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专业详解与生涯规划指南(理工农医类)
- 仲颖鸣主编
- 12字
- 2021-06-30 18:36:45
第一部分 生涯规划
第一章 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生涯规划的定义
一、生涯的定义与特点
“生涯”一词与我们如影随形。读书时,老师常让学生用“我想当……”的作文题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理想职业的希望。踏入社会,企业人事部门也常会就应聘者对目标职业的理解反复询问。这些,统统都与“生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涯”(career)一般解释为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经历,按照人的成长轨迹来划分,可分为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两个阶段。“学业生涯”指的是入职前的学习生活经历;“职业生涯”指的是从事工作后的工作经历。也就是说,“生涯”,就是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所体验的生活经历。从目前大部分学者所接受的“生涯”定义来看,“生涯”主要具备六个基本特征:方向性、时间性、空间性、独特性、现象性和主动性。
方向性:一个人的生涯发展是生活中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就如每一条河流都终将流入浩瀚的大海,每个人的生涯发展都将遵循既定的方向。但是具体会流入哪一片“大海”,这是一个因人而异、因研究方式而不同的问题。比如,一位举世闻名的蚂蚁生物学家生涯方向的动因,也许就是他“喜欢发现某些事物的性格”。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应当充分尊重自己的个性,通过咨询交流和心理测评让自己进行有效的自我探知,明确自己的生涯方向。
时间性:生涯贯穿人一生的发展,在人的一生中这是连续不断的过程。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个体的生涯发展历程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比如一个医生,会经历从学生到见习医生再到医生这样一个依次发展的过程。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时也应该考虑到时间性,注意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规划活动。
空间性:生涯以事业的角色为主轴,也包括其他与工作有关的角色。在不同年龄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不全是自己的学业或者职业,但又与它们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一位中年女性教师,与她相关的生涯角色可能包括女儿、妻子、母亲、教师等,她的事业生涯发展伴随着许多与其有关的角色发展。高中生进行专业与职业发展规划,也应当将这些相关角色的空间性考虑在内,结合个人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进行生涯方向定位。
独特性:每个人的生涯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社会上所设置的职位会有重复的地方,但不同的人如何获得这个职位、如何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以及工作所得到的结果都会有差异。比如,供职于同一家银行的两个窗口的职员,虽然他们穿着一样的工作服、做着同样的工作、领着一样的工资,但入职原因、工作状态、未来发展也许完全不同。高中生选择专业方向切忌忽略个体差异性,进行专业选择时,更应该关注生涯发展的独特性,尊重自己的内在动力和个性特点。
现象性:每个人的职位都是客观的,但是“生涯”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人的生涯存在取决于个人主观的意识,换言之,只有在个人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当人们意识到自己需要“生涯”存在时,生涯发展的过程才会得以彰显。比如,某位领导不是仅思考“我做了什么大官”,而是“我做了什么大事”时,生涯的意义才算完全显现。高中生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应该加强对生涯概念、意义、塑造过程的理解,意识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生涯的存在,了解生涯对人的重要影响。
主动性:人是生涯的主动塑造者。由现象性可以得知,只有在个人寻求“生涯”时,它才存在。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人是生涯的“主动塑造者”这一层含义。因而,对于高中生而言,了解生涯规划的重视性和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同样重要。
二、生涯规划的定义与特点
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学业、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说得更直白一些,生涯规划,就是通过专业人士或专业工具的帮助,在全面了解自己之后,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有效实施的过程。
其实,对于生涯规划测评,我们应该一点都不陌生。古时候,大户人家的孩子,在满周岁的时候要举行“抓周”仪式,在桌上放着弓箭、纸笔、铜钱等,让孩子抓,抓到什么就象征着这孩子未来可能从事哪方面相关的工作。如今,这一传统依然存在。长辈们希望在孩子人生起点时就预测其职业方向,可见中国人对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视的。
按照上文的讨论,我们可以大致将生涯规划分为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两大部分。学业生涯规划指的是结合学生的成绩、兴趣、就读学校等因素,帮助同学确定学科学习目标、未来专业选择和升学等多方面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则指的是帮助学生或求职者进行分析,最终明确自己的工作潜质、职业发展方向等。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后者的合理规划与有效实施。
职业生涯主要具备独特性、发展性、综合性等特点,基于这三大特点,进行生涯规划时更应该注重独立、发展、全面,关注每个人本身的特点和需求,洞察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全面评估个人与职业的关系。
首先,生涯规划具备独特性。每个个体和每个职业都有各自的特点,选择时主要考虑的是目标职业与个人的匹配度,这样才能找准最理想的大学专业。比如,笔者在进行一次专业定位时,有位高中生迟迟不愿意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而家长在旁边显得焦虑又无奈。一次偶然的机会,和这位同学私下交流,才了解到原来她想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迟迟不敢说出口的原因是她的父母在大学当老师,担心家长不支持。我没有立即告诉家长这个情况,而是和这位同学做了具体的交流,她有条不紊地告诉我希望成为幼师的起源和对幼师这一工作的理解、自己具备的优势,还简单地梳理了幼师需要掌握的儿童心理学、儿童生理学、儿童营养学中自己已知晓的信息,中学阶段她所查阅的各类相关的书籍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听完她的描述后,我鼓励她找时间和自己的父母谈谈,告诉他们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坚定自己的理想。因为这位学生为自己的生涯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做出的选择是成熟的;同时,她更理解生涯的独特性,理解并发现了这个职业的特点,而不是简单地从社会评价和父母的意见中寻求答案。
其次,生涯规划具备发展性。小学时,作文中要写长大后要做什么,我们大笔一挥——医生、老师、律师……高考时,填报大学志愿,我们字酌句斟——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审计学、财政学……进入职场,我们又面临着不同岗位的新挑战……穷途末路之时,有些人幡然转身,重新选择了行业。笛卡尔、拉格朗日曾学习哲学和法学,后来他们都成为伟大的数学家;鲁迅年轻时学医,后来改学文学,并且成为一代文豪;罗纳德·里根曾是个不出名的演员,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生涯经历随着个人发展与社会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职业生涯不是固定的,即便踏入职场多年,也还会面临不同的职业发展情况。因此,每个人的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在不同的阶段攻克不同的问题。生涯规划课程一般需要跟踪学生三年,在初中毕业后的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生涯规划任务,从专业知识梳理、性格测评定位、个人经历梳理、专业方向沟通、专业知识学习、专业实践体验、专业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分析等环节进行规划。
最后,生涯规划具备综合性。职业心理学家休伯(Hubel)说,人的一生的生涯发展是综合的,随着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人们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每一个角色在不同的时期参与不同角色的程度也不一样。比如,幼儿时期边玩边学,进入学习阶段则边学边玩,没有社会性的职业角色;在高年级阶段学习要求更高、玩的时间减少;刚成家时精力更多投入家庭,家庭生活稳定后,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在职业上,创造更多的财富以满足家庭发展的需求;步入中年,人的生理状况不再允许长时间投入高强度工作,工作精力不断减弱。人在不同阶段,生涯的发展情况需要考虑各类不同因素。因而,在高中时期的生涯规划中也应全局性地考量高中阶段学生角色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