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 费孝通
- 1738字
- 2021-05-21 15:09:14
以商带工
比较是科学认识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行前,我脑子里带着的是一套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到了温州,就试图去寻求两地的异同,从而在具体的比较中去认识这一地区的发展特色。
从相同方面而言,首先是江、浙两省都具有人多地少的特点。浙江全省面积10万余平方公里,与江苏大致相仿;人口是4000万,比江苏少了2000多万。可是两省的地形特点差别很大,浙江是“七山一水二分田”,也就是说可耕田面积远少于江苏,因此,浙江的人均耕田比江苏更少,只有六分八厘。就温州来说还要少,人均不到半亩田。其次,在三中全会之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的三四年间,温州地区的农村经济如同苏南一样,也有令人惊异的高速发展。1978年温州市农村的人均收入仅55元,1980年为165元,1985年达417元。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同样发生了革命性的翻转,1978年温州总产值中,种植业占64%,工业与其他各业加在一起只占36%,而1985年的25.3亿元总产值中,种植业占25%,工业产值猛增到16.5亿元,占了65%,其他各业占10%。
同是人多地少,也同样是由贫变富,为什么人们对苏南肯定的较多,而对温州的看法却有较大的分歧呢?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去探求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汽车刚驶进金华以南地区,只见公路两旁不时出现一块块木牌,上书“货运温州”“货运山东”等字样,这是我在江苏未曾见过的新鲜事。运出运进的货物都是什么呢?来往运输的数量怎么会那么多?货又到底怎么运的?哪些人在运?我的这些疑虑直到走访了温州的桥头镇才得以释然。
桥头镇坐落在瓯江北侧的山峦之中,偏离杭温公路3.5公里,属永嘉县桥头区管辖。该区共有5000多户人家,近25000人,人均耕田0.28亩,如果只从事农业,全区8000名劳力就会有70%至80%的剩余。据介绍,历史上桥头人解决人多地少的办法是外出经商,靠农商结合维持人们的生计。用当地流传的话说:“桥头生意郎,挑担奔四方。”70年代中期,桥头镇开始出现了一些经营表带、手套、发夹、塑料花等小商品的市场。1979年据说是一位姓王的弹棉郎从江西买回一批处理钮扣,在镇上摆起了钮扣摊。谁知这一摆竟成了气候,一年之后,镇上卖钮扣的摊子发展到100多家。1983年初,县政府批准桥头镇为钮扣专业市场,至今全镇有700多个钮扣店、摊,全国300多家钮扣厂生产的1300个品种的钮扣在这里都有销售。1984年桥头镇销售的钮扣共计50多亿粒,相当于全国每人五粒,日成交额高达16万元。去年的年成交额为8000万元。1981年,桥头人不再满足于单纯做买卖,他们开始用经商积累的资金办厂,生产钮扣,现在全区有430家钮扣厂,其中300家是家庭工厂。桥头市场销售的钮扣有40%是这些工厂自己生产的,年产值近2000万元。这是温州模式以商带工的一个典型。
桥头钮扣市场的繁荣不仅消化了本地的剩余劳力,还吸收了大批邻近地区的劳动力。现在市面上做钮扣生意的就有5000多人,全区工业从业人员也接近此数。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还有9000人在全国各地搞采购和销售,他们人虽不在桥头,但牵动着钮扣市场的生命线。据说这批人大都是昔日的“卖货郎”,现在的新名称叫“购销员”。这批购销员组成了遍布29个省、市、自治区的流通网络,将各色钮扣和其他生产资料采购进来,“货运温州”,同时把桥头的钮扣推销出去,“货运山东”等地,将商品直接送到各地的售货店、成衣铺和用户手上。正是有了这支队伍,桥头的市场才充满生机,越搞越大,被人誉为“东方第一大钮扣市场”。
小钮扣、大市场——桥头群众闯出了一条富裕之路。据估算,1984年全镇工商两业收入占总收入的86%,全镇600余户人家中万元户达80%,人均收入600元,钮扣市场上缴国家的税利也逐年向上“翻”,1983年是95万元,1984年是182万元,1985年是311万元。5年来,全镇建房845间。有趣的是在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3层或4层的新楼内,底层设铺面,一般由女主人经管,二楼是生产车间,大多由儿女当家,三四层是居室,男主人则外出担任供销员的角色。设摊经商、办厂生产和外出供销等商品经济的环节,就这样有机地结合于一个个家庭之中。
听完介绍,我想去市场转一转,不料刚参观了一家店铺,就被凑热闹的人群团团围住了,反倒成了“参观对象”。当地干部解释说,由于桥头钮扣品种齐全,在上海等大城市转悠一星期不能完成的采购任务,在桥头只需个把小时就如愿以偿,所以现在每天来桥头镇的外地客商总有二三千人。这下可好,本来就很窄小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保卫人员怕出意外,就将我塞进车里一溜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