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钱之行,故曰“银行”
贝壳在小镇以外的世界不通用,有了远洋贸易,小镇的货币已经全部换成了金银,人们通常称之为“钱”或者“币”。
小镇上原是有金银首饰铺的,人们有时候把金银存在这里,当然,存放金银是要付钱的,人家不会白白为别人保存。直到有一天,终于有人打破了千年以来的传承,原来“钱”也可以被经营……
除了“蓬莱号”,轩辕启恒、长孙东阳这些探险者,还有很多人去新世界纯粹是为了猎奇,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南门亦菲、南门亦潼姐妹就是这样的人,她们原是小镇上的金银匠人,也是登上新大陆的旅人。
南门亦菲喜欢新世界的一切,哪怕是一根发亮的松针、一块海滩的沙砾、一颗清晨的露珠,所以,南门亦菲留了下来。
新大陆的风景再美好,南门亦菲也要生活,所以她重拾旧业,在新世界开了一家金银首饰铺,很快她就发现自己留下来是一个异常正确的决定:赚钱不一定非要乘风破浪,有了手艺也不一定去做金银首饰。
“嗨,南门亦菲,快来帮我们看一下这次赚到的金币成色如何,能在你这里换成多少金锭?”
此时此刻,南门亦菲正坐在店门口的长凳之上,眼前的潮起潮落让她倍感着迷,却也不介意轩辕启恒一屁股坐了下来。
小镇和新世界虽然同用金银作为货币,但两地的金银成色并不一样,会出现一种兑换比例。数代金银匠人传承,不知有多少金银在南门家族手中流过,如今南门姐妹已经有了火眼金睛,无论金块还是金币,只要搭眼看一下就知道成色如何。
小镇的生意人总是把赚到的金银存放在她这里,不仅是为了请南门亦菲估价,还会把大部分金银存放在这里——没有船队喜欢带着金银在大海上航行,万一遇到风暴岂不人财两空?更重要的,南门亦菲的妹妹——亦潼已经回到了小镇上,在新世界拿到南门亦菲签出的一张存据,带着这张纸回到小镇,便可在南门亦潼那里换到等量的金银——没有舟车劳顿之苦,更没有丢失之虞,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笔金银不一定非要从新世界运送到小镇(或者运回来),总有人想从小镇带金银来新世界,也总有人想从新世界带金银去小镇。与之相对应,南门亦潼在小镇开出证明,南门亦菲在新世界就可以兑付金银,反之亦然。隔很长一段时间,南门姐妹才会做一次轧差,这个时候金银才会运送到多出方的手里。
小镇与新世界间的贸易越来越兴盛,航船和商队也到达了越来越多的地方,不仅是新世界和小镇,很多地方都有生意可做。贸易地点越多,银钱汇兑生意就越兴旺,除了南门家族,很多金银首饰铺也都加入其中,甚至很多金银铺开成了“联号”。即,只要加入联号的金银铺,互相之间认可开出的汇兑凭证。
今天,南门亦菲熟练地点验着金银,一边操着乡音跟轩辕启恒聊天:“轩辕船长,恭喜啊,又收获良多。”
轩辕启恒没有太多表情,只是叹了一口气:“确实赚了不少,比任何一次远行都不少,挺值得的。”
南门亦菲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疑惑地看着轩辕启恒:“听您的口气好像不是太满意,是有其他什么事情?”
此时,长凳上又坐了几位商人,大家都是来这里点验并存放金银的。听南门亦菲这么说,大家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轩辕启恒。
轩辕启恒没有回答南门亦菲,却转头对长凳上的人说:“新世界捞起来一艘沉船,里面有一箱钻石。这批钻石一旦流向市面,新世界的钻石就会跌价。但是,如果能把钻石运到小镇上,价格可比新大陆高多了。”
“得了,得什么东西付什么代价,这批钻石的量很大,就算知道能赚更多,咱们付得起那个代价吗?”
“说的是,我们‘蓬莱2号’船队已经装满货物,整个船队的货物估计连半箱钻石都买不到,这辈子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碰上这样的大生意。我出行前得知的一点儿消息,最近小镇上钻石的价格已经翻番,要是能赚到这笔钱,那可真是……啧、啧、啧。”
“嘘,别乱议论这个,当年沉船的主人可能就是这么想的,结果血本无归,还是知足常乐吧。”
这是新世界最大的一个新闻,不知何年何月,曾经有一艘商船接近过新世界。靠岸之前功亏一篑,在距离陆地20海里的地方沉没了。商船上的宝物不知在海底沉睡了多少年,其中就包括那箱钻石,如今终于重见天日。
小镇原本没有钻石,品质稍微好点的钻石都能卖到很高的价格,这箱钻石无论色泽、透明度、体积都是上上之选,如果能运回小镇,获利肯定比现在的货物多出数倍。新世界的钻石价格虽然比小镇便宜,但还是相当昂贵的,这箱钻石的价格在新世界要黄金两百镒[2],轩辕启恒一年贩运的货物价值不过也就两百镒黄金。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钻石,轩辕启恒再次无奈地摇了摇头,确实不可能有这么多本金,纵然知道钻石运到小镇后有翻倍的利润,又能如何?就如同大家所说,知足常乐,总胜过血本无归。
找到了安慰自己的理由,轩辕启恒还是有些遗憾,毕竟这样的机会不是每次航海都有,一箱钻石的利润足以抵得上几年的辛苦。默默在心里这样想着,轩辕启恒抬起头,却发现南门亦菲也在看着他。
对视的一瞬间,轩辕启恒有种本能的激动,就如同“蓬莱号”出海之前跟长孙东阳站在海边商量的感觉。轩辕启恒后背本能地就冒出了一层鸡皮疙瘩,“蹭”地一下从长凳上起身:南门亦菲这里存放的黄金足够两百镒。可这是别人存在这里的黄金啊,整整两百镒啊,能借给自己吗?
为什么不能?只要有足够的收益!
小镇的人们很奇怪,“蓬莱号”已经是一支庞大的船队了,本应满载而归,为何只有“蓬莱号”一只船回来了,莫非船队在海上遇到了风暴,其他船只已经罹难?既然如此,为何在轩辕启恒沉静的脸上看不到任何情绪?
仅仅一天之后小镇就沸腾了,“蓬莱号”确实只回来了一条船,也没带什么货物,只载回一箱价值连城的钻石,起码价值六百镒黄金!传说这箱钻石中有一颗直径达五厘米的粉色钻石,被称为“玫瑰之心”,一眼望去,那种粉色好像可以印到人的心里,让人觉得世界都变得晶莹剔透。
“玫瑰之心”第一次展览就被镇上的纺织大王太史弘贺看中,最终以一百镒黄金的价格买走了这颗钻石。“飞梭”技术秘不外传,太史弘贺的纺织品产量占到全镇的六成,太史弘贺也因此成为全镇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来,南门亦菲将金银店里存放的金银借给了轩辕启恒,“蓬莱号”船队这才有钱收购了这箱钻石,又把钻石运回了小镇。
不只是南门家,任何一家金银店铺都有存有取,尽管每天谁来取钱存钱不一定,但两者之间一定有固定的留存比例,也就是说会有一笔钱存在金银铺。有了这个余额,南门家的金银铺就能在小镇和新世界之间完成汇兑,赚取一笔丰厚的汇兑收益,大概在10%左右。自从有了汇兑,金银铺已经取消保管费,毕竟汇兑带来的收益更高。
对原本经营金银首饰的南门姐妹来说,10%的收益已经很高了,还有没有更高收益的银钱买卖?
轩辕启恒的生意告诉南门姐妹:有!
轩辕启恒本金不足,可以从南门亦菲这里借钱。新世界到小镇的航程往返加上销售钻石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只要轩辕启恒一年内归还这笔钱,就算是完成了这笔生意。当然,为了借款轩辕启恒要付出一定代价,也就是年息20%。
南门亦菲可以借钱给轩辕启恒,当然也可以借钱给其他人。南门家族可以借钱给别人,其他金银首饰铺当然也可以这么做!
金银铺很快就发现借贷是一门相当好的生意,需要现款的商人可以向金银铺借款。即使没有存放金银,金银铺也可以出具一张存款文契给借款人,凭着这张票据可以在金银铺或者金银铺联号中取款,文契上会写明利息、借款日,借款人和金银铺通常称之为“汇票”或“期票”。
挂着金银首饰的牌子,汇兑和放债收益远高于金银首饰,是不是取一个新名字?南门家族认为,原来的店铺叫南门金银首饰行,现在既然做银钱生意,何不就叫“南记银行”?
专题2-6:
银行与板凳
这节的故事不止一次提到南门亦菲门口有一个板凳,在金融史中,这条板凳并非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银行的开始。
早在13世纪欧洲航海业就已经有了大发展,新大陆发现之前欧洲商业枢纽位于地中海地区,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都曾因为贸易而兴盛,最早的银钱汇兑业务就出现在这里。
当时的市场各国货币混杂,加之有人故意在金银中混入了铅,大宗交易金银需要有人专门鉴定成色,便出现了“兑换人”的职业,也就是小镇故事中的南门姐妹。兑换人多来自于金银首饰铺户,只有他们在金银成色鉴定方面最精通。一开始,兑换人只负责鉴定金银成色、兑换本地货币,逐渐开始为商人保管金银、收存游资,后来发展到发放贷款。
传说兑换人喜欢在店铺门口摆上一条长凳,跟客人在长凳上聊生意。在意大利语中兑换商被称为“Banco”,就是“长凳”的意思,这个词便是“Bank”的由来,最著名的“威尼斯银行”已经开始用“Bank”来表示自己的业务。
至于“银行”这个词汇则是地道的汉语原创词汇,清朝末年开始兴起,即“经营银钱的行业”。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有人把地中海一带银钱业务视为银行的祖先,地中海银钱业同样经营“存、贷、汇”老三样,以威尼斯银行为代表的地中海银钱兑换业却与近现代银行大相径庭。最典型的特征是,地中海银钱业不信任抵押、担保等现代风险缓冲手段,信贷及汇兑业务看中信用,在这一点上更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钱庄、票号。
这点本质的区别正是威尼斯银钱业败亡的祸根。
地中海银钱业兴起之后很快就成为欧洲各国王室的摇钱树,王室、主教、贵族纷沓而至。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欧洲各国王室经历了无数次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会来地中海银钱市场筹集资金。王室、主教、贵族、骑士……这些人都是欧洲中古时代的上层,但偏偏这些人最不讲信用,且一旦卷入债务规模和偿还期限就不可控。
战争终究有失败的一方,任何一方失败都会拖累一批汇兑商破产,等到16世纪“地理大发现”的时候,地中海银钱市场已经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1] “模糊面纱”原则又称“无知之幕”,只有当缔约各方都对未来无知状态时制定的游戏规则才合乎公平。在小镇的故事里,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是怎样的,只有以最公平的手段保护和惩罚所有人才能确保自己最大限度得到保护,虽然结果不一定公平,但过程肯定公正。
[2] 《战国策·燕策》记载,黄金百镒,折合黄金2400两,两百镒即为4800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