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历史的盖棺定论还是历史的虚无主义

上期我们说到智家家主找韩家家主要土地人口,韩家家主本不想割让土地人口,于是找到手下商议,韩家的管家建议先割让土地,如果不割让土地,智家必然发难,到时咱们的损失将会更大,而如果割让了土地,必会助长智家的嚣张气焰,使其野心膨胀,贪欲日盛,肯定还会去找其他家族的麻烦,到时我们就可以伺机而动。

这时我心中感慨,果然咬人的狗不叫,狂吠的狗不咬,明面上的敌人并不可怕,懂得蛰伏的敌人才可怕,因为你不知道他何时就会奋起给你致命一击,犹如一条躲在幽暗处的毒蛇。

韩家家主听取了管家的建议,于是割让了一万户的城邑土地给智家。

智家家主在收到了韩家割让的土地后,果然没有让韩家失望,智家家主接着就去找魏家要地了,相同的剧情再来一遍,魏家家主也不想割让土地,同样魏家的总管也建议魏家家主先割让土地,并引用《周书》的内容,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这让我想到了道德经上的一些话,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我还想到为啥主意都是手下人想出来的,这些当领导的都是笨蛋吗?显然不是,毕竟最后拿主意做决定的是领导,如果做领导的不知道这么做的结果或者后果,当领导的是不会同意你这么去做的,这可能就是当领导的智慧吧!要给手下人表现的机会,才能从中发现人才吧!

写到这里,让我想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什么都亲力亲为,当领导的把什么事都做了,又怎么培养人才,天生的人才很少,更多的的人才需要事上磨练。事上练,好像是王阳明说过的话。孔明一时隆中对,一世隆中对。孔明用了很短的时间制定了隆中对的战略,却用了一辈子执行隆中对的具体事务,把培养人才的事忘记了,导致蜀汉青黄不接。

当然了,历史是有局限性的,史书更是片面的,因为我们有上帝视角,知道了每一个人的结局,于是我们以终为始,颠倒因果,以他们最终的结局来刻画他们的面孔,凡是时代倡议的,我们便尽情的美化,凡是时代不提倡的,我们便大肆的贬低和丑化。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说清楚的。

前有智家的人引经据典劝智家家主,智家家主不听,后有魏家的人引经据典劝魏家家主,魏家家主听了。会不会给人一种智家家主不贤明,不听取他人谏言,而魏家家主就显得很贤明,很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没有办法,只凭听与不听无法评判一个人的是非功过,我们只能以结果来评判一个人的是非功过。

可如果我们只以结果为评判标准,那我们就会冤枉好多好人,成王败寇,有些人会为了所谓的成功而去做丧尽良心的事,于是,历史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不以结果为评判标准,还真没有比以结果为评判标准更好的评判标准了。也可以这么说,以结果为评判标准不是最好的标准,却是最佳的标准,因为没有比以结果为评判标准更好的评判方法了。

做人可以不以结果为导向,可以活在当下,但史书不行,因为史书是记录过去,需盖棺定论,不然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读史书我们不能只读表面记载的文字,还要深挖其中蕴藏的智慧。

智家家主无疑是个失败者,假如智家家主成功了,无疑智家家主是一个智慧超群、拥有主见、英明无比的一代雄主,可惜历史没有假如,人生也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有的只是从现在开始,从此时此刻开始的机会。

我还在想,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写给皇帝的书,这其中有没有夹杂着个人的私心与个人的政治抱负呢?毕竟人无完人,是人就有缺点,也许司马光并无私心,只是无法面面俱到。中国人很喜欢引经据典,没办法,谁让我们家学渊博呢!别的国家倒是想引经据典,他也得有经典呀!

话又说回来,引经据典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多才吗?那肯定是了,但不完全是。引经据典可以借别人的嘴,说自己的话,办自己的事。尤其在自己人微言轻的时候,引经据典可以增加自己说话的份量,还可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增加可信度。假如说错了,还可以甩锅给古圣先贤,就算错,也是古人错了,我何错之有。如果说对了,不仅为古圣先贤增光添彩,自己还可以得到好处。

尤其是中国话,同样的一句话却蕴含着相反的两个意思,让人可以灵活运用。没钱打车,以前,没钱打车,现在,没钱打车。同样的没钱打车,一种解释是我没钱打不起车,一种解释是我没钱只能打车,到底打不起车还是只能打车,就看你怎么解释,尤其是文言文,言简意赅,没有判断的助词,就连断句都有疑问,赋予我们灵活性的同时,也赋予了争议,还是那句话,你的优点也是你的缺点,你的缺点也是你的优点。

虽然汉语很容易会错意,但我们在现实中会错意的时候还是少见的,除非故意让会错意,或者不良人故意玩文字游戏,不然会错意还是很少见的。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起,生活在一个时代,有着相同的习惯和使用规范,随着时代变迁,有些词语的使用就可能发生变化或不再使用。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说,资治通鉴里,司马光又是引经又是据典,其实就是想借古人的嘴说自己想说的话,但这并不影响资治通鉴仍是经典之作,不可多得的史书典籍。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引经据典用历史劝皇帝做明君,一定要多听取臣子的谏言,你看,韩家家主和魏家家主就听劝,最后就能取得好的结果。智家老家主不听劝就罢了,新家主还是不听劝,你看最后招来杀身之祸了吧!

其实吧!我挺欣赏智家家主的,因为我也是一根筋,不听劝,重要的话说三遍,你的优点就是你的缺点,你的缺点恰恰是你的优点,就看你怎么看待它,怎么对待你的优缺点。成王败寇,成功了,你的缺点就是你的优点;失败了,你的优点恰恰是你的缺点。而不是你有了某些优点你就会成功,你有了某些缺点你就失败,顺序一定不要颠倒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真的得看命。

同时,我也相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各自的任务而来的。就像王勃,年纪轻轻就可以写出《滕王阁序》,留下千古名篇,任务完成了,他便消失了。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这期到这里就结束了,下期再见...

再见明明是分别,可能再也不见,却期盼着再次相见,这得是多深情多伟大的民族才能创造出来的文字与语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