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 DAY 05 添置物品的法则

选择必需的、品质好的物品

极简生活,不是越活越吝啬,而是越活越精致。

添置物品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如何购买却是一门学问。极简的核心是,告别那些多余的物品,尽量只保留必需品。因而,添置物品的第一要务,也是尽量选择必需品。

必需品有很多,衣服、鞋子、化妆品、家居用品、厨房用具,都是每日生活离不开的东西,且每一类产品都有多个品牌,性能和外观也令人眼花缭乱,这就使得,我们在挑选必需品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掉进一个陷阱——有用,但不够实用。

我买过一套餐具,里面包括四个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深瓷盘,用它来盛放美食做摆拍,效果非常赞。购买这套餐具的初衷,是为了用它来做西餐,比如焗土豆泥、做燕麦香蕉蛋糕,分量适中,既能用在烤箱里,也可以用于微波炉。

刚买回来时,我用这套餐具做了三四次西餐,偶尔也会用它盛放一些简单的沙拉。可是很快,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套餐具虽精美,品质也很好,但因形状特殊又不统一,每次清洗都比较费劲,且在收纳时也无法叠放,橱柜里最下面的空间,被这套餐具占据了一大半。我这才意识到,选择必需品的时候,也要考虑它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后来,家里用的餐具都是从宜家买来的灰色系和粉色系的盘子与碗,价格不贵,但收拾起来十分方便,因为大小和形状都一样,叠放在一起能节省不少空间。至于做西餐的问题,我细想了一下,频率真的不高,且烤箱里带的披萨盘,以及微波炉自带的塑料盘,已经可以满足使用功能了,无须再添置。

在选择必需品时,还有一个重要的法则,即在可承受的经济范围内,选择最喜欢的、品质最好的。原因有两点:第一,选择自己最满意的物品,不存在忍痛割爱的情结,内心是平衡的,对买来的物品也会充满喜爱,并更加珍惜;第二,品质好的东西耐用,一件高品质的物品可替代具有类似功能的几件低品质商品。

就我个人的物品来说,目前想到的有两件必需品非常符合上述法则。

第一件物品是,厨房里的多功能智能电饭煲。

这个电饭煲在同类产品中价格颇高,但事实证明,贵也有贵的道理。在安全性能方面,它是很有保障的,且具备十几项功能。煮粥、蒸饭、煲汤、做蛋糕等常规功能自不用说,最让我满意的两个功能是“再加热”和“预约”。

偶尔,锅里的汤或饭凉了,选择5到20分钟不等的时间进行再度加热,加热完不需要等待排气,直接就可以打开,非常方便。预约功能对上班族来说更是方便,我在晚上9点钟预约煮粥,放好喜欢吃的杂粮,选择预约9个小时,早上6点钟的时候,粥就煮好了。起床后,不用慌忙地准备早饭,就享受到了有粥可温的美好。上班族也可以在离家前选择预约煮饭,下班后饭就好了,也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这款多功能电煲饭,算是我家里的“爆品”了,从买来至今已有四年,几乎每天都在用,且质量很好,从没有出现过故障。透过这一必需品,我想分享的心得是:多用性也是实用性的一种,用途越多的东西越实用,可以省去买其他产品的时间和花费,更加节省金钱和空间。

第二件物品是,鞋柜上一双可爱又舒适的“多用”拖鞋。

这款拖鞋是我去年买的,不是什么奢侈品牌,但质量非常好,且穿着舒适。当时,我选择的是黑红色,上面有一个凸出的卡通斑马。这款拖鞋从被带回家的那天起,几乎每天都要被我踩在脚下,可作为居家的拖鞋,也可以作为凉拖穿出去,冬季也可在浴室里穿着,鞋底超级防滑。

现在,这款拖鞋已经伴随我快两年了,没有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踩在脚下的舒适感和当初一样,我对它的喜爱和满意程度,也丝毫未减。我想,如果不是它自己坏掉的话,我应该不会主动将其丢弃。

总之,添置物品一定要理智,确定是不是真正需要。如果真的需要,就在可承受范围内选择品质最好的,自己最满意的。品质好的物品,有时价格会稍贵一些,但不要因为“舍不得”就选择将就,买质量不太好或自己不太喜欢的。那样的话,心里可能依然会惦念原本中意的产品,抑或在看到更漂亮的样式时会忍不住想把将就买来的产品替换掉。

不信的话,你可以回想一下:那些你特别喜欢的,狠狠心才舍得买下的高档物品,是不是让你更加珍惜,更加不舍得轻易丢弃?也许,当初做决定时咬了咬牙,但它却帮你节约了日后的维护成本与替换成本,并让你在使用它的时候,喜悦与满足油然而生。

这,不正是我们添置物品时心心念的场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