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游卢沟桥,踏着历史的步伐前进
- 2020,遇见最美的你
- 夜灵儿
- 2544字
- 2021-06-12 00:01:33
年龄渐长,花在保养的时间也会相对较多,卢沟桥说好的是中午去,我和吴梓熙就约好先去美容院。
我和吴梓熙一大早就去了美容院,我们的计划是洗好脸后,还要去我住的这儿补好妆才去卢沟桥,可是,还在美容院的时候,林嘉佳就给吴梓熙打了电话,说他安排好饭了,在北大人民医院附近的一家小饭馆。
吴梓熙说:“林嘉佳催得厉害,来不及补妆了,就这样去吧,也不是外人”。
我说:“也行,就这样吧”。
出了美容院,就寻找地铁,往北大人民医院出发。
等我和吴梓熙到了小饭馆的时候,林嘉佳问了一句:“怎么黄思恬没有一起过来”。
“黄思恬和她同学约了”我说道。
“那怎么不早说啊,菜点太多了呀”林嘉佳说道。
“那我喊黄思恬过来吃饭”我说道。
我说完赶紧给黄思恬拨电话,黄思恬已经和她的同学约好,准备出发了。
这事,让黄思恬很感动,赵旭晨和我们俩一个单位的,黄思恬来,赵旭晨没有陪我们吃饭,到黄思恬走,赵旭晨也没有正式的邀请黄思恬吃饭,这事,我也有些自责,如果没有我之前和赵旭晨的尴尬,赵旭晨也许会对黄思恬的到来表示一次正式的欢迎。
林嘉佳的热情和体贴,黄思恬是记在了心上的,黄思恬在BJ只呆两个月,她离开BJ的时候,她单独给林嘉佳发了信息道别。
陈言锦没有收到单独道别的信息,吴梓熙也没有收到单独道别的信息,所以,这事,林嘉佳很得意。
“问问老板,菜开始炒没有?”吴梓熙说道。
林嘉佳赶紧叫来了伙计,伙计说:“菜还有一两个没有炒”。
吴梓熙说道:“赶紧叫停吧”。
叫停了两个菜,可菜上了的时候,依然是一大桌子的菜。
我问:“还有谁过来啊,怎么这么多菜”。
林嘉佳说:“还有陈言锦和他的的女同学”。
五个人吃饭,这些菜太多了,我和吴梓熙互看了一眼,陈言锦的女同学是大美女,我俩今天连妆都没有划,我们觉得我们来得太匆匆了。
我们等了快半小时,陈言锦和他的女同学过来了,漂亮的女同学的确什么时候都不会让人失望,她的到来,屋子一下子就感觉亮堂了很多,让人爽心悦目。
陈言锦看了满桌子的菜,抱怨了林嘉佳菜太多了,要浪费,林嘉佳依然嘿嘿笑,让大家多吃点。
陈言锦和林嘉佳还有女同学都是大学同学,但是,现在,陈言锦和女同学在一个单位上班,所以,陈言锦和女同学关系更加亲密,陈言锦把女同学照顾得很好。
林嘉佳照顾吴梓熙的同时,还要兼顾我,菜太多,大家就使劲的吃,还来了点啤酒,吃饱喝足后,我们便开始出发到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BJ市西南约15公里处,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为十一孔联拱桥,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我们五个,叫了两辆出租车,我和吴梓熙、林嘉佳一起,陈言锦和女同学一起。
车行驶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卢沟桥,两位女生去买票,我们女生在一旁等着,他们买好票我们就跟着走。
卢沟桥事件是小学课本里出现的,所以,我们在寻找书本上的记忆。
卢沟桥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圆弧拱桥。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在他的游记里,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金明昌三年三月十一日(1192年4月24日),卢沟桥建成。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
明永乐十年(1412年)对桥进行了一次修缮,但从记载上看不是大修。《明会要》:“永乐十年七月,卢沟河水涨,坏桥及堤,下令工部修筑。”
明代自永乐十年(1412年)到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共修桥6次。6次均无大工程。
清代自康熙元年(1662年)至光绪年间,共修桥7次,其中5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
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殡葬于HEB省易县西陵,须通过此桥。由于桥面窄,只好将桥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
这也是我们小学课本上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我们从卢沟桥旁的雕刻卑上先了解历史,再游卢沟桥,便让我们从这座桥的表面,看见了历史前进的步伐,也让我们心里产生了更深的爱国情怀。
我们在桥的中央请旁边游玩的学生照了一张集体照,然后又在太阳底下照了一张我们五个人在路面上的影子。
经过了无数次的翻修,现在的卢沟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已经是这个样子。
桥面略呈弧形,两端较低,中间隆起。
桥墩、拱券以及望柱、栏板、抱鼓石、华表等都用天然石英砂岩及大理石砌筑,而桥面却是用天然花岗君巨大条石铺设的。桥下河床铺设几米厚的鹅卵石和石英砂,整个桥体砌筑其上十分坚实稳固。
桥墩平面呈平底船形,北为上游,是进水面,砌筑分水尖,状若船头,约占桥墩四分之一。在每个分水尖的前端,各装有一根三角铸铁,以减轻洪流和冰块冲击,保护分水尖的稳定。
在分水尖上面,又盖了六层分水石板,称风凰台,下两层挑出,以上各层逐次收进,既加固了分水尖的稳定性,对桥墩的承载压力也起到了平衡作用。
桥墩南面顺水,砌作流线型,形似船尾,以分散水流,减轻洪流对券洞的压力。
桥面的大理石护栏,是由281根望柱和279块栏板交替组成的。望柱和栏板石迎面雕有精美的花卉图案,望柱项端各雕有一头大石狮,在其头上、足下或胸前背后又雕有一些小石狮。
桥两端作为抱鼓石用的,东端是两头大石狮,西端是两头大石象,身躯硕大,憨态可掬。在顶栏石狮、石象之外,各竖华表一个,下设八角须弥座,上穿云板石,莲座圆盘之上雕有一头石狮,迎向桥外,神态自若,有如迎送行人。
我们穿过桥面不到五分钟,我们在卑上了解巧的历史,了解桥的构造,花了差不多一小时。
林嘉佳给好几墩石狮子照了像,陈言锦自己一个人看完了卑上的很多文字。
吴梓熙举起手机给大家闪了不少照片,女同学和我站在桥上看着卢沟河面的远方。
当我们走出卢沟桥的时候,我们看了看时间,前前后后不到两个小时。
吴梓熙说:“接下来,我们到马路对面吧,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继续走红色路线,穿越宛平城”。
我们点头,踏着历史的步伐前进,我们的内心很沉重,缅怀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会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