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稻

农业新空——作物种植

我国农作物的种植,始于新石器时期,当时已有粟、黍、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麻、苎、葛等纤维作物等。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终于形成了粮食以稻麦为主,纤维以麻为主,油料以大豆等为主,蔬菜以多品种为主的古代本土农作物种植布局,这是我们今日作物布局的历史依据。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我国先民创造了丰富的栽培技术,推动了古代农业的发展。同时,南北方自古就已分别形成了以“种稻饭稻”和“种粟饭粟”的农耕饮食文化。

稻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亚洲稻的原产地之一,其驯化和栽培的历史,至少已有七千年。

古代在稻的栽培技术方面也有很多经验,如火耕水耨、轮作和套种等。此外,先民对稻资源的利用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流传着许多关于稻作文明的民间传说故事。比如,水稻的品种开始的时候是像柚子那么大的,水涨以后,把它淹没之后。稻神山阿婆那里把水稻种子拿回来,经过改良,种子才变得小颗,才是现在这个样子。

还有一种说法是,水稻一年割了好几次,人们太辛苦了,所以稻神就把它变成了只是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一熟。

这样的神话和传说故事,说明这里保留着远古的信息,都指向了稻作文明的发源。

水稻是我国的本土农作物。我国已发掘的新石器时期稻作遗存,分布广泛。其中最早的是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掘的水稻遗存,属新石器时期早期文化,具体年代尚未确定。

其后是浙江罗家角的稻作遗存,距今已有7000多年,籼稻和粳稻并存。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炭化稻谷和农作工具,尤为引人注目。它们都是世界是最早的稻谷遗存之一。

黄河流域也发现了不少距今已有四五千年新石器时期的水稻遗存,如河南渑池仰韶文化遗址、河南淅川黄楝树村和山东栖霞杨家园遗址,充分说明黄河流域稻作栽培的历史也很悠久。

从史籍记载上看,稻字,最初见于金文。《诗经》中涉及稻的诗句不少,如“十月获稻”、“浸彼稻田”等,说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商周时期,已经有不少稻的明确记载。

战国时的《礼记·内则》中有“陆稻”,《管子·地员》中亦有“陵稻”,二者都是旱稻。《礼记·月令》和《氾胜之书》中还有“秫稻”的名称,是糯稻。

野生稻在我国境内也有广泛分布,这在很早以前的古籍中就有记载。战国时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南方的野生稻。

后来查明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其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区都有分布。

夏商至秦汉在新石器时期,稻在南北均有种植,主要产区在南方。自夏商至秦汉期间,除南方种植得更为普遍外,在北方也有一定的发展。并且,当时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地区在内已有双季稻出现。

三国至隋唐期间,北方种稻继续发展。唐代时在黄河流域不少地方都种稻,同时在西北及东北地区也有初步发展。在西部的广大地区种稻也有相当规模。南方也有较多的发展。

宋元至明清时期,稻在南北方均有发展。宋太宗曾命何承矩为制置河北沿边屯田使,在今河北的雄、莫、霸等州筑堤堰工程、引水种稻。在今高阳以东至海长的大范围内全辟为稻田,后又扩大到河北南部和河南南阳等地区。

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在包括后来的陕西省、河南省部分地区在内的“汉沔淮颍上率多创开荒地”,且“所撒稻种”之“所收常倍于熟田”。

《农桑辑要》还强调指出只要“涂泥所在”之处,“稻即可种”,而“不必拘以荆扬”等地。

明清时期,在北方也开辟不少稻田,清代还在应变畿地区设京东、京西等四局,大量辟田种稻,并在西北及山西等地扩大稻区。清代时新疆西藏也发展种稻。东北地区在清代也有发展。

在南方,宋代时广西、海南岛多种稻,明清时在鄂、湘、赣、皖、苏、浙分布有双季连作稻。在浙、赣、湘、闽、川等地分布有双季间作稻,两广则多双季混作稻。在广东广西南部的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三季稻。明清时期水稻栽培几乎已遍及全国各地。

古代在稻的栽培技术方面也有很多经验,最突出的有火耕水耨、轮作和套种、育秧技术、施肥技术、灌溉和烤田。

火耕水耨是古代一种耕种方法,即烧去杂草,灌水种稻。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江南火耕水耨,烧草后下水种稻。

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也。

这里概括了火耕水耨的基本方法。

在稻田轮作方面,有我国至迟在9世纪以前已出现了稻麦轮作,宋代更为迅速发展。据记载,宋太宗时曾在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等地推广种麦,促进了稻麦二熟制的发展。

南宋时因北方人大量南迁,需麦量激增。政府以稻田种麦不收租的政策,鼓励种麦,故稻麦轮作更为普遍。

明清时期发展更快,如稻后种豆,收豆种麦、双季稻后种麦或豆或蔬菜、双季稻后种甘薯或萝卜、双季甘薯后种稻等三熟轮作制已相继出现。有些三熟制形式还由两广福建逐渐向长江流域推进。

明代《农政全书》记载,上海等地出现了稻棉轮作制。清代《齐民四术》、《三农纪》、《致富纪实》及不少地方志中记载了在稻田套种泥黄豆的经验。

水稻育秧移栽技术,始见于汉代文献。《四民月令》五月条说:“是月也,可别稻及蓝,尽至后二十日止”。“别稻”就是移栽,“至”就是夏至。

宋代陈旉《农书》十分重视培育壮秧,强调只有掌握好播种适时、选地得宜、施肥合理、管理精细、防止灾害这几个关键,就能育出好秧。

明代《沈氏农书》强调“不妨少疏,欲其粗壮”。这是用稀播方法培育壮秧的最早记载。该书主张用轻烤秧田的措施使秧苗老健。说明干旱年份不能多施肥,以免因栽插迟而秧苗徒长不适用。

关于水稻施肥技术,古代基肥称为“垫底”,追肥叫做“接力”。明清时期对基肥和追肥的关系已有深刻的认识,重施基肥使苗易长,多分蘖,并能抗涝抗旱,积累了单季晚稻很好的施肥经验。

清代《丰裕庄本书》也认为施追肥时“要看苗色肥瘦如何,临时酌量”。

总之,在单晚稻的施肥方面,注意在深耕的基础上重施基肥,并根据稻苗的长势和苗色巧施穗肥。这种看苗施肥的方法一直流传至今。

对于水稻的灌溉,《氾胜之书》指出用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位置的方法以调节稻田水温。

明代《农政全书》和清代福建《屏南县志》等也介绍了用泉水灌田时,要通过延长进水道或先将泉水放入贮水处,经日晒增温后再放入稻田。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

烤田是古代非常重视的问题,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指出“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明代《菽园杂记》和清代《梭山农谱》等还指出冷水田要进行重烤。重烤冷水田,可促进稻苗生育,这是历史上的普遍经验。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到了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收载了16个省的水稻品种3400多个。后来保存有水稻品种资源约30000多份,它们是长期以来人们种植、选择的结果。

其中有适于酿酒的糯稻品种,特殊香味的香稻品种,特殊营养价值的紫糯和黑糯,特别适宜煮粥的品种,适于深水栽培不怕水淹的品种,茎秆强硬不会倒伏的品种,特别适于盐碱地种植的品种,适于山区种植且多芒不怕野猪的品种等。

糯米在古代作为主食、酿酒、制作糕点以外,还是重要的建筑原料,古人用糯米和石灰等筑城墙、筑坟。

此外,历代一些本草书中,还常据糯、粳、籼的食性寒热不同,以之入药,治疗某些疾病或调理脾胃性能。

[阅读链接]

“稻神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传统习俗,传承了几千年。

整个活动分为求雨、祭农具、招稻魂、驱田鬼、请稻神、稻神巡游6个内容。

稻神巡游赐福于民活动,是稻神祭一个重要的活动内容,也是民众最为期盼的一种祈福仪式。为求得稻神的赐福,在巡游当中,各家各户都在自家门前焚香点炮,恭迎稻神到来,场面热烈非凡。

稻神祭是古代先民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创造出来的稻作文化,是壮族先民勤劳与智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