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总部经济并不是一个严谨、科学的经济学上的概念。没有人能说得清总部经济是什么,总部经济包括哪些方面;没有人对总部经济进行了充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没有关于总部经济的专门的政策法规和配套的制度设计(例如税收制度),也没有一整套应用于总部经济的市场监管体系。总部经济的概念完全不像自贸区经济、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那样,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尽管总部经济指向企业总部,但是在企业内部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几乎没有人会讨论所谓的总部经济,并围绕总部经济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企业员工当然关心总部落户何处,但大家的关心不是出于总部经济,而是出于自身的切身利益考量。

尽管总部经济不是严格的经济学概念,并不太受企业待见,“总部经济”仍然属于一个高频热词。在百度搜索“总部经济”,会出来470万个搜寻结果。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打造总部经济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官方媒体也频频提及“总部经济”,很多城市都在互相比拼谁吸引的总部更多、层级更高,这就使得总部经济成为一个在一定的语境下、一定的圈子里的一个重要的现象。

其实,细究总部经济,我们发现它几乎总是和总部经济优惠政策捆绑在一起的。各级政府讲发展总部经济,都离不开宣传自己针对总部落户的优惠政策。一线城市忙于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央企中国总部、民企中国总部的进驻,这些总部多数集中了公司的行政功能;在吸引行政总部无法实现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就是吸引这些大公司、大集团的研发中心、培训中心(企业大学)、营销中心、物流中心或财务中心的入驻;一线城市的目标往往是全球500强企业的地区总部(例如亚太区总部、大中国区总部或中国区总部)以及中国500强企业的中国区总部。二线城市吸引的重心,一是规模较大的企业的中国总部、大公司的地区总部以及大公司的功能总部(如研发和营销等);二是大公司(包括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诸如华西区总部、华西事业部总部等,这样的总部其实只是大公司的销售分公司换了个名头。为了争抢公司总部入驻,各地出台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针对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总部给予不同的奖励支持。有些城市为了给奢华却又萧条的总部中心增加人气,不断下调总部的门槛,以至于许多冒牌总部纷纷进入,滥竽充数,其目的只是一个——享受优惠政策。

客观来说,企业选择在哪里建立自己的总部是完全自觉的企业行为,企业一定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决定最终自己的总部花落谁家。企业需要考虑选址城市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制度,需要考虑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众生活水平、国际化程度、人才选拔、文化、教育和语言障碍等因素,企业必须考虑所在城市地理位置、交通、气候、饮食等员工关心的方方面面,企业也一定会考虑该总部的运营成本(诸如房租、工资水平)、所在区域的市场潜力和消费水平、周边地区供应链完备程度等各方面要素。可见,选择总部所在城市不是只看优惠政策那么简单。

但是,当可供选择的城市在多数软硬件设施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政府关系、优惠政策等因素就会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各地提供的优惠政策不仅涵盖了对企业的财政支持和奖励,例如支付开办费,免费提供办公用房,给予房租补贴,提供财政贡献奖励等;还涵盖了对总部员工的照顾、激励和支持,例如政府对管理人员和优秀人才的个人所得税奖励、员工户口入籍、员工子女优先进入重点学校等。这样的优惠政策既惠及公司又惠及员工,对企业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严格来说,企业关注总部经济,不是因为这个总部经济的战略或策略可以帮助其发展壮大业务,而是因为总部经济种种诱人的优惠政策。

既然总部经济优惠政策客观上能够影响到企业总部落户何处,企业就必须研究和了解总部经济的优惠政策。企业必须要了解总部经济优惠政策的机制及作用,以便充分加以利用;企业也必须要了解其局限和风险,避免患上优惠政策依赖症,避免在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取消时给企业带来的沉重打击。

本书的体例反映了上述思路。本书第一部分介绍分析了总部经济优惠政策的基本概况,包括总部企业的认定标准以及总部企业可以享受的各类奖励、补贴和支持。本书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如何申请和享受总部经济优惠政策,如何分辨总部经济优惠政策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本书第三部分汇编了一些地区相关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随时可能过期,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随时可能被认定违法、违规,因此,这里的政策汇编只是给企业提供一些基本的、初步的信息,企业仅可加以参考,而不能据此认定自己必然享受这些政策,以及可以高枕无忧长期享受这些政策。企业最终享受什么优惠政策取决于企业和地方政府面对面的谈判(所谓“一事一议”之意),取决于最终白纸黑字如何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