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的丧失

对童年期的孩子来说,生活似乎有着无尽的魅力,让他们永远充满好奇,而致力于追求独立与独特的青少年则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他们告别了童年,也放弃了许多宝贵的、充满童趣的娱乐活动,体验到了越来越多的茫然感: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有哪些有意义的东西值得关注。这个时候,如何让自己满意、让自己开心、给自己找事儿、给自己找伴儿是这种青春期无聊状态带来的挑战。童年的乐趣被抛在一边,青少年需要花时间去寻找新的活动和兴趣来填补空白。而在找到之前,他们会体验到空虚、惆怅、烦躁、没着没落、无所适从、无所事事等不舒服的感觉,而这些通常是成长过程必须完成的蜕变中的一部分。

如果你家里有一个正处于这个脆弱年纪的小少年,此时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他认识到,不该把无聊视为一种需要逃避的不愉快情绪状态,而是应该把它看作一个需要去迎接的挑战,一个可以开发智力、创造新兴趣的机会。我认为,如果让孩子在这个阶段学会应对,就可以减少一些不良行为对他们的诱惑,比如冲动地寻求刺激、强迫性地上网找乐子。等他们更年长一些时,这样做甚至可以减少因无聊而去使用兴奋剂和致幻剂的可能。所以,当很多青少年为缓解自己的不适感而求诸于外时,无聊就会催生大量的青少年问题;而与此同时,如果青少年能够耐着性子接纳这种无趣感,就可以把它当作开发智力与创造力的机会,促进自己的成长。

童年期的孩子总是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而青春期的少年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躺在那里抱怨生活的乏味。“我好无聊!”“没事可做!”“我讨厌那些必须得做的事!”“我得干点什么!”“我烦死做这个了!”“我不想那么做!”“我想不出能干什么!”一位母亲曾诗意地描述她11岁的孩子陷入了一种“发展性慵懒期”(她命名的),我认为这个词恰如其分地抓住了青少年抱怨的那种状态:在无聊中一动也不想动,却又坐立难安。

青春期带来的那种全新的“解放感”也会导致无聊。青少年会发现,原来自由也是催生无聊的温床。现在他们有了比以往更多的选择,可又该如何选择呢?青春期早期的孩子很多时候都一片茫然。父母经常会在每个学年结束时看到孩子陷入这种困境。青少年对即将到来的假期兴奋不已,终于暂时摆脱了上学带来的无聊,他们可能会兴高采烈地宣布:“终于不用做作业啦!”

然而,没几天他们就崩溃了。“无事可干!我好无聊啊!”

他们不知道如何填补内心的空虚:“我想做点什么,可是又不知道做什么好!”

当青少年抱怨“无聊是一种痛苦”时,他说的是实话。无聊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什么呢?我们会用相似的语言意象来描述“无聊”和“恐惧”这两种常见感受对人造成的影响,这不是心理上的巧合。我们经常说一个人可能无聊/害怕得“傻了”“僵了”“哭了”“疯了”,甚至“死了”。虽然父母很容易不把这种状态当回事,但无聊不应该是一种被轻描淡写甚或视而不见的心理状态。它涉及严重的情绪不适,可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自我挫败甚至自我伤害的行为。我认为无聊的核心痛苦是孤独。青少年可能会说:“我没兴趣做事,没兴趣理人,没兴趣搭理这个世界。”事实上,他们缺少的是让他们满意的目标、意义或活动。不过,无聊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青少年为了应对或平息痛苦而采取的个人行为或集体行为才是问题所在。

无聊和另一种经常被家长忽视,但对青少年来说却非常痛苦的情绪——难堪类似。难堪距离丢脸感只有一步,距离羞愧感只有两步(所以不要取笑),而无聊距离无目标感只有一步,距离绝望感只有两步(所以不要低估这种情绪)。

当无聊感形成时,就会产生躁动不安,从而激发冲动,驱使青少年将注意力转向别处以逃避痛苦。“我那样做只是为了找点事做!”我们还可以看看无所事事的青少年一起闲逛时会发生什么。在这段时期,无聊的青少年可能不会单独做什么,但在同龄人的陪伴下,他们可能就会干点什么不该干的。因此,在一个群体中,青少年会冲动地追随他人一起吸毒、恶作剧、搞破坏、旷课、参与冒险、卷入非法活动,甚至由着性子做出暴力行为,以这样的方式来减轻单调乏味带来的痛苦。有一次,一个青春期孩子在冲动之下违法而被捕,他是这样向逮捕他的警官解释的:“我们厌倦了无事可做!我们只是觉得无聊!”有时候,一个糟糕的选择会让你觉得,它比实在没有好选择的无聊状态要好得多。无聊可能是“魔鬼的游乐场”,是青少年无数麻烦的集结地和触发器。青少年很难抗拒无聊的冲动,尤其当出现下面两种无聊时,这种冲动会加倍。

类型I无聊来自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空虚”感:“我受不了无事可做!”想想那种孤独的无聊吧,不知道如何面对自我,感到人生毫无目的。例如,有些青少年会在家里做一些被明令禁止的事情,因为对他们来说,干坏事也比忍受漫无目的的痛苦感觉好些。

类型II无聊来自陷在一堆不感兴趣的事情中的被“包围”感:“我受不了那些不得不干的事情!”例如,有的青少年会因为厌倦没完没了的作业而故意在课堂上胡作非为。

如何管理这种无聊情绪呢?它的挑战之处在于如何处理它带来的不满足感。其实无聊感也可以是成长的契机,我们只需找到激发青少年兴趣的新方向。然而,在被牢牢困住、无法突破的沮丧感中,要建设性地管理这种无聊感很难。与疲惫感一样,无聊感也会让人对未来的各种可能产生消极的看法。青春期早期是黄金时期,应该利用这段时间帮助青少年学会如何建设性地应对无聊情绪,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俗中供人逃避现实、追求刺激和寻欢作乐的选择会变得越发危险。父母在这段时间可以发挥的作用是:对无聊带来的痛苦感受表示理解,并帮助孩子积极主动地寻找摆脱这种困境的方法。“也许你可以找到一种新的或不同的方式来激发自己的兴趣。”父母希望青少年利用自己的主动性、智慧和创造力来填满这段属于青春期特有的空虚。

父母一定要密切监控孩子体验到的无聊到了哪种程度。这种情绪是暂时性的(偶尔产生)还是长时间的(一直持续)?如果是长时间的,那么父母一定要注意了,因为持续的无聊感会让青少年感觉处于一种越来越难熬的情绪状态,急于摆脱这种难受的冲动会促使他们做出一些可能会对自我或社会不利的行为。“我是因为无聊才割伤了自己。”“我们在建筑物上涂鸦是因为实在太无聊了。”

处于青春期早期的孩子往往会陷入无聊状态,此时就需要父母出手相助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父母能做的往往是那些可能引起青少年抱怨的事情。父母可能替青少年选择一些他们不喜欢的活动,记住,就算他们抱怨不休,他们很有可能还是会按父母说的去做,甚至喜欢上他们曾认为永远不会喜欢做的事情。“我讨厌你们让我出门,但到了外面我玩得还是挺开心的。”虽然青少年缺乏让自己摆脱无聊的主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一边听从父母的意见,一边责怪父母逼自己动起来。属于父母的“吃力不讨好”时代已经到来了。

所以,父母可以考虑下面这几个可能有用的角色。

入门引导人:根据对子女的了解,父母可以找一些他们认为可能适合孩子的活动或爱好。“我并不要求你长期做这个,只是想让你去试一试。”

活动负责人:要求孩子帮忙和协助,父母可以让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和社区服务。“我知道你对这个不感兴趣,但我对它感兴趣,这样你就有事可做了。”

社交替代者:自告奋勇陪伴孩子参与各种社会娱乐活动。“我知道和我们在一起跟和朋友在一起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可以陪你做一些你觉得有趣的事情(出去吃饭、看电影)。”

并不是所有处于青春期早期的孩子都会遭受无聊之苦。有些孩子可能把儿时的兴趣爱好延续到青春期,比如他们会继续练习乐器或从事体育运动,但我相信大多数孩子不会。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爱好。对这些青少年而言,成长中的无聊感就是在青春期早期产生的。所以,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处于兴趣缺乏或百无聊赖的状态,父母伸出的援手可能会帮助他们找到出路。根据我对青春期无聊状态的了解,我对此深信不疑。永远不要低估它的力量(尤其是在一群无所事事、四处游荡的青少年中),因为在集体绝望感的驱使下,青少年更有可能通过寻求刺激来逃避无聊,而这种刺激可能会惹出祸端或带来麻烦,甚至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有一种方法足以应对缺乏自信和无聊的状态,那就是挑战自己,把精力投入到新事物或困难的事情上,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强大,增加自己的能力感。苦于无聊的中学生们最欣赏的老师类型通常不是那些对他们听之任之、让他们轻松自在的,而是不断给他们挑战、促使他们成长的类型。

“即使我百般抱怨,她还是一直紧盯着我,不准我不学习。”

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有哪些呢?本着提高自信和增加兴趣的目的,父母可以支持青少年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例如参与家庭活动、提高动手能力、保持一种养生习惯、练习一项技能、表达某种创意、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修理某个破损的东西、参与某种竞争性活动、加入团队合作、提供志愿援助、克服某种恐惧、参加某种社区服务、帮助别人满足愿望、加入领导小组,或者只是尝试某些可能感兴趣的新事物。父母可以支持并鼓励青春期早期的孩子去迎接的挑战有很多,而且他们也应该这样做。

我们希望,青少年能把无聊感视为一项需要面对的挑战,而不是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逃避的不快(例如利用网上娱乐或致幻物质来逃避),并且在此过程中明白一件事:没有任何一项活动(无论它让人觉得多么不值、多么平常乏味或简单重复)在本质上是无聊的。既然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唤起人们的兴趣,那么无聊感就在于人,而不是活动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聊”一词就是对某项活动的中伤、贬低和唾弃,因为它不能立即引起人的兴趣。如果在青春期早期的正常无聊期,青少年学会了如何给自己找事做,那么无聊就不太可能导致他们在未来更危险的岁月里因冲动而误入歧途。拥有战胜无聊的智慧,会让人感到充满力量。

“因为没有更好的事情可做,我就试着去读书吧。而且,你也看到了,读书也没那么糟糕。”

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在见证孩子不断接受挑战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付出得到的可能是孩子更多的抱怨,而不是感念。青少年要克服因失去信心而产生的怯于尝试,因失去兴趣而产生的无聊感,方法通常是一样的:主动迎接挑战,在挑战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