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青春期

我们看着威斯康星州的那群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好奇青春期本身(如前文提到的那样)是不是就包括要求孩子们根据社会环境质量与可靠性做出调整呢?兰花型儿童与蒲公英型儿童的父母关系,就好似这两种植物生长的土壤,两者会不会存在同样强大的影响力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能也可以看到父母对子女青春期发育成熟的时间和节奏(或速度)存在差别易感性影响效果。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儿科医生不需要看得太远,就可以知道哪些是家庭环境混乱紧张的孩子,特别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年龄提早,发育速度加快,而且常常发育过快。进化论对这种加速成熟的解释是,家庭关系脆弱的孩子通过更早完成生育准备、离开原生家庭来保证生存,增加生育的成功率。试想一个敏感的年轻女性,父母嗜酒成瘾、暴躁好斗,那么她潜意识的进化机制会加速完成生育准备,以尽早繁衍后代、保留自己的基因。

WSFW再一次提供了完美的纵向研究,旨在测试此类倾向。青春期开始时间与性成熟速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因为青春期提前与加速可能会使首次性行为年龄减小,从而影响青春期妊娠风险,增加淋病、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患病率。

坦纳分期根据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的逐渐成熟,如胸部发育、阴毛、睾丸与生殖器大小与结构等,将儿童与青少年的青春期生理发育分为5个阶段。所有人都从坦纳一期开始,即声音尖厉、胸部未发育、无多余体毛、无生殖器变化,最后或迟或早地进入坦纳五期,即性特征发育成熟,同时大部分人还会收获讨人厌的青春痘、卑微的渴望,以及尺寸过大的脚。然而,如何从一个阶段发育到下一个阶段却对我们的生殖健康至关重要。对长期健康最有利的是延迟进入青春期,且发育速度放缓;最不利的则是提早进入青春期,且第二性征发育加快。出于某种我们还未完全了解的原因,过去一个世纪里,男性与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显著减小,女性月经初潮提前,男性性行为提早开始,且数量增加。

我们利用1998年夏天在车厢实验室里收集到的应激反应数据,父母记录的以及我们观察得到的学前阶段家庭支持度,分析了6年来这群儿童的青春期发育轨迹。以坦纳分期为依据,按照父母和儿童的连续记录,我们用文字和线条图描述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由此得出发育轨迹。一方面,不管父母是否给予充分的支持,低反应性蒲公英型儿童青春期发育情况呈两条正常的线性轨迹,数据差异微不可察。另一方面,若父母无法给予充分支持,高反应性兰花型儿童青春期变化会急剧加速;若父母给予充分支持,他们会延迟到12岁半才开始进入青春期。

兰花型儿童又一次呈现出两种情况,他们的青春期可以是来得最早、速度最快、最危险的(考虑到我们希望能够避免如青春期妊娠等后果),也可以是来得最迟、速度最慢、最安全的(最健康卫生的结果,例如首次性行为延后发生)。兰花型儿童究竟遵循哪种发育轨迹,具体由家长支持度和鼓励度决定。蒲公英型儿童青春期发育则呈趋于中等水平的线性轨迹,与父母支持度无关。这一结果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在于,它表明兰花型儿童的特殊生理敏感性不仅会影响未来的健康状况,而且也与非临床的、发育相关的危险因素相关。身为兰花型儿童,他们周遭的社会环境质量不仅会诱发疾病,也会带来各种风险,比如青春期提前到来引起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