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运六气解读人体生命
- 田合禄
- 2388字
- 2024-10-29 23:34:03
自序
人体生命由父母遗传先天形体生命和天地遗传后天无形生命组成,而且是后天无形生命滋养着先天形体生命,所以人体生命活动之本在于天地之气。《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由天地之气生成,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人体“生气通天”,并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生五,其气三……此寿命之本也”。“其生五”指五运,“其气三”指三阴三阳六气,即五运六气理论,由此可知,五运六气是人体生命之本。
医生工作的对象是人,要“以人为本”,人是一个生命体。中医研究的是生命体,不是尸体,西医先从尸体研究,所以中医首先要了解人体的生命原点在哪里,即人体生命的生理基础,之后才能治病救人。那么人体的生命原点在哪里呢?在心肺脾三本。
人体三本是心、肺、脾。先天之本是心,不是肾;后天之本是肺和脾,不只是脾,而且肺比脾更重要(请参考2012年11月15日中国中医药报文章《从发生学论人之三本及治病二统》)。
肺为五脏之天而吸入天之五气,孰有大于天者哉!脾为地,为百骸之母而食入地之五味,孰有大于地者哉!心为天地人间一君主,天之骄子,总统人体一身之血脉循环而滋养全身,孰有大于此君主哉!
胎儿期只有血液单循环,没有心肺小循环,不与外界接触。胎儿依靠母亲的血液供给生命的营养物质,从脐静脉进入心脏,然后输送到全身,从胚胎发育生长成为胎儿,还有什么比这个血液供给更重要的呢?!从生理来说,胎儿的成长及生命决定于母血的供养,所以在胎儿期,首先是心血液循环系统供给全身营养,心脏在起主导作用,是胎儿先天之本。
婴儿出生断脐后,从首次自主呼吸(或啼哭)开始,即由血液单循环变为双循环,开始接触外界,从外界吸收营养,启动了肺功能和脾胃肠膀胱三焦土类功能。
那么天地这个父母给我们人体什么营养呢?有天之“五气”和地之“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天之“五气”,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寒暑燥湿风”;地之“五味”,则与五方五季有关。婴儿出生后,打开肺呼吸,启动血液小循环,或称肺循环,肺吸入五气,五味进入脾土(包括脾、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气味合和而生神。据此可知,从婴儿到成人,五脏之本在肺天和脾地。所以从生理来说,人有三本:心、肺、脾也。
心肺脾三本,心为先天之本,主父母遗传的有形生命体,肺脾为后天之本,主自然遗传的无形生命体,《内经》称此为“形、气、神”。“形” 指父母遗传的有形生命体,“气、神”指自然遗传的无形生命体,二者合一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生命体。
心、肺、脾天人合一的三本太重要了,它们主宰着人的生、老、壮、死,以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用药等各个方面。
第一,胎儿没有心供血液活不了,出生后没有肺吸入五气也活不了,所谓人活一口气也。
第二,从生理来说,后天自然遗传给我们的五气和五味营养着先天父母遗传给我们的有形形体。
第三,就病理来说,心为君主,《内经》云: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又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第四,就诊断来说,一是心肺诊断,“五气入鼻,藏于心肺”,所以《素问·五脏别论》云:“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二是脾胃诊断,脐腹是脾胃的诊断部位,李东垣《脾胃论》云:“夫胃病其脉缓,脾病其脉迟,且其人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脾胃病,则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有是者乃脾胃虚,无是则非也。”“《难经》云:脾病‘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动气筑筑然坚牢,如有积而硬,若似痛也,甚则亦大痛,有是则脾虚病也,无则非也。更有一辨: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亏弱也。”《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脉诊,有病诊肺经寸口脉,脾胃有病诊胃经人迎脉和趺阳脉,《伤寒论》平脉法和辨脉法论“寸口脉”和“趺阳脉”最详。
第五,就治疗来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天之邪气有“五气”,水谷之邪有“五味”。心肺小循环这二本通于外界天地,肺主阳明,心主太阳,所以《伤寒论》有太阳阳明合病并病之论,通论外感病,病及脾胃肠膀胱三焦土类,而得“脾约”“胃家实”。人体与外界相通者有二:一是皮肤,有主皮毛的肺系统和阳气卫外的心系统,即太阳阳明系统,司天五气,统称为表部,与外界联系,皮肤吸收阳光和大自然中的大气及各种能量、排泄废物。二是消化管道(包括咽喉、食道、脾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司地五味,统称为里部,与从外界进入的水谷联系,即消化道吸收水谷的营养、排泄废物。在表部谓“病发于阳”,在里部谓“病发于阴”。从《伤寒论》病理来说,“病发于阳”的太阳阳明病在横膈膜以上胸部主表的心肺二本系统,“病发于阴”的太阴少阳病在横膈膜以下腹部主里的脾本系统(包括脾、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这就是《伤寒论》的治病二统:一统是“病发于阳”,一统是“病发于阴”。至此我们可以知道,《伤寒论》治病有二统。
《伤寒论》治外感,《脾胃论》治内伤,大要不出心、肺、脾三本。
第六,《内经》用药全在于“五气”和“五味”,用药不明气、味,动手便错。
第七,养生用三本。心肺二本合为膻中中丹田,肺脾二本合为下丹田脐部黄庭。
综观以上所述,可知心、肺、脾三本的重要性了,可总结为:
父母遗传我肉体,
天地遗传身无形,
造成三本心肺脾,
五气五味慎养生。
肺天脾地直通天地之气,本源于五运六气,所以五运六气才是人体生命之本。
滑县田堤口 田合禄
2017年立春于北京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