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培训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节 培训的误区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中国产业结构开始进行优化调整,企业员工的素质逐步成了企业非常注重的因素。但是由于中国企业培训起步很晚,所进行的培训比较表面化,另外还受一些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国内企业在培训操作上进入了很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培训重视费用,不注重效果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企业要把相当于工资总额1.5%的费用使用在培训上,并且将此项服务纳入到员工的福利中。在当今这种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想在社会中有突出的表现,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才。因此培训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手段。企业在培训的成本和收益之间存在两种倾向性的认识:

第一种认识,培训的成本就是培训师的工资;第二种认识,一些企业会选择一部分价格昂贵的培训机构和培训师,他们认为这样便可以提升培训的层次,脱离了企业的现实状况,会导致培训的效果与培训的投资不成正比。

二、培训不分内容,不分职务

国内培训的讲师一般收费标准都很高,企业聘请培训师到企业讲课,如果参加培训的员工人数非常少,就有浪费资源的感觉,于是企业会让所有员工参加。但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培训讲究的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开展不同的培训方式。

三、培训课程重视知识传授,轻视技能讲解

很多企业都将培训的重点放到理论知识的教授上,对员工技能性知识的培训则很少。例如:企业将员工业务知识的培训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但是完全没有注意到对员工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员工系统化训练不够充分。

四、缺少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应用

国内大多数企业都不重视培训后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致使培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正确的做法是企业必须将培训和员工的业绩进行挂钩,在对员工绩效进行考评的同时找到员工在工作中的不足,这些缺点需要在培训中进行解决。例如:一名员工想要晋升为经理,就需要经过经理任职前的知识技能和管理能力培训,达到职位的要求和标准,才能胜任这个职务。

五、过分依赖企业外部的培训

大部分企业都重点强调企业外部培训的优先价值和地位,认为培训最重要的形式就是聘请企业外部的培训师,然后按照培训人员的要求,制订培训方案,也不管这些计划有没有实用价值。这是一种比较盲目的行为。

企业必须了解,外部培训只是培训活动的一部分,培训的整个流程包含了解客户的需求、设计课程、选择讲课模式、进行后期的跟踪服务等环节,这些环节无论缺少哪个都不算是完整的培训,只有在每个环节把关,企业培训才能做到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