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中国文人画发展史上,龚贤[1]是个特别人物,他是一位好玄思的艺术家,将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融入文人画实践中,可以称为文人画历史中的“智者”。他是画中的高手,但却说“余不能画而能谈画”,对自己的智慧思考颇为自信。龚贤有“半千”之字号[2]。学界不少人认为,“半千”之字号,是他狂者心态的体现,自许五百年中没有他这样的画家。龚贤的“岂贤”之号,也被解为“哪里有我龚贤这样贤达的人”。[3]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误解。“半千”之字号,使用之初可能另有他意,或可能与其故国情怀有关(寓意五百年必有王者出),然而他晚年用此字号,当与他追求的艺术境界有关,与他心性拓展的哲学思考有关。半千并没有明说,几位好友为他道出其中关节。

曾灿(1625—1688)题半千画像说:“不与物竞,不随时趋。神清骨滢,貌泽形癯。心游广莫,气混太虚。将蜩翼乎天地,或瓠落于江湖。吾不知其为北溟鱼,为即都,为橛株拘,为庄周之蝴蝶,为王乔之仙凫,抑将为蓟子训摩挲铜狄,而忘乎五百年之居诸?”[4]画家程正揆(1604—1676)说:“半千用笔,如龙驭风,如云行空,隐现变幻,渺乎其不可穷,盖以韵胜,不以力雄者也。”[5]二位都隐隐之中暗含了“半千”之意。

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不与物竞,不随时趋,无天无地,无古无今,此“半千”情怀,也是他画中追求的境界。读他的画,就像看到一个放旷之人,在静寂的天地中,濯足八荒,笔下尽是无人野水荒湾,一抹寒烟浮动。一如其诗中所说:“江天忽无际,一舸在中流。”一任己心高蹈乎八荒之表,抗心乎千秋之间。

心性的拓展,是宋元以来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倾向,重视内觉的艺术将心性的拓展作为其秘器。宋元以来中国艺术的内倾化倾向越发明显,艺术越来越重视内觉的智慧,而非留恋于外在形式上的描摹。在形式构造上,不少艺术家一方面尽量简化形式,压缩空间,淡去声色,有意创造一种局促、偏狭的世界,刻意渲染外在世界对人存在空间的威逼。而另外一方面,又希望从中转出一种从容回荡、优游徘徊的精神,于偏狭中见广大,由逼仄中出圆融,由此成就“万物皆备于我”的心灵境界。

半千艺术中所体现的正是“万物皆备于我”的传统哲学精神。它的关键在性灵的“超越”[6],在笼天地于宇内、挫万物于笔端的气势,在于高莽的宇宙中追求生命真性的艺术呈现方式。龚贤于此建立他独特的“荒原”意象,其中包括强烈的“荒原意识”。

半千的荒原意识,从文人画的义脉中流出,可以追溯到董、巨、范、李等大师的传统,但真正赋予其生命真性的内涵是在元代,从倪黄的山水以及陆天游、曹云西的创造中,都可以看出半千荒原意象的影子。然而半千的创造是独特的,他凝固成的荒原语言,是文人画史上划时代的创造,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半千是文人画发展史上最具有“现代性”意味的艺术家之一。半千对中国画最大的贡献是对“山水语言”本身的探讨,他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了传统“山水语言”的学说。

我们知道,西方艺术最重要的形式,早期是雕塑,后来是绘画,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人体,即使发展到近现代,经历具象、抽象和印象等转换,人体作为表现思想的核心语言地位并未动摇。而中国艺术最重要的形式是绘画(如书法与绘画为姊妹艺术,园林的设计家是画家,这与西方园林设计者是建筑家不同),它在发展早期也以人物作为主要语言,但隋唐五代以来渐渐转化为以山水为主要语言。在山水画发展中,今见六朝时期的壁画,山水是作为背景而存在的。隋展子虔《游春图》、唐初“大小李”等作品的出现方使山水画获得独立地位。发展到五代北宋,荆、关、董、巨、李、郭等山水大师的相继出现,开百代之标程,而他们的山水主要还是作为“实体山水”或“全景山水”而存在的。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山水作为人物活动的实景而存在,渺小的人物与雄强博大的山水形成强烈对比,并留有气化哲学影响的痕迹。像董源的《潇湘图》,表现南方水乡渡口发生的故事,山水迢递,为此画注入特别的气氛。

但自王维以来,有一种山水图式,我将其称为“境界式山水”,渐渐跃上历史舞台,到了元代成为传统山水画发展最为耀眼的形式,从“元四家”到清代以来的石谿、龚贤、八大、石涛等,都有不凡的创造。此种山水,不是“作为风景的山水画”,而是呈现当下直接体验中所产生的生命境界,是一种“诗意山水”。一如王维《辋川集》诗,所呈现的是人与世界自在优游的生命境界。用具象、抽象、印象等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内涵,因为这些说法终究还是形式上的考量。“境界式山水”的出现,影响中国艺术的几乎所有形式,园林(园林就是“叠山理水”的艺术)等不用说,甚至影响到戏剧、音乐等其他形式。这在世界艺术史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说是“山河大地”意义的发现。它的内在推动原因,有艺术思想的内在逻辑,有材料、人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哲学智慧的推动。

本书由“荒原”的角度,来讨论半千对于这方面的思考。(图1)

图1 龚贤 山水图卷

纸本墨笔 24.5cm×817.4cm 1679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注释

[1] 龚贤(1618—1689),字半千,号野遗,又号柴丈人。其山水画有很高成就,为“金陵八家”之一。早年参加复社活动,入清后隐居不仕,是当时很有影响的遗民画家。喜龙仁曾将其称为中国的凡·高,康熙以来不少人将他当作格法派大师,有的研究者认为他是与石涛、八大山人鼎立的清初三大文人画巨子。他生当明清易代之际,一生隐居不仕,醉心于读书和作画,有五十多年的作画历史,热心于艺术教育(他的课徒稿和弟子王概的《芥子园画谱》成为后世山水画学习的津梁),是一位对文人画理论做出重要贡献的艺术家。

[2] 目前尚不能确切知道,半千是他的字,还是他的号。文献记载有所不同。

[3] 当代艺术史界甚至有人以此讽之,认为他高自标置。说到“半千”的解释,有的论者常会举《旧唐书·文苑传》的记载,此书载有员半千者:“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人。少与齐州人何彦先同师事学士王义方,义方嘉重之,尝谓之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也矣。’因改名半千。”现在还不能确切知道此字号何时开始使用,但在他明亡后的作品中大量出现,说明至其晚年,“半千”仍在使用。即使早年使用此字号可能受《旧唐书》这一典故的影响,到了晚年其思想也有变化。几位与之密切接触的朋友的解释当是可以依据的资料。

[4] 曾灿《六松堂集》诗集卷一,民国豫章丛书本。

[5] 程正揆《书龚半千画》,《青溪遗稿》卷二十四,清康熙刻本。

[6] 曾有论者认为,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没有“超越”的哲学,这是对中国哲学的绝大误解。还有论者认为,今人论中国哲学的“超越”特性,这个词汇都是从西方借用而来的。殊不知,“超然物外”,早在先秦之时,就是一种普遍的哲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