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完结篇

刘邦预感大限将至,积极安排后事,守卫汉家天下。

对外,他在原有异姓诸侯王的土地分封刘氏宗族为诸侯王,史称同姓九王。

在刘邦眼里,异姓诸侯王靠不住,那就封同宗。尤其是他的儿子们,继承他开创的基业。这片大地,都是刘姓掌控,大汉江山,来自外部的威胁解决。

对内,开始托孤。

吕后找来一位医者,为病重的刘邦看病。

刘邦问:他的病情怎么样。

医者告诉他:可以治好。

刘邦的身体,自己岂能不知,见医者欺君,大怒:我一个平民,手提三尺之剑,最终取得天下,这不是由于天命?

人的命运决定于上天,纵然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

按道理说,君王发怒,祸及他人。然,刘邦发怒,只骂了几句,做出了一个反常举动。

我的病治不好,不是你的错,不治了。又赏赐医者五十斤黄金,让他离开。

吕后从医者哪里得知,刘邦身体每况愈下,活不了多久。

表面上,吕后是来问候,实则是来了解情况。对于吕后而言,他不关心刘邦,却关心刘邦的汉家天下。

简单问候之后,吕后开始问他身后事: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死了,谁来接替他做相国。

刘邦不喜欢吕后,但,欣赏她的能力。吕后的政治手腕,刘邦是见识过。刘邦的天下,交给她,汉家天下无忧。

吕后会为了儿子刘盈,会用尽一生守护。

刘盈也不敢瞎折腾,汉家天下将会一直传下去。

秦始皇的梦想,也是他的梦想。刘姓汉家天下,要一直传下去。

刘邦自知时日无多,也要开始托孤。

吕后有能力,也难以驾驭功臣。刘邦告诉她,萧何死后,曹参可以为相。

吕后认真听,追问:曹参之后,谁可以为相。

刘邦说出了一个人名:王陵。

刘邦话音刚落,觉得王陵有个缺点:迂愚刚直(说话太直,会得罪人,也会让君王难堪)。

根据王陵的缺点,他又提了一个人名:陈平。

可,刘邦还不放心,认为陈平智慧有余,难以独自担当重任。

刘邦又说了一个人名:周勃。

他对周勃有个评价:深沉厚道,缺少文才。安定刘氏天下者,勃也。

然后,给了周勃一个官职:太尉。

在刘邦眼中,萧何、曹参是完美的人,能文能武。王陵是次要人选,就是说话太直,不懂言语艺术。陈平会说话,擅长阴谋,上不了台面,只能辅佐。

王陵主政,陈平辅政,周勃负责军事,这样的安排,就能保证天下无忧。他也相信,吕后会按照他说的那样做。

吕后再问:他们三人之后。

刘邦来了一个有意思的回答:再以后的事,也就不是你所能知道。

吕后死了,他的儿子们就长大了。

刘邦也相信,他的儿子,会替他守住江山社稷。对于年幼的儿子们,刘邦也不担心。汉初大批封侯和能臣,会帮他儿子守住疆域。

周勃在燕、傅宽在代、曹参在齐、周昌在赵、灌婴在荥阳、张仓在淮南。

交代完后事,刘邦还要做一件事:限制吕氏的发展。

刘邦成为皇帝后,虽多次公开言论,如意像我,想要废掉刘盈。不仅遭到朝臣的反对,更遭到吕氏的反对。一旦,刘盈被废。刘家和吕家,势必会分家。

大汉也将会分裂。刘邦想废太子,只是想想,没有半点实际行动。

及至,韩王信叛乱,吕泽为国事战死。刘吕两家,才发生了微末的变化。刘邦才敢多次公开场合,扬言更换太子。

无论朝臣如何劝阻,刘邦拒不采纳。当商山四皓出场,刘邦才意识到吕氏的强大。没有吕泽,吕氏依旧可以与刘邦分庭抗礼。

哪怕,刘如意被刘邦强行扶上帝位,吕氏不会善罢甘休,将会引发一场宫廷内乱。刘邦看清大势已去,放弃了更立太子的想法。悲伤至极,唱了一首楚歌(鸿鹄)。

汉初功臣列表中,有三个人定天下,他们分别是夏侯婴、张良、陈平。

张良用阳谋、陈平用阴谋,只是献策。

夏侯婴是跟随刘邦,征战四方。

唯有吕泽,是靠打出来的军功。太史公为了避讳,也给出一个最高评价:佐高祖定天下。

可惜,太史公不仅没有为吕泽留下太多的文字记载。连吕泽部将,也没有记载。吕泽的事迹,也成为千古之谜。

刘邦也意识到吕氏的力量,刘盈在,汉家天下,不会改姓。刘盈若不在,汉家天下,就可能会姓吕。

为了限制吕氏,也为了限制吕后挟持刘盈,壮大吕氏的力量。刘邦也想了一个办法,这就是流传下来的一个典故:白马会盟。

盟约只有一条核心:非刘氏而王,天下共诛之。

只有姓刘氏宗族才能为王,其他人不能称王。不姓刘,称王天下诛之。岂能有人若敢僭越,称帝。

对内、对外,都安排好了。

刘邦也完成了他的任务。

三年反秦,五年灭楚,七年平定异姓诸侯王,大封同宗为王。刘邦建立汉家天下,守住了汉家天下。

刘邦死了,离开了这个他眷恋的世界。同时,也标志着草根皇帝汉高祖刘邦的事迹,也告一段落。

刘邦已经成为过去,刘盈是大汉的未来。

吕后要告诉天下人,她不仅是大汉开国第一位皇后,也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她要俯视这个危机重重刚建立的大汉王朝。

她虽然是女儿身,但,其志不弱男儿。她不仅为刘邦生儿育女,还能治理天下。

大汉,我来守护你。

长安,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