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脉法[4]第一

问曰[5]:脉[6]有阴阳[7],何谓也?荅[8][9]:凡脉大[10]、浮、数、动、滑,此名[11]阳也;脉[12][13]、濇、弱[14]、弦[15]、微,此名[16]阴也[17]。凡[18]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19]

【校注】

[1]康平本作“汉长沙守南阳张机著”。

[2]康平本作“晋太医令王叔和撰次”。

[3]桂林本“辨”作“平”。

[4]《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辨脉法”作“辩伤寒脉候”。

[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问曰”。

[6]《太平圣惠方》卷八第《辩伤寒脉候》“脉”上有“夫”字。

[7]成本“阴阳”下有“者”。

[8]《金匮玉函经》“荅”作“答”。下同,不复出校。

[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荅曰”。桂林本《平脉法第二》“荅曰”作“师曰”。

[10]《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大”作“洪大”。

[1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此名”作“皆为”。

[12]桂林本《平脉法第二》“脉”上有“凡”。

[1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成本“沈”作“沉”。“沈”、“沉”古今字。下同,不复出校。

[14]桂林本《平脉法第二》“弱”作“迟”。

[1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弦”作“絃”。下同,不复出校。

[1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此名”作“皆为”。

[17]《金匮玉函经》自“凡脉大”至“此名阴也”作“脉大为阳、浮为阳、数为阳、动为阳、滑为阳;沉为阴、濇为阴、弱为阴、弦为阴、微为阴”。

[18]《金匮玉函经》无“凡”。

[19]《脉经》1.9.3此节作“凡脉:大为阳,浮为阳,数为阳,动为阳,长为阳,滑为阳;沈为阴,涩为阴,弱为阴,弦为阴,短为阴,微为阴。是为三阴三阳也。阳病见阴脉者,反也,主死;阴病见阳脉者,顺也,主生。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数则吐血,阴微则下利;阳弦则头痛,阴弦则腹痛;阳微则发汗,阴微则自下;阳数口生疮,阴数加微,必恶寒而烦挠不得眠也。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得阳属腑,得阴属藏。无阳则厥,无阴则呕。阳微则不能呼,阴微则不能吸,呼吸不足,胸中短气。依此阴阳以察病也。”

问曰[1]: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荅曰[2]:其[3]脉浮而数[4],能食,不大便者[5],此为实[6],名曰阳结也[7],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沈[8]而迟[9],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鞕[10](音硬。下同),名曰阴结也[11],期十四日当剧。

【校注】

[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问曰”。

[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荅曰”。桂林本《平脉法第二》“荅曰”作“师曰”。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其”作“凡”。

[4]《金匮玉函经》“浮而数”上有“自”。自,如果。

[5]《金匮玉函经》无“者”。

[6]《金匮玉函经》无“此为实”。

[7]《金匮玉函经》无“也”。

[8]《金匮玉函经》“沈”作“沉”。下同,不复出校。

[9]自“其脉沈而迟”以下至“辨脉法第一”章末,见于敦煌S202。又,S202、《金匮玉函经》“沈而迟”上有“自”。自,若;如果。

[10]S202、《金匮玉函经》“鞕”作“坚”,不避隋炀帝讳。《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大便反鞕”作“大便硬者”。

[11]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也”。

问曰[1]:病有洒淅[2]恶寒而复[3]发热[4]者,何[5]?荅曰[6]:阴脉[7]不足,阳往从[8]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9]。曰[10]:何谓阳[11]不足[12]?荅曰[13]:假令[14]寸口脉[15]微,名曰[16]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17]恶寒也[18]。曰[19]:何谓阴[20]不足[21]?荅曰[22]:尺脉弱[23],名曰[24]阴不足,阳气下陷[25]入阴中,则发热也[26]

【校注】

[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问曰”。

[2]洒(xiǎn)淅(xī):恶寒的样子。S202“洒淅”作“洗沂”。《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洒淅”作“灑浙”。“沂”盖“淅”之俗省,“浙”乃“淅”之俗误(俗书构件“木”、“扌”相乱)。

[3]S202“而”下有“后”字,“复”作“反”。

[4]《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而复发热”。

[5]《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桂林本《平脉法第一》“何”下均有“也”字。

[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荅曰”。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荅曰”作“师曰”。

[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阴脉”上有“凡”字。

[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从”作“乘”。

[9]桂林本《平脉法第一》“之”下有“也”。

[10]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桂林本《平脉法第一》均无“曰”。

[11]桂林本《平脉法第一》“阳”作“阳脉”。

[1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何谓阳不足”。

[1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荅曰”。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荅曰”作“师曰”。

[14]《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假令”作“假使”。

[15]S202“寸口脉”作“阳”。

[16]《金匮玉函经》“名曰”作“为”。

[1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洒淅”作“洒浙”。

[18]《金匮玉函经》无“也”。“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句,S202作“阴气入,则阳恶寒”,“则阳”疑倒,当作“阴气入阳,则恶寒”。

[19]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桂林本《平脉法第一》均无“曰”。

[20]桂林本《平脉法第一》“阴”作“阴脉”。

[2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何谓阴不足”。

[2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荅曰”。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荅曰”作“师曰”。

[2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尺脉弱”作“尺部脉弱”。成本、桂林本《平脉法第一》“尺脉弱”上有“假令”。

[24]《金匮玉函经》“名曰”作“为”。

[25]S202“陷”作“流”。《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陷”。

[26]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均无“也”。

阳脉浮[1](一作微),阴脉弱者[2],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3]。其脉沈[4],荣[5]气微也[6]。其脉浮而[7]汗出[8]如流珠者[9],卫气衰也[10]。荣[11]气微者[12],加烧针则[13][14][15]不行[16],更发热而躁烦[17][18]

【校注】

[1]S202“阳脉浮阴脉弱者”作“脉阳浮”。桂林本《平脉法第一》无“阳脉浮”。

[2]S202“阴脉弱”作“阴濡而弱”,无“者”。《脉经》7.16.4亦无“者”。

[3]S202“筋急”作“伤筋”,《脉经》7.16.4作“筋伤”,均无“也”。《金匮玉函经》亦无“也”。《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作“则血虚□筋急也”,“血虚”下空一字位。

[4]桂林本《平脉法第一》“沈”作“涩”。

[5]S202、《金匮玉函经》“荣”作“营”。

[6]S202无“也”。

[7]S202“而”作“则”。《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而”。

[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出”。

[9]S202无“者”。

[10]S202无“也”。

[11]S202、《金匮玉函经》“荣”作“营”。

[12]S202、《金匮玉函经》、《脉经》7.16.4无“者”。

[13]《金匮玉函经》、《脉经》7.16.4无“则”。

[14]S202无“则血”。

[15]成本“留”作“流”。

[1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加烧针则血留不行”作“加烧针若血留不行者”。

[1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躁烦”作“烦躁”。

[18]S202无“也”。《金匮玉函经》“其脉沈”句以下至“更发热而躁烦也”另起行。

脉蔼蔼[1]如车盖者[2],名曰阳结也[3](一云秋脉)。

【校注】

[1]蔼(ǎi)蔼:盛大的样子。

[2]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车盖”作“车之盖”。S202无“者”。

[3]S202无“也”。

[1]累累[2]如循长竿者[3],名曰阴结也[4](一云夏脉)。

【校注】

[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脉”字,承上省。

[2]累(léi)累:连续不断的样子。

[3]S202无“脉”、“者”,“循”作“顺”,不避梁武帝之父讳。

[4]S202无“也”。又,S202此句下有“嗫嗫如吹榆荚,名曰数”句。

[1]瞥瞥[2]如羹上肥者,阳气微[3][4]

【校注】

[1]S202无“脉”。

[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瞥瞥”作“潎潎”。

[3]《金匮玉函经》“微”作“脱”。

[4]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也”。

[1]萦萦如蜘蛛丝[2]者,阳气[3]衰也[4](一云阴气)。

【校注】

[1]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脉”字,承上省。

[2]S202“丝”作“糸”,为“丝”之俗省。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桂林本《平脉法第二》“阳气”作“阴气”。

[4]S202无“也”。

[1]绵绵如泻[2]漆之绝者,亡其血也[3]

【校注】

[1]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脉”字。

[2]S202无“泻”。

[3]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1],名曰结。

【校注】

[1]S202、《金匮玉函经》无“者”。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1],名曰促[2](一作纵[3])。

【校注】

[1]S202“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作“脉来时数一止”。“时数”盖倒。《金匮玉函经》无“者”。

[2]《脉经》1.1.6:“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促”作“纵”。

脉,阳盛,则促[1];阴盛,则结[2]。此皆病脉[3]

【校注】

[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脉,阳盛,则促”作“阳脉盛,则纵”。

[2]S202“结”作“缓”,“则促”、“则结”两“则”字均作“即”。《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阴盛,则结”作“阴脉盛,则动”。

[3]S202“此皆病脉”作一“病”字。

阴阳相搏[1],名曰动[2]。阳动则[3]汗出,阴动则[4]发热。形冷[5]恶寒者[6],此[7]三焦伤也[8]。若[9]数脉[10]见于关上[11],上下[12]无头尾,如豆大[13],厥厥[14]动摇者[15],名曰动也[16]

【校注】

[1]S202“搏”作“薄”。钱超尘先生在近年来发表的论文及《伤寒论校注》后记《摶与搏之考辨》中提出:《伤寒论》中的“搏”皆当作“摶”,训聚合。影响甚大。按,此校可商。“專”、“尃”作为文字构件,俗书诚多混用不别。如《周礼·考工记》:“搏埴之工二。”《释文》云:“搏,李音团,刘音博。”《汉书·五行志上》:“传以洪范。”颜师古注:“‘传’,字或作‘傅’,谓附著。”即其比。由于“摶”、“搏”二字俗书同形,写本、刻本往往互误,所以保存在注疏、字书中的“摶”、“搏”二字义项也往往出现参差互误之处。遇到此类现象,定本录校作“摶”或“搏”,当据上下文意、二字之义、其他旁证而定。首先,钱先生文中所举证据,只能证明“搏”“摶”二字古书有混用现象,而不能证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搏”一定是“摶”字之讹误。其次,“摶”、“搏”虽均有“聚合”义,但义象特点不同。“摶”从“专”声。《说文·寸部》:

“专,一曰纺专。”徐锴《系传》:“今络丝之塼也。”专,甲骨文作“”,像用手转动“纺专”纺线形。“摶”从“专”得声,“专”、“摶”同源,其义象是“同一性质的物以中央为轴心,作旋转运动”。《说文·手部》:“摶,圜也。从手,专声。”《集韵·桓韵》:“摶,谓以手圜之。”故《庄子·逍遥游》有“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语,用“摶”字形容鲲鹏随扶摇之风旋转而上。作动词,是“环绕中心而聚”。以此义象为核心,“摶”的本义及引申义项有:①捏聚成团;②集聚(成团);③同“团”,圆形;圆的;④回旋;盘旋;⑤量词,束;⑥把东西卷紧;⑦同“专”,(a)专一;(b)主持等(《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其义项的特点是“单一物质”环绕聚为一团,如《慧琳音义》卷十五“摶食”注引《毛诗传》:“摶,聚也。”聚的对象是将“食”;《仪礼·特牲馈食礼》:“佐食摶黍授祝。”胡培翬《正义》:“摶训团,亦训聚。”聚的对象是“黍”;《管子·内业》:“摶气如神。”尹知章注:“摶,谓结聚也。”聚的对象是“气”。所以,据上下文,凡义涉“单一物质”环绕聚为一团者,字当录作“摶”。《慧琳音义》卷三十九“皆搏”注引《考声》:“搏,附著也。”此义今湖南、湖北、川渝等地方言读“巴”。《汉语大字典》(第二版)认为“搏”的此义通“傅”,是附着、加上的意思。其义象特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物”附著结合在一起。《释名·释床帐》:“搏壁,以席搏著壁也。”(毕沅《疏证》:“《楚辞》:‘薜荔拍兮蕙绸。’王逸注:‘拍,搏壁也。’”“搏”、“拍”并与“傅”通。)又《释饮食》:“脯,搏也。干燥相搏著也。”《春秋左氏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杜预注:“搏,手搏。”手搏是两人之手附著对打。陆德明《经典释文》:“搏,音博。”《春秋穀梁传·僖公元年》:“公子友谓莒挐曰:吾二人不相说,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释文》:“搏音博。手搏也。”《灵枢经》也有大量用例。《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中筋,则筋缓,邪气不出,与其真相搏,乱而不去,反还内著。”又《根结第五》:“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又《本神第八》:“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又《营卫生会第十八》:“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眠。”又《寒热病第二十一》:“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又《胀论第三十五》:“然后厥气在下,营卫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又《水胀第五十七》:“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又《贼风第五十八》:“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又《玉版第六十》:“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又《百病始生第六十六》:“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又《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是阳气有馀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馀则外热,内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又:“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又:“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又《九宫八风第七十七》:“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又《九针论第七十八》:“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癕脓者也。”又《岁露论第七十九》:“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这一义项古籍又常常使用“薄”字记录。《广雅·释诂三》:“薄,聚也。”又《释言》:“薄,附也。”王念孙《疏证》:“薄之言傅也。”《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拙疾相依薄。”李善注引韩康伯《周易注》曰:“薄,谓相附也。”《易·说卦》“雷风相薄”陆德明《释文》引陆云:“薄,相附薄也。”《春秋左氏传·昭公十七年》“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火,所以合也。”杜预注:“丙午火,壬子水。水火合而相薄,水少而火多,故水不胜火。”《释文》:“薄,本又作搏。音博。”《黄帝内经素问》也有大量用例。《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又《疟论篇第三十五》:“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又《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又《厥论篇第四十五》:“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又《脉解篇第四十九》:“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又:“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又:“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薄,故恐也。”又:“所谓甚则嗌干热中者,阴阳相薄而热,故嗌干也。”又《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又《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又《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运更治,上应天朞,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愿言其始,而有常名,可得闻乎?”又《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风湿相薄,雨廼后。”又:“湿蒸相薄,雨廼时降。”又:“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又:“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又《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所以,据上下文,凡是义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性质的物”结合在一起的,字当录作“搏”。按,“搏”在《伤寒论》中多与“相”字组合成词,作“某某相搏”。如“阴阳相搏”、“寒虚相搏”、“寒气相搏”、“浮虚相搏”、“风虚相搏”、“阳实相搏”、“高章相搏”、“惵卑相搏”、“风气相搏”、“浮紧相搏”、“微紧相搏”、“风湿相搏”、“浮芤相搏”、“浮涩相搏”等,是义涉“两个不同性质的物”结合在一起的。考《伤寒论》第九十七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也是义涉“两个不同性质的物”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伤寒论》诸“相搏”之“搏”字当录作“搏”,了无疑义。出土的敦煌文献有与今本《伤寒论·辨脉法第一》相关的内容,也给我们提供了正确校读该字的重要旁证。《伤寒论·辨脉法第一》:“阴阳相搏,名曰动。”敦煌文献S202“搏”作“薄”。又:“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又:“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又:“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又:“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言胃气虚竭也。”又:“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又:“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藏府。”又:“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敦煌文献S202诸“搏”字亦并作“薄”。按,“薄”与“搏”声同通用,而与“摶”字声音、字形无关。所以将“搏”校勘作“摶”是值得商榷的。此外,《金匮要略方》中尚有“实气相搏”(《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风湿相搏”(《痉湿暍病脉证第二》)、“寒虚相搏”、“风血相搏”、“枯泄相搏”(《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虚寒相搏”(《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邪正相搏”(《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浮濇相搏”(《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坚数相搏”(《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热潜相搏”、“热止相搏”、“沈伏相搏”、“虚难相搏”、“寒水相搏”、“沈紧相搏”(《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寒相搏”(《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寒虚相搏”(《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作“搏”不误,但有点校者据钱先生之说,改“搏”为“摶”,兹一并及之。

[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动”下有“也”字。

[3]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4]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形冷”上有“若”字。

[6]S202“恶寒”作“而寒”,无“者”。

[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此”。

[8]S202“此三焦伤也”作“此为进”。

[9]S202无“若”。

[10]桂林本《平脉法第二》“数脉”作“脉数”。

[1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自“数脉见于关上”至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数节。

[12]S202无“上下”。

[13]S202“如豆大”作“大如大豆”。

[14]厥厥:疾速上下跳跃的样子。桂林本《平脉法第二》“厥厥”作“厥厥然”。

[15]S202无“者”。

[16]S202“名曰动也”作“名为动”。《脉经》1.1.24:“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然动摇”。

[1]脉浮大而濡[2],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3],名曰缓也[4]

【校注】

[1]S202无“阳”。

[2]濡(ruǎn):软。S202无“阳”、“而”。

[3]《金匮玉函经》无二“脉”字。S202“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二句作“阴浮与阳同等”。

[4]S202“名曰缓也”作“故名之为缓”。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1][2]。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3]。脉[4]紧者,如转索无常也[5]

【校注】

[1]桂林本《平脉法第二》“弦”作“革”。

[2]S202“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作“夫脉浮紧,名为弦”。

[3]S202“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作“脉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在“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句下。《脉经》1.1.7:“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

[4]桂林本《平脉法第二》无“脉”字。

[5]S202无“也”。

脉弦而大[1],弦则[2]为减[3],大则为芤[4],减[5]则为寒,芤[6]则为虚,寒虚[7]相搏[8],此名为革[9],妇人则半产[10]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11]

【校注】

[1]《脉经》8.13.6“脉弦而大”上有“寸口脉”。

[2]S202、《金匮玉函经》“则”作“即”。下五“则”字同。

[3]S202“减”作“藏”,盖误。

[4]S202“芤”作“”,“”音“空”,空心草名。此盖“芤”之换声符俗字。

[5]S202“减”作“藏”。

[6]S202“芤”作“”。

[7]S202“虚”作“”。

[8]S202“搏”作“薄”。

[9]S202“此名为革”作“脉即为革”。

[10]S202“半产”下有“而”字。

[11]S202、《脉经》8.13.6无“失精”。

问曰[1]:病有战[2]而汗出,因[3]得解者,何也[4]?荅曰[5]:脉[6]浮而紧,按之反[7][8],此为本虚,故当战[9]而汗出也[10]。其人本虚[11],是以发战[12],以脉浮[13],故当汗出而解也[14]。若脉浮而[15]数,按之不芤[16],此人[17]本不[18][19],若欲自解[20],但汗出耳[21],不[22]发战也。

【校注】

[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问曰”。

[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战”作“颤”。“战”、“颤”同源通用。

[3]《金匮玉函经》“因”作“自”。

[4]S202无“也”。《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何也”作“何谓也”。

[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荅曰”。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荅曰”作“师曰”。

[6]《金匮玉函经》“脉”作“其脉”。《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脉”上有“凡”字。

[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反”作“乃”。

[8]S202“按”作“案”,“芤”作“”。

[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战”作“颤”。

[10]S202无“也”。

[1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其人本虚”作“以本虚”。

[1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战”作“颤”。

[13]S202“以脉浮”作“其脉反浮”。桂林本《平脉法第一》“浮”作“浮紧”。

[14]S202“而”作“乃”,无“也”;《金匮玉函经》亦无“也”。《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而解也”作“得解”。

[15]S202、桂林本《平脉法第一》无“而”。

[16]S202“按”作“案”,“芤”作“”。

[17]《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人”。

[18]S202无“不”。

[1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虚”下有“也”字。

[20]《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若欲自解”作“病若欲自解者”。

[2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耳”作“尔”。

[22]《金匮玉函经》“不”上有“即”字。

问曰[1]:病[2]有不战[3]而汗出解者[4],何也[5]?荅曰[6]:脉[7]大而浮数[8],故知[9]不战汗出而解也[10]

【校注】

[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问曰”。

[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病”上有“又”字。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战”作“颤”。

[4]S202“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作“病有不战復不汗出解者”。

[5]S202无“也”。

[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荅曰”。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荅曰”作“师曰”。

[7]S202、《金匮玉函经》“脉”作“其脉”。《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脉”上有“凡”字。

[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大而浮数”作“浮大而数”。

[9]《金匮玉函经》、桂林本《平脉法第一》无“知”。

[10]S202无“不战”、“也”;《金匮玉函经》亦无“也”。《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作“故自汗出而解”。

问曰[1]:病[2]有不战[3]、不[4]汗出[5]而解者[6],何也[7]?荅曰[8]:其[9]脉自微,此以[10][11]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12],以[13][14]无津液,此[15]阴阳自和,必[16]自愈[17],故不战[18]、不汗出[19]而解也[20]

【校注】

[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问曰”。

[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病”上有“又”字。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战”作“颤”。

[4]S202“不”上有“復”字。

[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出”。

[6]《金匮玉函经》“不汗出而解者”作“而汗出解者”,连上读。据后文“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作“不”是。

[7]S202无“也”。

[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荅曰”。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荅曰”作“师曰”。

[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其”作“凡”。

[10]《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以”作“已”。

[11]S202“以曾”作“曾以”。成本“曾”作“曾经”。

[1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若吐、若下、若亡血”作“或吐下、或亡血”。

[13]《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以”。

[14]S202无“以内”。

[15]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此”。

[16]S202无“必”。

[1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愈”下有“也”字。

[1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战”作“颤”。

[1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出”。

[20]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也”。

问曰[1]:伤寒三日,脉[2]浮数而微,病人[3]身凉和者[4],何也[5]?荅曰[6]:此[7]为欲解也[8],解[9]以夜半。脉[10]浮而解者,濈然[11]汗出也[12];脉[13]数而解者,必能食也[14];脉[15]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16]

【校注】

[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问曰”。

[2]S202、《金匮玉函经》“脉”作“其脉”。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病人”作“患人”。

[4]S202“病人身凉和者”作“人身凉和”。《金匮玉函经》“凉和者”上有“自”。

[5]S202无“也”。

[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荅曰”。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荅曰”作“师曰”。

[7]S202“此”作“是”。《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此”作“凡有此候”。

[8]S202无“也”。

[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解”。

[10]S202无“脉”。

[11]濈(jí)然:或作“濈濈”、“濈濈然”,汗出的样子。《玉篇·水部》:“濈,汗出也。”《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濈然”作“濈濈然”。

[12]S202“汗出”上有“而”,下无“也”。

[13]S202、桂林本《平脉法第一》无“脉”。

[14]S202无“也”。

[15]S202、桂林本《平脉法第一》无“脉”。

[16]S202“必”作“而”,无“也”。《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必”。

问曰[1]:脉[2]病,欲知愈、未愈[3][4],何以别[5]之?荅曰[6]:寸口[7]、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沈迟数[8][9]等,虽[10]有寒热不解者[11],此[12]脉阴阳为[13]和平[14],虽剧当愈[15][16]

【校注】

[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问曰”。

[2]脉:诊察。《千金要方》卷第一《大医精诚第二》:“必先诊候以审之”,《真本千金方》卷第一《大医精诚第二》“诊候”作“诊脉”,“脉”亦诊也。郦道元《水经注原序》:“窃以多暇,空倾岁月,辄述《水经》,布广前文。《大传》曰:大川相间,小川相属,东归于海。脉其枝流之吐纳,诊其沿路之所躔,访渎捜渠,缉而缀之。”“脉”、“诊”互文同义,都是考察的意思。《脉经》卷第一《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因问言:我前来脉时不见此证,今反变异,故是名为灾怪。”“我前来脉时不见此证”,“脉”只能训诊。又卷第一《迟疾短长杂脉法第十三》:“脉外以知内尺寸大小。”“脉外”即诊外。又:“脉逆顺之道,不与众谋。”又卷第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脉病人不病,脉来如屋漏雀啄者,死。”上一“脉”字当训诊。又卷第九《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有一妇人来诊,自道经断不来。”原本校云:“诊,一作脉。”《三国志》卷二十九《魏志·华佗传》:“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脉之”即诊之。《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二》:“有一内寺罢官,居于山水,忽得疾病,令人寻医。有人言某村某聚落有一处士名医,急令人召到,便令候脉。候脉了,其人云:更不是别疾病,是坐后风(产后受风)。”“候脉”同义连用。《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脉”字。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未愈”上有“及”字。

[4]S202“欲知愈、未愈者”作“欲知愈不”。《金匮玉函经》无“者”。

[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别”作“知”。

[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荅曰”。

[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寸口”上有“凡”字。

[8]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数”作“疾”。

[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同”作“俱”。

[10]《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虽”。

[11]S202无“者”。

[12]S202无“此”。

[1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为”。

[14]S202“和平”作“平”。

[15]S202“虽剧当愈”作“当剧今愈”,“当”字疑误。《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虽剧当愈”作“虽剧今愈也”。

[16]《脉经》1.15.1作“问曰:假令病人欲差,脉而知愈,何以别之?师曰:寸关尺大小迟疾浮沈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平复,当自愈。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及浮沈等者,病难已”。

师曰[1]:立夏得洪[2](一作浮)大[3]脉,是其本[4]位,其[5]人病[6]身体苦疼重[7][8],须发其汗[9]。若[10]明日[11]身不疼不重[12]者,不须发汗[13]。若[14]汗濈濈[15]自出者[16],明日便[17]解矣[18]。何以言之[19]?立夏脉洪大[20],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21]

【校注】

[1]S202“师曰”作“问曰”。《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师曰”。

[2]S202“洪”作“浮”。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大”作“太”。

[4]S202无“本”。

[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其”作“而”。

[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人病”作“病人”。

[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重”作“痛”。

[8]S202“苦疼重者”作“苦瘀痛重”,“瘀”字盖误。

[9]S202“须发其汗”作“发其汗者”。《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须发其汗”作“须大发汗也”。

[10]S202无“若”。

[1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明日”。

[12]S202“重”下有“痛”字。《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不疼不重”作“不疼痛”。

[13]S202“不须发汗”作“不须发其汗”。

[14]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若”。

[15]S202“濈濈”作“馽=”。“馽”音zhí。《金匮玉函经》“濈濈”下有“然”字。《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濈濈”。

[16]S202无“者”。《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者”作“也”。

[17]S202无“便”。

[1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明日便解矣”作“当解也”。

[1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自“何以言之”至“以阴得阳则解也”数节文字。

[20]《金匮玉函经》“洪大”下有“一本作浮大”五字夹注。成本“脉洪大”作“得洪大脉”。

[21]S202“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二十一字在下“日中得病者,夜半愈”句下,文字稍异。详下。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1]。荅曰[2]:假令夜半得病者[3],明日[4]日中愈;日中得病者[5],夜半愈。何以言之[6]?日中得病夜半愈者[7],以阳得阴则解也[8];夜半得病明日[9]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10][11]

【校注】

[1]S202“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作“问病者何时发病”。桂林本《平脉法第一》“欲知何时得何时愈”下有“何以知之”。

[2]S202无“荅曰”。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荅曰”作“师曰”。

[3]成本无“者”。

[4]S202“明日”作“旦日”。《金匮玉函经》无“明日”。

[5]S202“得”作“发”,无“者”。成本亦无“者”。

[6]S202“何以言之”下有“立夏脉浮”四字。

[7]S202“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作“日中得夜半愈者”,句上有“所以言”三字。

[8]S202“以阳得阴则解也”作“阳得阴解”。

[9]S202无“病”字,“明日”作“旦日”,义同。《金匮玉函经》无“明日”。

[10]S202“以阴得阳则解也”作“阴得阳则解矣”,句上有“何以言之”四字。

[1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自“何以言之”至“以阴得阳则解也”数节文字。

寸口脉浮,为[1]在表;沈[2],为[3]在里;数,为[4]在府;迟,为[5]在藏[6]。假令[7]脉迟,此[8]为在藏[9][10][11]

【校注】

[1]S202、《金匮玉函经》无“为”。

[2]S202、《金匮玉函经》“沈”作“沉”。“沈”、“沉”古今字。

[3]S202、《金匮玉函经》无“为”。

[4]S202、《金匮玉函经》无“为”。

[5]S202、《金匮玉函经》无“为”。

[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藏”作“臓”。《脉经》1.13.3作“脉数,则在府;迟,则在藏”。

[7]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假令”作“今”。

[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此”。

[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藏”作“臓”。

[10]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

[11]《脉经》1.8.1作“脉何以知藏腑之病也?然,数者,腑也;迟者,藏也。数即有热,迟即生寒。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别知藏腑之病也”。

趺阳脉浮而濇[1],少阴脉[2]如经者[3],其病在脾[4],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5],气实血虚也[6]。今[7]趺阳脉浮而濇,故知脾气不足,胃[8]气虚[9]也。以少阴脉弦而浮[10](一作沈)才见[11],此为[12]调脉[13],故称如经也[14]。若[15]反滑而数者,故[16]知当(屎)[尿][17](《玉函》作溺。)脓也。

【校注】

[1]S202“濇”作“涩”。下同。

[2]S202无“脉”字。

[3]S202、《金匮玉函经》无“者”。成本“者”作“也”。

[4]《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脾”下有“也”字。

[5]S202无“若”,“脉浮大者”作“脉浮而大”。

[6]S202无“也”。

[7]S202无“今”。

[8]S202无“胃”。

[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虚”作“大虚”。

[10]《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弦”作“絃”,“浮”作“沉”。桂林本《平脉法第二》“浮”作“沉”。

[11]S202“以少阴脉弦而浮才见”作“少阴脉弦沉纔见”。

[1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为”作“谓”。

[13]S202“此为调脉”作“为调”。

[14]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

[15]S202“若”作“而”。

[1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故”作“当”。

[17]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屎”作“溺”,“屎”当是“尿”之误,据改。

寸口脉浮而[1][2],浮则[3]为风,紧则[4]为寒。风则[5]伤卫,寒则[6]伤荣[7],荣[8]卫俱病,骨节烦疼[9]。当发其汗也[10]

【校注】

[1]S202无“而”。

[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而紧”。按,下文有“紧则为寒”,疑脱。

[3]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4]《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5]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6]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7]《金匮玉函经》“荣”作“营”。

[8]《金匮玉函经》“荣”作“营”。

[9]S202“烦疼”作“疼烦”。

[10]S202无“也”。《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当发其汗也”作“当须发汗”。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1]。趺阳脉浮而数[2],浮则[3]伤胃,数则[4]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5]所为也[6]。荣[7]卫内陷[8],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鞕[9],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10]数脉动脾[11],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12]治,大便鞕[13],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14],邪[15]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16][17]谷,潮热发渴[18]。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19],病者则饥[20];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21]

【校注】

[1]S202无“也”。

[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而数”。按,下文有“数则动脾”,疑脱。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4]《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5]S202“特”作“将”。《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医特下之”作“因下之”。

[6]S202无“也”。

[7]《金匮玉函经》“荣”作“营”。

[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自“荣卫内陷”至下“师曰:病人脉微而濇者,此为医所病也”数节。

[9]S202“大便鞕”作“坚”,《金匮玉函经》作“大便坚”。

[10]S202无“以”。

[11]《金匮玉函经》“本以数脉动脾”作“脾脉本缓,今数脉动脾”。

[12]S202“不”作“而”,盖误。

[13]S202“大便鞕”作“大便而坚”,《金匮玉函经》作“大便坚”。

[14]S202“今脉反浮,其数改微”作“浮脉反微”。

[15]S202“邪”作“数”。

[16]S202无“不”。

[17]杀(shài):谓消化。

[18]S202“潮热发渴”作“朝暮发温”。

[19]桂林本《平脉法第二》无“脉因前后度数如法”。

[20]S202“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作“脉因前度数如前,病者则肥”。

[21]S202“疮”作“创”,无“也”。

师曰[1]:病人脉[2]微而濇者,此为医所病也[3]。大发其汗,又[4]数大[5]下之,其人[6]亡血。病当恶寒,后乃[7]发热无休止时。夏月[8]盛热,欲[9]著复衣;冬月盛寒,欲[10][11][12][13]。所以然者,阳微则[14]恶寒,阴弱[15][16]发热[17]。此[18][19]发其汗[20],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21],不能胜冷[22],故欲著衣[23]。十一月[24]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25],不能[26]胜热[27],故欲裸其[28][29]。又阴脉[30]迟濇,故知亡血[31][32]

【校注】

[1]S202“师曰”下有“一曰脉一”四字。

[2]S202“脉”作“其脉”。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自“荣卫内陷”至下“师曰:病人脉微而濇者,此为医所病也”数节。

[4]S202“又”作“若”。

[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大”。

[6]S202“其人”上有“若”字。

[7]S202、《金匮玉函经》“后乃”作“而”。

[8]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夏月”作“五月”。

[9]《金匮玉函经》“欲”上有“而”字。

[10]《金匮玉函经》“欲”上有“而”字。

[1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裸”作“稞”。俗书构件“衤”或作“衤”,“衤”、“禾”相乱故也。

[12]S202“其”作“出”。

[13]《金匮玉函经》“身”作“体”。

[14]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1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弱”作“微”。

[16]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1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发热”作“恶热”。

[18]《金匮玉函经》无“此”。《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此”下有“以”字。

[1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医”作“衣”,音之误也。

[20]S202“此医发其汗”作“医数发汗”。

[21]S202“以阳气内微”作“阳微”,《金匮玉函经》作“内以阳微”。

[22]S202“不能胜冷”作“不能胜之”。

[23]《金匮玉函经》、桂林本《平脉法第二》“衣”作“複衣”。

[24]S202“十一月”作“十月”。

[25]S202“以阴气内弱”作“阴气弱”。《金匮玉函经》“以阴气内弱”作“内以阴弱”。

[2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能”作“得”。

[27]S202“不能胜热”作“不能胜之”。

[28]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其”。

[29]《金匮玉函经》“身”作“体”。

[30]S202“阴脉”下有“復”字。

[31]成本、桂林本《平脉法第二》“亡血”作“血亡”。

[32]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也”。

[1]浮而大,心下反鞕[2],有热[3],属藏者[4],攻之,不令发[5]汗;属府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鞕[6]。汗多则热愈[7],汗少则[8]便难[9],脉[10]迟,尚未可攻[11][12][13]

【校注】

[1]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脉”作“寸口脉”。

[2]S202、《金匮玉函经》“鞕”作“坚”。《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自“心下反鞕”至下节“脉浮而洪”句,疑脱。

[3]桂林本《平脉法第一》“心下反鞕,有热”作“有热,心下反鞕”。

[4]S202无“者”。

[5]S202“不令发汗”作“不令微汗”。

[6]S202“属府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鞕”作“属府,復数,即坚”。“復”盖“溲”之误。《金匮玉函经》“大便鞕”作“便坚”。

[7]S202“则热愈”作“即愈”。

[8]《金匮玉函经》“则”作“即”。

[9]S202“则便难”作“復难”。

[10]S202无“脉”。

[11]S202“攻”作“取”。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脉迟尚未可攻”作“脉迟者,尚未可攻也”。

[12]S202此句下有“趺脉微涩,少阴反坚,微即下,逆则躁烦。少阴紧者,复即为难。汗出在头,谷气为下。复难者,愈微溏,不令汗出,甚者遂不得便。烦逆鼻鸣,上竭下虚,不得复通”五十九字。

[13]《金匮玉函经》此句下有“趺阳脉数微涩,少阴反坚,微即下逆,涩即躁烦。少阴紧者,便即为难。汗出在头,谷气为下。便难者,令微溏,不令汗出,甚者遂不得便。烦逆鼻鸣,上竭下虚,不得复还”六十二字。

脉浮而洪[1],身[2]汗如油[3],喘[4]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5]不仁,乍静[6]乍乱,此为命绝也[7]。又[8]未知何藏[9]先受其灾[10],若[11]汗出髪润,喘不休[12][13],此为肺先[14]绝也[15]。阳反独留[16],形体[17]如烟熏[18],直视摇头者[19],此为[20]心绝也[21]。唇吻反青[22],四肢[23]漐习[24][25],此为肝绝也[26]。环口黧黑[27],柔[28]汗发黄者[29],此为脾绝也[30]。溲便[31]遗失[32],狂言[33]、目反[34][35]视者[36],此为肾绝也[37]。又未知何藏阴阳前绝[38],若[39]阳气前[40]绝,阴气后竭者[41],其人[42]死,身色必青[43];阴气[44][45]绝,阳气后竭者[46],其人[47]死,身色必赤[48],腋下温[49],心下热也[50]

【校注】

[1]桂林本《平脉法第二》“脉浮而洪”上有“师曰”。

[2]《金匮玉函经》“身”作“躯”。

[3]S202“身汗如油”作“躯反如沾”。《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油”作“粘”。

[4]S202“喘”作“需”,读若“濡”。

[5]成本“形体”作“体形”。

[6]S202“静”作“理”。

[7]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

[8]P3287、《金匮玉函经》无“又”。

[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藏”作“臓”。

[10]《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灾”作“病”。S202“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灾”作“未知何藏受寒”。P3287“未知何藏先受其灾”句上有“问曰上脉状如此”七字。

[11]P3287“若”上有“荅曰”二字。S202无“若”。

[1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喘不休”上有“而”字。

[13]P3287、《金匮玉函经》“喘不休者”作“喘而不休”。

[14]《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先”。

[15]S202、《金匮玉函经》“此为肺先绝也”作“此为肺绝”,P3287作“肺先绝也”。

[16]P328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阳反独留”句。

[17]P328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体”。

[18]S202“烟熏”作“咽”,疑有误。

[19]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成本无“者”。

[20]成本无“为”。

[21]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P3287“此为心绝也”作“心先绝也”。

[22]P3287“唇吻反青”作“唇吻反出色青者”。

[23]S202、P3287“肢”作“支”。

[24]漐习:汗出不止。漐,汗出貌。习,读若“袭”,相因;重复。P3287“漐”作“絷”。桂林本《平脉法第二》“漐”作“掣”。

[25]S202、P3287、《金匮玉函经》无“者”。

[26]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P3287“此为肝绝也”作“肝先绝也”。

[27]S202、P3287“环”作“还”,“黧”作“黎”。

[2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柔”作“大”。桂林本《平脉法第二》“柔”作“油”。

[29]S202、《金匮玉函经》无“者”。

[30]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P3287“此为脾绝也”作“脾先绝也”。

[3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溲便”作“大小便”。

[32]S202“溲便遗失”作“復便”。

[33]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言”作“语”。

[34]P3287“反”上有“皮”字,盖误书未去者。

[3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直”。

[36]S202、《金匮玉函经》无“者”。

[37]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P3287“此为肾绝也”作“肾先绝也”。

[38]S202“又未知何藏阴阳前绝”作“未知何岁前绝”,P3287作“又问未知何者藏阴阳於先绝,其状何如”。《金匮玉函经》“前”作“先”。《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藏”作“臓”,“绝”下有“也”字。

[39]S202无“若”。P3287“若”上有“荅曰”二字。

[40]P3287、《金匮玉函经》“前”作“先”。

[41]《金匮玉函经》无“者”。

[42]P328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其人”。

[43]S202“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作“阳气前绝,其死,必青”。P328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身色必青”作“必肉色青也”。《金匮玉函经》“身色必青”下有“肉必冷”。

[44]P328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阴气”上有“若”字。

[45]P3287、《金匮玉函经》“前”作“先”。

[46]S202、《金匮玉函经》无“者”。

[47]P3287无“其人”。

[48]S202“其人死,身色必赤”作“其死,必赤”。P328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身色必赤”作“必肉色赤”。

[49]S202“温”上有“为”字。P3287“温”作“暖”。

[50]S202“心下热也”作“心下温心下心热”,疑有误。

寸口脉浮大[1],而[2][3]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4]无血,大[5][6]为寒,寒气相搏[7],则[8]为肠鸣。医乃[9]不知,而反饮冷水[10],令汗大出,水得寒[11]气,冷必相搏[12],其人即䭇[13](音噎,下同)。

【校注】

[1]桂林本《平脉法第二》“浮大”作“浮而紧”。

[2]S202、《金匮玉函经》无“而”。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医”。

[4]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5]桂林本《平脉法第二》“大”作“紧”。

[6]《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7]S202“搏”作“薄”。

[8]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9]S202“乃”作“反”。

[10]S202无“冷”。《金匮玉函经》“饮冷水”作“饮之水”。

[11]S202“水得寒”作“水得於寒”。

[12]S202无“必”,“搏”作“薄”。

[13]:音噎yē,食不能下。《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桂林本《平脉法第二》“䭇”作“噎”。

趺阳脉浮,浮则[1]为虚,浮虚相搏[2],故令气[3][4]。言[5]胃气虚竭也[6]。脉[7]滑则为[8][9]。此为医咎[10],责虚取实,守空迫血[11]。脉浮,鼻中[12]燥者,必衄也[13]

【校注】

[1]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作“即”。

[2]S202“搏”作“薄”。

[3]S202“令气”作“气上”。

[4]《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桂林本《平脉法第二》“䭇”作“噎”。

[5]S202该字非作“言”,形似“曾”、“胃”,待考。《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言”作“而”。

[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也”。S202无“胃气虚竭也”句。

[7]S202无“脉”。

[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则为”作“即”。

[9]S202“滑则为哕”作“滑者其人即哕”。

[10]S202无“咎”,疑脱。

[1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三句。

[1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中”作“口”。

[13]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

诸脉浮数[1],当发热而洒淅[2]恶寒。若有痛处[3],饮食[4]如常者[5],畜[6]积有脓也[7]

【校注】

[1]S202“诸脉浮数”作“诸浮数脉”。《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浮数”下有“者”。

[2]S202“洒淅”作“洗淅”。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有痛处”,“若”字连下读。

[4]《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饮食”作“食饮”。

[5]S202无“者”。

[6]S202“畜”作“慉”,《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作“稸”,桂林本《平脉法第二》作“蓄”。

[7]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也”。

脉浮而迟,面热赤[1][2][3]惕者[4],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5]发热者,差迟[6],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7][8]

【校注】

[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赤”上有“如”字。

[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而”。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战”作“颤”。

[4]S202“面热赤而战惕者”作“其面热而赤戴阳”。

[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反”上有“而”。

[6]S202无“差迟”。

[7]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也”。

[8]S202此下有“脉虚而不吐下发汗,其面反有热,今色欲解,不能汗出,其身必痒”二十五字,《金匮玉函经》作“脉虚者,不可吐下发汗,其面反有热色,为欲解。不能汗出,其身必痒”二十六字。

寸口脉[1]阴阳[2]俱紧者[3],法当清邪中于上焦[4],浊邪中于下焦[5]。清邪中上[6],名曰[7][8][9];浊邪中下[10],名曰[11][12][13]。阴中于[14]邪,必内慄也[15]。表气微虚,里气[16][17]守,故使邪中于[18]阴也[19]。阳中于[20]邪,必[21]发热头痛[22],项强颈挛[23],腰[24]痛胫酸,所为[25]阳中雾露之气[26]。故曰清邪中上[27],浊邪中下[28]。阴气为慄[29],足膝逆冷[30],便溺[31]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32],内外不通[33]。上焦[34]怫(音佛。下同)郁[35],藏气相熏[36],口烂[37][38][39][40]。中焦[41]不治,胃气上冲[42],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43]卫不通,血凝不流。若[44][45]气前[46]通者[47],小便赤黄;与热相搏[48],因热作使,遊于经络,出入藏府[49];热气所过,则[50]为痈脓[51]。若[52]阴气前通者[53],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54](乙骨切)咽塞[55],寒厥相追,为热所拥[56],血凝自[57]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58][59]。下焦[60]不盍[61](一作阖),清便[62]下重[63],令[64]便数难,齐[65]筑湫[66][67],命将难全[68]

【校注】

[1]S202“寸口脉”下有“弦”字。

[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阴阳”上有“及”字。

[3]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者”。

[4]S202“法当清邪中于上焦”作“清邪中上”。《金匮玉函经》“中于上焦”作“中上”。

[5]S202“浊邪中于下焦”作“浊邪中下”。《金匮玉函经》“中于下焦”作“中下”。

[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桂林本《平脉法第一》“清邪中上”作“清邪中于上”。

[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曰”作“为”。

[8]S202“洁”作“浑”。

[9]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

[10]《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桂林本《平脉法第一》“浊邪中下”作“浊邪中于下”。

[1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曰”作“为”。

[12]S202“浑”作“紧”。

[13]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

[14]S202无“于”。

[15]S202“必内慄也”作“名曰栗”。《金匮玉函经》无“也”。

[16]S202“里气不守”作“里则不守”。

[17]《金匮玉函经》“不”作“失”。

[1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于”。

[19]S202“故使邪中于阴也”作“故使邪中阳”。

[20]S202无“于”。

[21]S202无“必”。

[22]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头痛”。

[23]《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颈挛”。

[24]S202“腰”作“要”。“要”、“腰”古今字。

[25]S202、《金匮玉函经》、桂林本《平脉法第一》“为”作“谓”。

[26]S202无“之气”。

[2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中上”作“中于上也”。

[2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浊邪中下”作“浊邪中于下”。

[29]S202“慄”作“栗”。

[30]S202“足膝逆冷”作“足逆而冷”。

[31]S202“便溺”作“狂热”。《金匮玉函经》“便溺”作“溲便”。

[3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溷”作“浑”,桂林本《平脉法第一》作“混”。

[3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不通”作“不和也”。

[34]《金匮玉函经》“上焦”上有“若”字。

[3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怫郁”作“茀郁”。

[36]S202“熏”作“动”。《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藏气相熏”作“臓气即相动”。

[3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口烂”上有“致”字。

[38]食:读若“蚀”,伤。《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食”作“蚀”。

[39]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桂林本《平脉法第一》“齗”作“断”,盖误。

[40]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

[41]《金匮玉函经》“中焦”上有“若”字。

[42]S202“胃气上冲”作“胃气上鼻”。

[43]《金匮玉函经》“荣”作“营”。

[44]S202、《金匮玉函经》无“若”。

[45]桂林本《平脉法第一》“卫”作“胃”。

[4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前”作“不”。

[47]《金匮玉函经》无“者”。

[48]S202“搏”作“薄”。

[4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藏府”作“臓腑”。

[50]《金匮玉函经》“则”作“即”。

[5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痈脓”下有“也”字。

[52]S202、《金匮玉函经》无“若”。

[53]S202、《金匮玉函经》无“者”。

[54]嗢(wà):声音滞塞。S202“嗢”作左“口”右“宴”,盖“咽”之俗,读yè。

[55]S202“咽塞”作“便白”。

[56]S202“拥”作“推”,盖误。

[57]S202“自”作“目”。

[58]S202“注”作“狂”。

[59]《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自“若阴气前通者”至“五液注下”数句。

[60]《金匮玉函经》“下焦”上有“若”字。

[61]S202“盍”作“濇”,《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作“和”,《金匮玉函经》、成本作“阖”。

[62]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便”作“溲”。

[6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下重”作“重下”。

[64]《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令”作“大”。

[65]《金匮玉函经》、成本“齐”作“脐”。“齐”、“脐”古今字。

[66]湫(jiǎo):狭窄;窘急。S202“湫”字右从“愁”。

[6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齐筑湫痛”作“脐腹疼痛”。

[6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命将难全”。

[1]阴阳俱紧者[2],口中气出[3],唇口干燥,踡[4]卧足冷[5],鼻中涕出[6],舌上胎[7]滑,勿妄治也[8]。到七日以[9][10],其人微发[11]热,手足温者[12],此为欲解[13];或到八日以[14][15],反[16]大发热者[17],此为难治[18]。设使[19]恶寒者[20],必欲呕[21][22];腹内[23]痛者,必欲利也[24]

【校注】

[1]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脉”作“寸口脉”。

[2]S202无“者”。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口中气出”作“以下焦气出”。

[4]S202“踡”作“捲”。

[5]S202“冷”上有“恒”字。

[6]S202“出”下有“者”字。

[7]《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胎”作“苔”。

[8]S202无“也”。

[9]《金匮玉函经》、成本“以”作“已”。

[10]S202“以来”作“上”。《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到七日以来”作“伤寒七日已上”。

[11]S202无“发”。

[12]S202“手足温者”作“足温”。《金匮玉函经》无“者”。

[1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解”下有“也”。

[14]成本“以”作“已”。

[15]S202“八日以上”作“七八日上”。《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或到八日以上”作“伤寒八日已上”。

[16]《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反”。

[17]S202“反大发热者”作“反发热”。《金匮玉函经》无“者”。

[1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难治”下有“也”。

[19]《金匮玉函经》无“使”。

[20]S202无“者”。

[21]S202“呕”作“欧”。

[22]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

[23]S20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内”作“中”,不避隋杨坚之父兼讳。《金匮玉函经》无“内”。

[24]S202“必欲利也”作“利”。

[1]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2]不解;紧去(入)[人][3]安,此为欲解。若[4]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5],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校注】

[1]S202无“脉”。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脉”作“寸口脉”。

[2]S202“独”作“续”。

[3]《医宗金鉴》:“‘入’字当是‘人’字。‘人安’,谓不吐利也。必是传写之讹。”S202、《金匮玉函经》、桂林本《平脉法第一》“入”作“人”。作“人”义长。据改。

[4]S202无“若”。

[5]《医宗金鉴》:“‘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二句与上下文义不属,当是衍文。”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1],烦[2][3]口禁[4]不能言,其人躁扰者[5],必欲解[6][7]。若[8]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9]内际黄者[10],此欲解也[11][12]

【校注】

[1]《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手足三部脉皆至大”作“三部脉皆大”。

[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烦”作“心烦”。

[3]S202、《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而”。

[4]《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成本“禁”作“噤”。

[5]S202、《金匮玉函经》无“者”。

[6]S202“必欲解”作“此为解”,《金匮玉函经》、《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作“此为欲解”。

[7]S202、《金匮玉函经》无“也”。

[8]S202无“若”。

[9]脸:眼睑。《玄应音义》卷四“动脸”:“脸,眼外皮也。”S202、《金匮玉函经》“脸”作“睑”。

[10]S202“脸内际黄者”作“睑除”。《金匮玉函经》无“者”。

[11]S202“此欲解也”作“此为欲解”,《金匮玉函经》作“亦为欲解”,成本作“此为欲解也”。

[12]《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无自“脉和,其人大烦”至“此欲解也”数句。

[1]浮而数,浮[2]为风,数[3]为虚[4]。风[5]为热[6],虚为寒[7]。风虚[8]相搏[9],则洒淅[10]恶寒[11][12][13]

【校注】

[1]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脉”作“寸口脉”。

[2]S202、《金匮玉函经》“浮”下有“即”字。

[3]S202、《金匮玉函经》“数”下有“即”字。

[4]桂林本《平脉法第一》“虚”作“热”。

[5]S202、《金匮玉函经》“风”下有“即”字。

[6]《金匮玉函经》“为热”作“发热”。桂林本《平脉法第一》“热”作“虚”。

[7]S202“虚为寒”作“数即恶寒”,《金匮玉函经》作“虚即恶寒”。《医宗金鉴》:“‘风为热虚为寒’二句当是衍文。”

[8]《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风虚”作“寒风”,疑误。

[9]S202“风虚相搏”作“虚风相薄”。

[10]S202“洒淅”作“洗”。“”乃“淅”之俗省。

[11]《金匮玉函经》“恶寒”下有“而发热”三字。

[12]S202无“也”。

[13]S202此下有“趺阳脉浮而微,浮则为虚,微即汗出”十四字,《金匮玉函经》作“趺阳脉浮而微,浮即为虚,微即汗出”。

脉浮而滑,浮[1]为阳,滑[2]为实,阳实[3]相搏[4],其脉数疾,卫气[5]失度[6]

【校注】

[1]S202“浮”下有“则”字。《金匮玉函经》“浮”下有“即”字。

[2]S202“滑”下有“则”字。《金匮玉函经》“滑”下有“即”字。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阳实”作“浮滑”。

[4]S202“搏”作“薄”。

[5]《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卫气”上有“此”。

[6]S202“卫气失度”下有“发热汗出”四字。

浮滑之脉数疾[1],发热汗出者[2],此为不治[3]

【校注】

[1]S202“数疾”上有“其脉”二字。

[2]S202“发热汗出者”作“热汗出”。

[3]《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此为不治”作“此不可治也”。

伤寒[1],咳逆上气[2],其脉散者[3],死[4],谓[5][6]形损故也[7]

【校注】

[1]桂林本《平脉法第二》“伤寒”上有“师曰”。

[2]S202无“伤寒咳逆上气”句。《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咳逆上气”作“咳而上气”。

[3]S202“其脉散者”作“脉散”。

[4]S202无“死”。

[5]桂林本《平脉法第二》“谓”作“为”。

[6]《脉经》7.18.31“其”作“其人”。

[7]S202“谓其形损故也”作“其人形损伤”,“伤”下之句夺去。《金匮玉函经》此条作“脉散,其人形损,伤寒而咳上气者,死”。《太平圣惠方》卷第八《辩伤寒脉候》“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作“其人形损脉散者,死”。《太平圣惠方》卷第八《伤寒热病不可治形候》“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作“伤寒咳而上气,其脉散者,不可治”。《脉经》4.7.39作“上气,脉数者,死,谓其形损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