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财报看经营本质:轻松读懂财报三张表
- 张明辉
- 2815字
- 2024-11-02 00:26:09
稻盛和夫:不懂会计,就不会经营
稻盛和夫认为,欲运用会计协助企业步入正轨、永续经营,有四个步骤:第一步,财报必须真实反映实际经营状况;第二步,经营者要对会计数字有感;第三步,经营者要对会计数字追根究底;第四步,实行阿米巴经营管理。
第一步:财报必须真实反映实际经营状况
稻盛和夫在其著作中写道,“经营的数据必须毫无作假,能够真实反映实际经营状况,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等所列的项目与详细的数字,必须完美无缺,无任何错误,百分之百正确显示企业的实际状况”。
很多人看到这段话,直觉反应就是:本来不就应该如此吗?但是就我执业多年的实务经验来看,很多企业光是这一点就做不到。
许多企业在经营不善时,会要求会计部修饰一下账面数字,把账面“做”得好看一点,自己骗自己;到了有获利时,也会为了储备存粮,稍微“藏”一下账面数字。还有很多中小企业有内账与外账:给股东看的被称为内账,给银行及税务局看的是外账。但我发现大多数有两套账的企业,通常内账也完全无法真实反映实际的经营情况。
有些中小企业经营者认为:“反正我们不用给会计师查账,也不用向投资人交代,人工修饰一下也无妨。”但是依据稻盛和夫的本意,企业账应该连改都不能改,给任何人看的报表都要一样,要做“能够反映真实经营状况的报表”。很多企业在第一关就不及格。
第二步:经营者要对会计数字有感
何谓对会计数字有感?稻盛和夫说:“阅读结算报表时,必须能够立即察觉获利停滞不前的呻吟声,或者资产缩水的哭泣声。”我认为经营者必须具备两种素质才能做到这一点:其一是了解会计的本质,其二是对数字敏感。
从“资产缩水的哭泣声”的角度来说,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有时会累积一些呆滞的存货或迟迟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它们都会使企业资产缩水。偏偏有些经营者视而不见或拖延不立即处理它们,还自我安慰,说这些状况会慢慢得到改善。
我经常受邀担任企业治理相关奖项的评审,发现服饰、鞋类等企业,存货非常多,即便不再生产或采购,现有存货再卖一年仍绰绰有余。我曾经询问某企业负责人:“为什么存货这么多?”他回答:“由于款式与尺寸需要有充足的备货,所以库存大。”又说:“就算今年没卖掉,明年还可以继续卖,而且毛利很高,没有快速卖掉也无妨。”
但是就我的经验来说,一般外商对服饰、鞋类及皮包等流行性商品,每逢换季就会进行降价大甩卖,以出清存货换取现金,这表明其对流行性商品的存货管控非常严谨。这样的做法可以减少运营资金,而且不会因为存货过高导致必须在未来大幅降价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反之,中国台湾地区的服饰业却常常因为存货过多而导致经营危机,甚至因此而倒闭。
再从“获利停滞不前的呻吟声”角度来看,有些企业在获利期,即使获利减少,经营者依然认为,反正现在仍有获利,无须担心,从而不去立刻找出获利减少的原因,结果就如温水煮青蛙,整个企业的运营逐渐走下坡路。
以张忠谋的标准来说,获利增长率必须高于营收增长率。如果获利增长率低于营收增长率,就代表企业正在失去增长的动能。有些企业账面上的营收与获利皆增长,但若细看,就会发现这些企业要么毛利率下跌,要么营业费用失去控制,这些细节其实都是经营上的警讯。
第三步:经营者要对会计数字追根究底
看到数字不对的时候,要追根究底。稻盛和夫说:“若实际结算数据不同于自己的预估时,我就会立即要求承办的会计人员对其加以详细说明。我想知道会计的本质与应用原理,而非教条式的税务说明。”很多人一听到这句话,直觉是本该如此,会计数字与预估不符的时候,本就应该追根究底。但事实上,我担任会计师时,发现很多企业的实际运营根本不是如此。
比如,某企业开董事会,会计人员在董事会上报告说:“今年第一季度获利不如去年第一季度,原因是今年第一季度适逢春节,营收减少。其次,我们第一季度提列较多呆账,以致获利也受到影响。”我听到这样的说明,忍不住满脸问号。
试问:今年第一季度逢春节假期,难道去年第一季度没有过年吗?今年呆账增加,那造成呆账增加的原因是什么?会计人员并没有对此进行说明,只是一句话带过。所以,这个报告基本上就是在敷衍董事会上的所有人。但我发现,现场其他人没有任何反应,更遑论追根究底。
而稻盛和夫发现财务数字异常时的做法是:“遭遇各种会计或税务等问题时,我都依照个人的经营哲学,毫不逃避,正视处理。对具体事例,我一定寻根究底直到完全理解。”对于会计与财务现状,以及会计管理的应有态度,并非所有经营者都能像他一样,勇敢面对、积极处理,也因此无法得到稻盛和夫从财务数字中自我领悟的经营之道。
第四步:实行阿米巴经营管理
稻盛和夫之所以被外界称为“经营之圣”,主要是他创造了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阿米巴是变形虫的意思,其核心的经营理念就是创建“利润中心”,把一家企业切成不同的利润中心来管理,而管理这些利润中心的关键就是财务数字。
他运用阿米巴管理法把京瓷经营得有声有色,也用这个方法把日本航空公司救了起来。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办到的?
稻盛和夫回忆,他刚进日本航空公司的时候,发现这家公司完整的业绩报告最快也要3个月后才能出来,也就是说,经营者手上拿到的数字,都是3个月前的经营结果。于是,稻盛和夫要求会计部门必须在一个月之内交出完整的业绩报告。此外,业绩报告必须细分到各部门,甚至细分到各条航线的损益数字。这样的要求一提出来,会计人员都要昏倒了。公司内部经过一番大地震后,稻盛和夫终于看到了他想要的结果。
为什么稻盛和夫要求会计人员三倍速运转?举例来说,如果有从东京羽田机场到台北松山机场及桃园机场这两条航线,那么经营者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这两条航线的盈亏。如果赚钱,可否增加航班?如果亏损,有没有改善的方法?无论是加开航班还是合并航线,都要有明确的财务数字作为依据,以利于经营者做出最佳决策。
接着,他运用这个模式与内部员工沟通,把每一条航线都变成一个利润中心,航线上的飞行员和空乘人员都是创造这条航线财务数字的一分子,这条航线是否赚钱也跟每个人的绩效相关。以前,飞行员或许觉得,我每天只要负责开飞机就好,乘客多少、票价多少都跟我没关系。但如果航线赚钱与否会影响其自身绩效,那就大有关系了!
此后,飞行员和空乘人员不仅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甚至还会主动思考怎样才能让航线更赚钱。
过去,日航员工没有成本概念和改善获利的决心,现在通过利润中心制,每个员工都被培养成有意识的生意人,变成经营者,自己就是老板。看着会计部门提供的实时数字,每个人也都清楚部门目前的状况,以及自己可能获得的绩效。
稻盛和夫通过培养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让员工产生成就感,并激发其对工作的使命感。经过两年8个月的重整,原本全年亏损超过1208亿日元、负债总额高达2.3兆日元、已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狼狈下市的日航,连续3年均获利超过1800亿日元,并在2012年重新风光上市。
会计管理四步骤▶▶▶
Step 1 ● 财报必须真实反映实际经营状况;
Step 2 ● 经营者要对会计数字有感;
Step 3 ● 经营者要对会计数字追根究底;
Step 4 ● 实行阿米巴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