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高血压

人体的血压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压会受到饮食、起居、脑力活动、体力活动及情绪等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这种波动是有一定范围的,是血压为适应生理需要而进行自我调节的结果,属于正常反应。若血压高出正常范围,即可成为高血压。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的统一标准,若成人不同时间的3次血压测量值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住,则诊断为高血压。大多数患者,高血压的病因不清楚,而另外不足5%的患者,血压升高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一个人若患上高血压,他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将增加210%。如果对高血压不进行有效控制,将会给病人带来很多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性心脏病、中风,可引发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甚至可以危及生命,这不仅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身体上的痛苦,而且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高血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它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高血压人群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在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中,由高血压引发的患病率最高。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流行最广泛的心血管疾病,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据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已成为人类第一致死原因。

据调查显示,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严重。目前,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35岁以上人口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均各占1/3,而高血压患者只有一半人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而这一半的人中还只有不足1/3的人在服药。经过治疗的患者中仅有不到8%的人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有研究表明: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稳定的治疗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75%的高血压及并发症得到预防和控制。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识,增强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因此,普及高血压知识,加强高血压的监测和预防,任重而道远。有些人会认为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应该关心的问题。其实高血压并不只是老年病,儿童发生高血压的情况并非罕见。尤其是那些小胖墩,应当特别重视。

儿童患继发性高血压病较多见,若能早期查明原因是可以治愈的。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不会得高血压,没有加以重视,结果造成疾病缓慢发展,待发现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另外,原发性高血压也可以从儿童时期就发病。家庭成员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儿童,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机会多。如果能从儿童期就开始注意防治高血压,到成年期发病即可减少,高血压的后果也可减轻。

家长应注意合理地调节孩子的饮食,不要过多摄入脂肪和糖,避免肥胖,少吃盐,防患于未然。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包括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两种。有些病人可以通过减轻体重、加强体育锻炼等非药物方法控制血压。那么,什么人必须靠药物来帮忙呢?一般认为,凡是舒张压在100毫米汞柱以上者应用药物治疗。

未成年人轻型高血压患者在经过非药物治疗后,如果在4周内多次测量血压,仍然发现其舒张压继续升高或持续在100毫米汞柱以上者,就应该开始用降压药。如果舒张压在90~94毫米汞柱之间,但是伴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人应该应用药物治疗。另外,对单纯收缩压升高至约180毫米汞柱的病人,同样需要降压药物的治疗。

治疗高血压并不能以简单的降压数值为最终目的,重要的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提高生活质量。经过长期观察与研究,当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才最低。年轻的、轻度的患者以血压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以下为宜,老年患者以140/90毫米汞柱为宜。单纯收缩压升高者也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还应该控制得更低一些,血压低于130/85毫米汞柱。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125~130/75~8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发展。

由于高血压常无症状,特别是中年人,即使已发展成为重度高血压,也常自我感觉良好。因而凭症状服药,极易延误治疗。除了少数早期发现、病情很轻、又能遵照科学方式生活的人以外,绝大多数的高血压病人都必须终生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