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繁殖能力低
人们都知道,可爱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但是大熊猫繁殖困难,面临灭绝的危险。
从1937年至今,我国出口的大熊猫已有39只,存活到现在的只有14只。怎样提升大熊猫的繁殖能力,这一直困扰着人们。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只有日本的“兰兰”怀过一次孕,墨西哥的“迎迎”产过一次崽。这是什么原因呢?
美国华盛顿动物园主任里德博士认为,由于大熊猫的生殖器官发育得不健全,因此不能顺利地进行交配。生殖器官的先天性缺陷,可能是导致大熊猫濒临灭种的主要原因。还有人发现,雄性大熊猫不发情或很少发情,这也可能是导致它们繁殖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大熊猫的食物习性
除此之外,大熊猫奇特的食物习性也令人不解。它们吃东西很挑剔,只吃很少的几种竹子,并且不吃老竹,不吃开花结籽的竹,只吃竹子的中段,竹笋只吃笋肉,但若被其他动物碰过,它们绝对不吃。可有时也吃草、树皮、朽木、沙土、石块、铁、山羊肉、野兽尸体等。
它们的活动范围又很小,只局限在海拔3000米左右。如果大熊猫生活范围内的竹子枯死,它们宁肯饿死,也不到别的地方去觅食,这实在让人费解。
大熊猫的人工饲养
1963年9月14日,第一只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在北京动物园诞生。那时,何光昕作为北京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值了两个月的夜班。
他回忆说,那时环境要绝对安静,除个别投食的饲养员,任何人不得接近大熊猫母子。真是比伺候“万岁爷”还小心百倍。
但是,大熊猫毕竟与黑熊和小熊猫不一样,它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不弄清楚熊猫妈妈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律,就无法提高幼仔成活率。他大胆接近熊猫妈妈,把丢弃的幼仔拾去人工喂养,又引发不少难题:
例如,育幼箱需要保持多高的温度,给它们喂什么奶?工作人员沿用人工哺育老虎、狮子幼仔的经验,因陋就简,钉个木箱,在木箱里安上个灯泡,保持3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结果幼仔冷得不行,两三天就被冻死了。
拓展阅读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国有关部门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在秦岭山区,除黑白色大熊猫外,还发现过棕色、白色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