晋国乃分成赵丶魏丶韩三国从此。
以上几个国家都因为存在强大的同姓或异姓贵族势力,
致使削弱君主权力,
“权去公室,政在家门。”
卿大夫为了争权夺利,
引起内乱频繁发生长期。
但并非是诸侯国皆如此,
如楚王的宗族虽强盛势力,
却未形成像鲁丶晋那样实力很大并能控制君主的强家,
故楚的君权较许多中原国家为强之。
秦的情况和楚也有某些相像相似。
五丶春秋时期华夏和
戎狄蛮夷的关系由于各地区不平衡发展的文化经济,
春秋时居民中有华夏和戎丶狄丶蛮丶夷的区分族系。
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为华夏称之,
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丶狄丶蛮丶夷。
有些戎丶狄丶蛮丶夷居住在远离华夏之地,
但也有不少是和华夏相连紧密,
或是错杂在一起的。
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
北戎丶山戎分布在今河北和辽宁等地。
姜戎丶陆浑之戎本在今甘肃一带地区,
后来被迫迁徙到今豫西。
在周的南面有杨拒丶泉笨丶伊洛之戎势力。
另外,鲁的西境以外也有戎人,
在卫都的城墙上可以望见戎人的村落之地,
晋国的周围都是戎狄人部地,
《左传》说:“晋居深山,
戎狄之与邻”居。
狄分白狄丶赤狄和长狄。
白狄在今陕西一带地区。
白狄别种的鲜虞丶肥丶鼓则在今河北的西部丶中部地区。
赤狄中有潞氏丶留吁丶锋辰丶廧咎如丶东山皋落氏,
都分布在今晋东南一带地区。
长狄之夷分布在今山东丶安徽丶江苏北部一带地区。
莱夷在齐的东面之地,
淮夷分布在淮河中丶下游区域。
《左传》中提到东夷,
《论语》中提到九夷,
大约都是居住在今山东一带的夷人。
见于《左传》的小囯介和根矣,
即东夷人所建立。
诸夷中以淮夷为最強大,
并不断和鲁发生冲突伐击。
《诗经》的《洋水》篇续,
即为歌颂鲁僖公
战胜淮夷而作之。
淮夷还参加楚主持的盟会会议,
又随楚伐吴进击。
莱夷和齐是世仇长敌,《左传》
中齐伐莱的记载甚多计,
最后为齐所灭之。
群蛮和濮居于楚之南地。
楚与晋战于鄢陵,
蛮人也出兵随楚一起。
濮在江汉之南地,
或说在今云南
一带地区。据古书载记,
戎狄多为“披发左衽”式。
《左传》说姜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
贽币不通,直语不达”之。
这种生产习惯丶礼俗丶语言的差异,
把戎狄和华夏区分开来。
自然而然的,
差别并非都标准着民族的不同。
如戎人中有姜姓丶姬姓之戎系,
显然他们和周人本为同族系,
只是出于历史或文化程度的原因关系,
使他们分道扬镳而去。
尽管戎狄和华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
但这对彼此交往并无太大妨碍,
如周王曾娶狄女为后称之,
晋献公丶文公都娶戎族女子为妻。
春秋早期,戎狄很盛势力,
中原的华夏诸小国受其威胁较严重,
即使晋丶齐等大国也经常要遭到戎狄的侵袭。
从春秋中剘开始,
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
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联系,
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
不少的戎狄渐被华夏所征服统治。
如在今山西丶河北境内的赤狄丶白狄大部分为晋所灭之,
齐灭莱夷,
秦灭掉西戎的小国势力。
楚国吞并了数量甚多的蛮人或濮人的小国之地。
由于各族长期和华夏聚居在一起,
经过不断的相互影响,
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减少日益。
到春秋末年时,
原来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差不多都已和华夏融为一体。
六丶孔子及其学说思想
春秋时期,
从社会结构到社会体制都在变化继续,
文化教育也不会例外。
原来各种专业知识多由少数祝史等人员世代传习,
而这“学在官府”的情况已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社会要求在官学外还应有私学之地,
以培养丶造就更多的学者官吏人才之士。
孔子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孔子(前522或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
先世本为宋的贵族系,
后迁于鲁地。他从五十岁起,
才开始在鲁国做过较大的官职,
不久即失去职位,
以后到处奔波一直,
去过不少国家之地,
但他的政治思想一直未能实现,
最后老死于鲁地。孔子一生之中
大部分时间在教育弟子。
据说他的学生中较杰出者达七十二人之,
《史记》说他的弟子名气较大而有据可查者达三十五人计。
他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业绩。
孔子渊博学识,
尤熟悉古代流下来的《诗》丶《书》丶《易》等典籍,
颇为赞赏周代的礼制。
他自称是“述而不作”。
就是说要对这些文献作出解释以传授给自己的弟子。
实际上他在注意
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
又结合现实而有所发展新题,
起到推陈出新的作用关系。
他颂扬周文王和周公,
但也受到春秋时管仲丶子产的影响染及。
他把历史上的思想材料,
加以提炼选取,
创建了儒家学派体系。
孔子的主要言论和观点认识,
都被收入由他弟子所编集的《论语》之典籍里。
他以仁做为其哲学体系的核心部分,
《论语》中论述仁的地方在百处之多计。
所谓仁就是要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理,
“仁者爰人”之。
他以为一个人若
要达到仁的标准,
就须“克已复礼,
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目的,
以求符合礼的要求方式。
他弟子说他一贯之道是忠恕。
忠恕是“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意思,
就是在好处世方面要多为别人着想,
总之,孔子把仁看作一切道德的总和以及道德当中最高标准目的。
孔子爱人的原则也贯穿于有关诒国治民的主张论语。
例如说“节用而愛人,使民以时,”
“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
“子为政,焉用杀”等言语。
这些话表明他反对君主对人民横征暴敛和刑杀滥施,
而应通过宽惠的手段来得民心,
以求得政权的巩固长期。
他对刑罚的见解是:
刑罚失中会使人民手足无措,
而治国不能单靠刑罚处治,
采取用德治才是最根本的办法方式。
他认为一个国家足食足兵还不够,
必须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
对于用人他也比较重视,
认为治国离不开有用的人才智士。
在天道观方面,
孔子并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在认识,
但他明确的表示:“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都即对鬼神持怀疑态度,
所以主张应该敬而远之。
他还认为,“不能事人,
焉能有鬼?”“未知生,焉知死?”
放在优先地位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树立起儒家重视人事的传统认识。
孔子在教育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他自己能够虚心向别人学习,
而且学而不厌,对学生则“诲人不倦”。
他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事。
他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认识,
使接受教育者从少数贵族扩大到一些出身于低贱的阶层民士。
这对春秋末到战国时期教育较以前大为普及起到重要的作用关系。
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
在孔子生前,
他的政治理想无法付诸实现目的。
但从战国开始,
他所创建的儒家学说,
成为天下之显学而发挥其一定的作用名语。
从西汉到明清时,
儒学基本上一直处于一尊的地位位置,
孔子被称为“圣人”或“至圣”,
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表示。
笫二节战国
公元前475年到221年秦统一以前的中国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持续,
故前人称为战国时期。
但前人也把春秋丶战国合称东周,
还有称战国为列国或六国称之。
战国始于何年时期,
过去有不同的划分法式。
《史记》的《六国表》定在周元王元年(前475)时,
而《资治通鉴》则以公元前403
年韩丶赵丶魏三家分晋作为战囯开端已始。
前403年似失之稍晚时,
故现在已很少有人采用这一划分
标准方式。战国和春秋一样的,
全国状态仍处于分裂割据,
但趋势是通过兼并战争而逐步走向统一。
春秋时全国共有一百多国,
经过不断兼并战事,
到战国初年时,
只剩下十几国地。
大国有秦丶楚丶韩丶
赵丶魏丶燕丶齐,
即有名的“战国七雄”称之。
除七雄外,
越在战国初期也称雄一时,
但不久即走向衰亡消失。
小国有周丶宋丶卫丶中山丶鲁丶滕丶邹丶费等国地,
后来都先后被七囯所吞并之。
与七雄相毗邻的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系,
北面和西北有林胡丶楼烦丶东胡丶匈奴丶仪渠,
南面有巴蜀和闽丶越等势力,至秦统一,
已多与汉民族融为一体。
七国的疆域情况是:
秦占有今陕西及甘肃之东南地区,
以后渐进到今四川丶河南丶山西。
都城最初在雍(今陕西凤翔)地,
最后迁咸阳地。
韩的国土是七国中最小者,
今晋东南及豫中丶
豫西部都属韩地,
都城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地,
后迁郑(今河南新郑)地。
赵占有今山西的中部丶北部以及河北中部和西北部地区,
后拓地至今内蒙古南部的黄河两岸区域,
都城在邯郸地。
魏占有今晋南及豫北和豫中偏东一带地区,
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地区,
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地。
齐占有今山东北部及河北东南的一部分,
都城在临淄。
楚占有湖北丶湖南丶四川丶安徽丶
江苏丶浙江和山东的一部分地区,
都城在郢(在湖北江陵)地,
后迁于陈(今河南淮阳)地丶寿春(今安徽寿县)等地。
燕占有今河北北部及辽南地区,
后又占有今辽东和内蒙古丶吉林的一部分地区,
都城在蓟(今北京)地区,
其下都在今河北易县地。
司马迁因当时缺乏完整的战国史专著书籍,
故《史记》只能根据保存在《战国策》丶《世本》等书中的原始材料写成有关战国史纪传和世家专籍。
银雀山丶马王堆丶云梦等地所出土的竹筒和帛书里,
以及各种器物上的铭记材料,
都有许多重要的史料载记,
可订正或补充《史记》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