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定义幸福,内心平静和快乐就是幸福

幸福这堂课,你听过吗

哈佛是众所周知的学府,当走在哈佛的校园中,你随意找个学生打听一下,就会发现,如今,在哈佛最受欢迎的不是王牌课《经济学导论》,而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教授的幸福课,他的名字叫泰勒·本·沙哈尔。

“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感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本·沙哈尔自己说,正是源于这个理由,他才在哈佛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以后没有去大公司任职高薪职位,而是留在了母校任教。

在本·沙哈尔的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他对幸福感作出的这样一种阐释: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他在课堂上说:“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

“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曾经有过一项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的心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曾听一位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尤利乌斯·马吉出生在苏黎世郊区的一个贫困的农家,异常窘迫的家境,让他没有读完初中,便开始了艰难的打工人生。然而,多年过去了,他唯一的特长只是像父亲那样磨面粉。父亲曾悲哀地对他说:“你这辈子就是磨面粉的命了。”

马吉不甘心地回答父亲:“不,我不会一辈子迈着沉重的步子,一圈圈地推着两扇磨。”父亲撒手而去时,留给他唯一的遗产便是那两扇简陋的磨盘。望着那转了无数圈的磨道,望着那两扇默默无言的磨盘,不服输的马吉思索着走出窘境的途径。

20岁那年,马吉从朋友舒勒医生那里得知——干蔬菜不会损失营养成分。他想若将干蔬菜和豆类放在一起磨,一定会磨出富有营养的汤料。那样,岂不是可以让那些家庭主妇们熬汤更快速、方便一些?

他立刻借钱购置了设备,开始磨自己想象的那种汤料。就这样,凭借一个灵感加上果断的行动,马吉很快便赢得了人们难以想象的成功——最早的速溶汤料。

产品一投放市场,便大受欢迎。然而,马吉仍不满足,他的眼睛继续紧紧盯着那两扇磨盘,思索着接下来该磨出什么样的新产品。

经过反反复复地试验,他终于在1890年磨出了可以改变沙司、凉菜、鱼肉、汤和配菜味道的万能调味粉。后来,他又磨出了广为畅销的浓缩肉食品。到1901年,他已是资产超过亿元的大型跨国公司的老板。

在苏黎世大学举办的一次演讲中,马吉自豪地告诉人们:“即使命运只赠给我两扇简单的磨盘,希望也会给予我信心、智慧和执着,让我磨出自己亮丽的人生。”

幸福的人生,在于自己一步步地努力创造。也许命运在你的人生之初并未向你露出微笑,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也许阴云密布的日子会比艳阳高照的时光多很多,但对于像尤利乌斯·马吉这样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一个简单的开始,是人生风景中一个短暂的片段。

积极且勇敢地向前迈步,生活总会不时地展现笑容。

有一天,我在一个公交站牌处等车的时候,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子拉着妈妈过来了,好像还在争论着什么。待到他们走过来了,我才听清楚,原来他们是在为去不去动物园看大象而争执不下。

小孩子不依不饶:“我就要去动物园看大象,为什么你不让我去!”

妈妈劝他:“不是早说过了吗,今天出太阳了咱就去,但今天没有出太阳啊,而且天气预报说还可能要下雨呢,还是改天再去吧。”

“妈妈骗我,今天出太阳了……”

妈妈笑了起来,问道:“哪里有啊,不要骗人,你说说,太阳到底在哪儿?”

小孩子抬起头来,东看看西瞧瞧,然后指着天空喊:“那不是在那儿嘛!”

“没有啊,那只是乌云而已呀。”

“对呀!”没想到,小孩子一副非常认真的样子,“太阳就躲在乌云的后面呢,等一会儿乌云一走开,不就出来了吗?”

听到小孩的话,所有等车的人都笑了。

对于积极的人来说,太阳每天都在天空中,虽然有的时候我们看不见它,但那是因为它正躲在云的后面。而乌云总有散开的时候,就如人生总有诸多的幸福会接踵而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