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扬中的调查,我就到泰州市和泰兴县走了一走。在泰州,我听到了一个值得引起注意并应加以研究的新问题,那就是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当前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之间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地说,一是扬州市在经济上带不动它属下的泰州市,人们把这种情况叫作“小马拉大车”。二是泰州市作为一个县级市划归扬州市管辖以后,它就与早先作为其经济影响范围的周围几个县处于同等的行政地位,它们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就或多或少地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因而泰州市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它在区域发展上的中心作用,而且它本身的经济发展也就陷于没有后方、没有余地的局促状态。

从历史上看,扬州与泰州可以说是长江北岸毗邻的一对孪生子,这对同胞兄弟各自在自己影响的地区起着商品流转中心的作用。这两个兄弟城市几十年来都有长足的发展。据说相比之下,泰州市现实的经济实力比扬州市并不逊色。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扬州市的名声要比泰州大。解放后,两市均属扬州地区,在事实上扬、泰之间虽有亲疏,但属同级。1982年江苏省撤销地区一级行政,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时,扬州市为省属市,领有原扬州地区的范围,泰州市变成了县级市,归扬州市领导。原来的同级关系就一下子变成了上下级关系。然而一个城市对其影响区域的经济联系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有着必然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并不能人为地加以割断或干预,因而就出现了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

总的说来,江苏全省的市管县行政体制,对于打破行政区划,实行合理的区域经济联系,加速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并取得了实际的收效。但是由于当时实行新体制时,时限短促,不可能对区域经济发展做深入的研究,像泰州那样新问题的出现是难免的。

我在苏南与苏北的调查中,发现苏北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相对弱小和缓慢,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类似苏、锡、常、通那样的经济实力较强的中等城市。因而苏北的有些县城升格为市以后,“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较为突出。在苏南则相反,表现为一些原先有一定发展特点或规律的城镇失去它所影响的区域。例如宜兴县的丁蜀镇,这个有悠久制陶历史的手工业名城受到了县属镇建制的束缚,无法施展它的影响力。

这一问题在苏北与苏南的不同表现,在泰州与扬州的关系上集中体现了出来。对此我们应当认识到,问题既然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引起,就必须在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去解决。现在有一批专家学者正在泰州做深入的调查,我相信通过他们的研究与实际部门的工作,这个新问题定能找到妥善解决的方法,并为我们对小城镇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提供有益的经验。我们也愿意建议江苏省能进一步开展社会经济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行政区划做适当的调整。

这次的宁、镇、扬地区的调查,我把重点限于乡镇企业和城乡联结型的区域发展的研究。尽管这一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这是小城镇研究的新开拓。我觉得乡镇企业从总体上已经走过了初创、发展阶段,正日趋成熟。从总体上看,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但正是在这不平衡中我看到了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初创、发展和成熟这三个阶段。虽然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现在只是乡镇企业发达地区的少数,是一个苗头。但这个苗头提出了不少新问题。乡镇企业处于成熟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趋向于智力、技术密集型。这就是说在这乡镇企业发展的第三阶段,一个老问题将会再度出现,那就是劳力的第二次剩余。乡镇企业从第一次劳力剩余发展起来,并在它的发展中引起了小城镇的复苏和繁荣,带来了城乡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变化。那么第二次劳力剩余又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这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循环,在一些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出现的第三产业队伍是一个信号,它或许就是城乡在坚实的经济联系基础上达到全面融合的前奏。因此,对于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的探讨,应当作为小城镇研究新阶段的主题。由此又可开出一批具体的问题来,例如乡镇企业对城市社会经济的改革的意义,两者之间有哪些普遍性,又各有什么特殊性?又如乡镇企业与城乡社会价值体系的关系等等。当然在开拓新问题的时候,对小城镇社区本身的分析还要加强和深化,这样我们就能承前启后,把小城镇研究再推进一步。

最后应对帮助我整理本文的沈关宝、李汉林、聂莉莉同志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