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 费孝通
- 2151字
- 2021-05-21 15:09:02
四
乡镇工业不仅与农业之间有着历史的内在的联系,而且与大中城市的经济体系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联结。在旧中国,自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的上百年间,外国资本和官僚买办资本就从这个商埠出发,沿着沪宁铁路把吸血管一直插到苏南的农村。首先被摧毁的是农民的家庭手工业;接着农业也独木难支;最后农民忍痛出卖土地,到上海去做工——走上了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还要加上半殖民地的性质。
解放前,由于农村破产,被迫走入城市的农民在工厂里学会了现代技术。他们在当前乡镇工业发生和发展中成了一个积极因素。据无锡市反映,解放前上海的钣金工中有近一半是无锡人,形成了上海机械工业中的所谓“无锡帮”。这些工人原来就是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农民。中国的工人和西方国家不同,他们多半是只身进城,挣钱养活乡下的家口。这种“藕不断,丝还连”的状况至今还起着作用。我们走访了28家乡镇工厂,它们的创业都与各种各样的“关系”有关,而其中大多数就是由有乡土关系的退休工人或干部牵线搭桥或提供技术力量而诞生的。但乡土关系只是乡镇工业得到促发和催化的条件,乡镇工业与大中城市日益密切的联结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发生和加强的。
在常州湖塘镇,一家社办的柴油机厂正在为常州市内的国营厂生产配件。据说近年来由于那家国营厂的生产量供不应求,要扩大生产规模,但是由于受到市内土地、资金、招工指标等许多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展开。于是就通过某种关系找到了湖塘的社办厂为他们生产配件,形成了“一条龙”工业体系。生产关键部件和承担总装任务的“龙头”设在市内,“龙尾”则摆在集镇或乡村。在无锡、苏州等地,看到有不少轻工产品,如液压标准件、各式服装等订上了上海的商标出厂,询问之下才知道当一些城市工业转向高精尖产品时,同样受到条件的限制而无力再承担市场仍有需求的老产品生产,于是将老产品连同技术一起转移到乡镇工业,这被称为“产品脱壳”。
“一条龙”和“产品脱壳”都是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相联系的形式。目前联系的形式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下列六种:(1)合资经营,产品或利润分成。(2)产品脱壳,部件扩散。(3)来料加工,保质保量。(4)技术支援,协作收费。(5)支援资金,补偿归还。(6)技术转让或专利转让。这些归纳和分类是否详尽和科学尚需研究,但可以说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经济体系的调整和发展,由于城市条件的限制,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联系也就越来越密切,全面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正在逐渐取代那种只是通过几个“关系户”作媒介的联系。
以所调查的四市来说,在城市工业与乡镇工业的经济、技术合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与上海市联系的乡镇工业最多,与常州、苏州、无锡、南通等市联系的次之。这就是说,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对乡镇工业乃至地区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起着中心的作用。从无锡县(今无锡市锡山区——编者)的情况来看,在全县2000多个乡镇企业中,与上海、无锡等大中城市工业、科研单位挂钩的已有709家,协作项目895个,其中与上海、无锡两市协作联合的居绝大多数。由此可见,乡镇工业是以城市工业为依托的,城市工业是以乡镇工业为后方的。他们的相互依赖性在不断增大。特别是在乡镇工业经过了1980年和1982年两次整顿以后,它在城市工业体系中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仅以沙洲县锦丰公社玻璃厂为例,它在上海跃华玻璃厂的支持下,已年产30万标箱的民用玻璃,在华东地区属可数之列。据说,上海、无锡等市的工厂企业,向同他们挂了钩的乡镇企业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心连心,不变心,一条心。”因此可以说,苏南的乡镇工业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工业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是乡镇工业离不开城市,城市工业也离不开乡镇工业,两者的密切联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
在苏南地区,城市工业、乡镇工业和农副业这三种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区域经济的大系统。这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系统,展现了“大鱼帮小鱼,小鱼帮虾米”的中国工业化的新模式。当然,对这个系统内各部分之间联系的细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然而系统中各个部分的不同作用是明显的。从苏南地区的实际来看,这一区域经济系统已具雏形,各自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所谓区域经济系统,是指一种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才具有意义的经济模式,一旦越出区域,发展模式就会改变。在常州市的金坛县和南通市的如皋县,可以明显感到它们已是上海经济区的边缘地带,因为那里的经济发展已具有许多不同于整个苏南地区模式的特点。
当前,乡镇工业面临着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其中普遍反映的有:(1)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缺乏计划渠道,乡镇工厂中有一部分变成了做做停停的“开关”厂,好几个县的负责干部在为煤炭、钢材而煞费苦心,千里奔波。(2)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少。(3)环境污染的治理和劳动保护的条件较差。(4)担心在1984年取消低税率后,乡镇工业将会处于劣势。苏州市的同志提出:目前对乡镇工业的扶持还是迫切需要的。例如,在材料、能源的供应和产品销售等方面,能纳入计划的应即直接纳入计划;在资金信贷上,可否给予低息优待;在税收政策上,是否可采用变通措施,支农、补农款放在税前列支;每年分配一部分大专和中专毕业生到社队工厂工作,以加强其技术力量。对这些问题,还需要更深入地调查研究,才能提出切实可行和因地制宜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