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古代科技

印度科技具有悠久的历史。聪明智慧的古代印度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在医学、数学、天文等领域有诸多发明和创造,从而丰富了印度文化,并对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1.医学

早在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700年的哈拉巴文化时代,印度的医学知识就已出现萌芽。据考古发掘发现,在摩亨殊达罗的城市遗址,有高度发达的沐浴、供水和处理污水的设施,以及厕所等卫生设备,这说明在当时人们对清洁和健康比较重视。发现的药品如暗棕色的五灵脂,专治消化不良、肝病、风湿病,乌贼骨内服可以开胃,外敷可治耳、眼、喉和皮肤等疾病,鹿角、羚羊角、犀牛角也都用作药物,珊瑚、尼姆树叶也是药物。当时外科手术已知利用头盖骨穿孔术治疗头痛、减轻乳突炎和治疗脑外伤。(参见〔苏〕彼德洛夫著:《医学史》,卫生出版社1959年版,第41—43页。)

印度最古老的医学文献要属几部吠陀经典。在《阿闼婆吠陀本集》中,对于疾病和症状均有详细的记载,同时也提到某些类似疾病和药草的概括名称。尤其《寿命吠陀》(Ayurveda,即《生命之学》)是印度医学的最古老文献(公元前8世纪),它是一部讲述有关药品学、解剖学、病理学和内科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是吠陀较后时期的补充材料,它起源于《娑摩吠陀本集》。另据有关记载,当时印度的医学、数学、天文学以及其他科学的领域里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知识。耆娑迦(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阇罗迦(公元1世纪)和妙闻(公元2世纪)都是当时杰出的医生。在几大吠陀本集和《百道梵书》中有关于临床治疗、麻醉药物以及四肢、骨骼数目、内脏器官等人体解剖学和关于脑髓的知识,还强调肚脐是人体生命的主要所在,是一切血管和神经的发端。古印度的经典中提到了人类的下列疾病:黄疸病、消化不良、小产流血、痔、蛇及其他有毒动物咬伤后遗症等。在《爱达罗氏奥义书》中提到,牛奶是一种有价值的内服药,新鲜奶油对孕妇和婴儿很有滋补价值,澄清的奶油对成年人有价值。古代印度有人使用驱虫药和接种免疫疫苗及利用高温配制砷的知识,知道治疗哮喘病的方法。印医和我国的中医类似。印医的体系虽然不止一种,但所用药物是植物、动物和矿物。古代印度有广泛的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的知识。印医入药的植物有2000多种,动物有200多种,矿物有几十种。除利用大量的植物药外,还利用动物药,例如利用鳄鱼的精腺治疗黄疸病。在矿物药方面,有各种温度的硫黄浴、石油、贵金属和重金属盐,印医特别重视利用汞制剂。在临床治疗疾病方面印医大胆使用各种矿物和金属的配制剂,例如硫黄、硝石、氯酸、氧化铜、硫化铜、硫化铁、硫化锌、铁、铅、锡、锌、铜、锑、砷及铁和铅的碳化物。印医是以摸脉、看舌苔、望气色等作为主要诊断方法。病人根据医生的处方购药,然后用水煎服。

印度的传统医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印度本国的,是从印度古代流传下来的;另一类是从阿拉伯传来,而又和印度的具体条件相结合产生的。这两大类的原理差不多,都认为人体内有几种不同的体液,贯通全身。印度医学是以体液(doshas)和自然要素(gunas)为基础的,前者是指对肠液、胆汁和黏液三种重要液体的研究,这三种液体保持平衡,人才能健康。后者则认为有三种基本要素(sattva,rajas,tamas),分别与纯洁、热情和冷漠有关。要使身体完全健康,就要使sattva对另外两种要素起支配作用。印医会努力找出病人失去平衡的根源,使病人通过饮食调理、药物和锻炼来恢复正常。

到了吠陀时代,古代印度的医疗体系已经建立,而且已经有了医学学校。公元前6世纪有一位内科名医阿特里雅(Atreya)。据传说,他习医于丹瑞(Dhanvantri),任呾叉始罗医校校长,写有医学著作《阿特里雅集》,共4500节。克什米尔的卡拉克(Carak)于公元前150年前后撰写了一部《阿特里雅医学体系纲要》,并由他的门徒阿格尼伏沙(Agnivesa)传下来。公元前6世纪,摩羯陀国频毗裟罗王的御医耆婆伽(Jivaka)多次奉命为王舍城富商治病。他的高明医术为全印度所崇拜,被誉为有起死回生之术的神医。其医术传入中国,在唐代医药典著《外台秘要》中,有“耆婆万病丸”“耆婆汤”等记载。当时人们认为“耆婆万病丸”能治百病,如癫痫、黄疸、疟疾、水肿、咳嗽等病;认为“耆婆汤”有治人风劳虚损、补髓健身之功效。(参见房定亚等著:《从〈外台秘要〉看印度医学对我国医学的影响》,《南亚研究》1984年第2期)

2.数学

印度的数学历史很长,起源很早,并有惊人的成就,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印度河文明时期。摩亨殊达罗和哈拉巴以及印度河流域的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印度科技文化的历史渊源。在那里考古学家发现了水井、浴室和复杂的排水设备,还发现了不少家用器皿、油漆的陶器、最古的钱币、雕刻精细的石器、铜铸的武器、金银手镯项链以及两轮车的模型等。在摩亨殊达罗和哈拉巴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约400个象形文字和字节符号;在出土的尺子上,分度是以十进位为基础的。这些不仅充分说明了当时市民的生活状况,更证明了当时科学的进步情况。有关科学家认为,它比当时巴比伦和埃及还要进步。

在提到印度科学对世界科学的贡献时不能不提到数学。公元前三千纪末,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已经出现的祭坛以及城市建设和规划,需要有必要的测量和计算知识,这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具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证明,印度古代的数学与宗教信仰活动有密切关系,在设计和建筑祭坛时,需要数学知识。祭坛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涉及多种几何图形,从而研究出一些几何定理。这个时期,当地居民在度量衡制度方面采取了二进位和十进位的计量方法。在《梨俱吠陀本集》中就有关于2、4、6、8、10的计数资料。

在吠陀时代,当时为兴修水利和举行献祭仪式的场所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逐渐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早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形成的《数经》(又名《绳法经》)一书中,就有直角、正方形的记载,提出了梯形变换规律等等。后来,数学又有很大发展,巴斯迦拉阿阇利从数学角度证明,无穷大无论怎样分割,仍然是无穷的,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奥义书》中,这一真理就被玄学接受。

3.天文学

印度的天文学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印度古人为了确定祭祀及典礼的日期,早在吠陀时代就积累了天文知识,研究日、月的运行,制定历法,确定宗教活动的日期和时间,出版了有关典籍,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3世纪的《吠陀支·天文篇》便是其中之一。吠陀时期的印度人认为,太阳是宇宙唯一的光源,月亮本身并不会发光,是太阳照射的结果。

印度古代天文学从萌芽到发展经过了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天文学的萌芽要追溯到编纂《梨俱吠陀本集》的时期。由于当时各部落主要从事农业及畜牧业,播种、灌溉、收割等要靠观天象来确定其时日,为祈祷丰收,敬天神、敬祖先而举行宗教祭祀活动需要了解日月星辰的出没变化。人们经过长期对星辰的观察,逐渐探索出太阳、月亮以及一些行星、恒星的出没规律,积累了不少天文知识。后来的《阿闼婆吠陀本集》中出现了“行星”“流星”以及“扫帚星”等词,人们对天体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百道梵书》中提到了“金星”等等。在《阿闼婆吠陀本集》和《夜柔吠陀本集》中二十八宿已全部出现,这说明了当时天文学的进步。

到了吠陀后期及经书编纂时期,印度古代天文学有很大发展,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二三世纪,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印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城市的兴起,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也逐渐发展与繁荣,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耆那教、佛教等出现,所有这些都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吠陀支·天文篇》侧重于天文历算的实际应用,尤其重要的是,书中详细说明了计算与测定太阳和月亮的位置,以及测定春分点的位置的方法,对印度的历法影响很大。其作者据传是拉迦图(Lagatu)。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耆那教和佛教,在它们的有关经典中都有天文历算知识的反映。例如耆那教有一部天文巨著,名为《太阳的教言》,也称《耆那历》。

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6年入侵印度后,对印度科学也有影响,印度天文学家与外国的天文学家进行接触与交往,从而使印度的天文学有了新的发展,后来《苏里耶历数书》问世,从而取代了传统的《吠陀支·天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