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论语》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思”与“学”并举,六经不乏其例。管子曰:“思之思之,鬼神通之。”“鬼神”乃抽象名词,原非具体。所谓“鬼神通之”云者,亦只是摹描精神集中之效率而已。此与“诚则明”“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同一意义。儒家乃人生哲学,脚踏实地,所举皆不离乎眼前事物,无一语而不可以实行。以本诸身为出发点,以家族为天下国家之单位,以差等之爱推行其对于世界万物之同情。凡此种种,均属实事求是工作,不假冥想,且亦殊非冥想之所能解答,故曰“以思,无益”。“无益”者殆曰无补于其所欲作之事业焉尔。彼之所欲作乃匹夫匹妇皆可以躬行实践之事,可行与否只在天理、人欲中体验得来,故曰“不如学”也。“学”者何,实验而已,力行而已。至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晦翁释作“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于事,则危而不安”。“罔”即固执而不知所变通之意,“殆”即等于“愚”,与孟子所谓“是罔民也”之“罔”字略相同。是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作连锁关系,的是孔门为学之实际工夫。夫以孔子之聪明,并非不能作超人间世之高论,不过老先生抱定“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之宗旨,以为若能将最切近而与己躬不可分离之人类社会做好,是即我之终身事业。至于天人之故、阴阳之变、造化之微,吾非不知,只以此种高调乃属于精神方面之哲理,辟而通之,且在将来,焉用急急为哉?且穷究者自有人在,分工可矣。此儒家之所以称为实践派哲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