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学习的方法

孔子开始注重学习时年龄并不小,已经十五岁了,用现在的年龄标准看,已经是初中或高中阶段的年龄了。但是,为什么起步并不很早的学习,却能有如此之好的效果,取得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呢?除了孔子自身的天赋外,这应该和孔子的学习方法有关系。

孔子在学习的方法上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特点之一:力求博学。

孔子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是相当广泛的,从不局限于某一方面。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基本功自不必说,除此之外,他还对考古、生物、少数民族的民俗等知识也知之甚多。有一年,吴国攻打越国,在攻陷越国国都会稽之后,缴获了一节骨头,有一辆车那样长。此骨估计是某种史前巨兽的化石,吴人不知此为何物,特意派使者来请教孔子。使者的问话很巧妙,他说:“骨何者最大?”孔子的回答就是史书中所记载的一个传说:当年,禹在会稽召集诸神,防风氏迟到,大禹就把他杀死并陈尸示众。防风氏的骨头一节就有一车长,算是最大的骨头了。我们且不说孔子讲的有没有道理,但就他通晓古代传说方面的知识,就足以让吴国的使者叹服了,所以使者说:“善哉圣人!”

孔子四十二岁的时候,大夫季桓子挖井时挖出了一个腹大口小的陶器,里面有个像羊的东西。在告诉孔子时,他们谎称是得到一只狗。孔子以他渊博的知识对这个怪兽做出了解释,令人叹服。孔子说,据我所知,那里面应该是羊。因为山林里的怪物叫“夔”和“罔阆”,水中的怪物是神龙和“罔象”,而泥土中的怪物是一种雌雄未明的“坟羊”。

《孔子家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有一足之鸟,飞集于宫朝,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使使聘鲁,问孔子。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儿有屈其一脚,振讯两眉而跳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今齐有之,其应至矣。’急告民趋治沟渠,修堤防,将有大水为灾,顷之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民人,唯齐有备,不败。”景公曰:“圣人之言,信而征矣。”

孔子的博闻强记表现在许多方面。他在陈国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许多隼(大鸟)落在陈国的宫廷中死去了,隼的身上有一支楛木杆的箭,其箭头是石头制成的,箭长一尺八寸。

陈王派使者向孔子请教,孔子以他的博学,对这支奇怪的箭做了解释。说此箭是肃慎部落的,武王伐纣灭商时,肃慎部落曾经进贡过此箭,武王将此箭分给长女太姬,太姬后来嫁给虞胡公,而虞胡公的封地就是陈国,所以肃慎部落进贡的箭也就分给陈国。陈王听了后让人到储藏各方贡物的仓库里去找,果然找到了这种箭。

这件事情说明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前,对各国的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是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的,否则,这样一个冷僻的问题他是很难回答的。有人说:再难的问题也难不倒孔圣人,原因就是孔子的博学。如果在周游列国之时,动辄被问个张口结舌,那么孔子也就不会有圣人的美誉了。《孟子·公孙丑上》有这样的记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特点之二:精益求精。

后人对孔子的了解大都在文章方面,其实,孔子在武艺方面也很了不起,因为他学习什么都非常认真,有一种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

六艺中有一门功夫是“射”,孔子习射,其影响几乎到了奥运明星的程度。当时,射箭是君子间一项很流行的比赛活动,有规定的礼仪。射箭比赛时,要“揖让而升,下而饮”,就是说要相互作揖,再登场比赛,然后计算中靶结果,输者被罚饮酒。射箭是一项比试体力和技术的运动,孔子学习后达到了很精通的程度。历史上虽然没有孔子射中多少环的记载,但有一个孔子射箭场景的描述,从中我们不难想象孔子射箭技术的高超。《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瞿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就是说,孔子在曲阜城西郊一个叫瞿相圃的地方举行射箭活动,围观的人挤得满满的,简直像堵堵人墙。这说明高大威猛的孔子射箭很有知名度,如果射技稀松平常,谁还会跑到郊外看热闹?

孔子在学习上的精益求精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就是孔子向师襄学琴之事。《史记·孔子世家》这样记载: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去《文王操》也。”

这段文字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一连学了十天,也没增学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了,但还没有熟练地掌握弹琴的技法。”

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你已熟习弹琴的技法了,可以学些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情感意蕴。”

再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又说:“可以学些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过了些时候,孔子肃穆沉静,深思着什么,接着又心旷神怡,显出志向远大的样子。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师襄子恭敬地离开座位给孔子拜了两拜,说:“我老师原来说过,这是《文王操》呀。”

特点之三:生活学习化。

孔子不仅在学习上非常注重考察实践,而且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机地学习,用现在的话说,做到了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

历史上有名的孔子向郯子学习的故事就说明了孔子留心向“四夷”学习的精神。郯子是鲁国东南方的一个小附属国的头头儿,鲁昭公十七年(前525),郯子来朝,在一次宴会上鲁国的大夫昭子问起郯子关于少昊时代以鸟命官的情况,郯子做了回答。孔子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去拜见郯子,因为这方面的知识孔子也知之甚少,用孔子的话说是:“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这件事说明孔子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孔子曾经千里迢迢去周天子的都城雒邑学习周礼和古文献。当时孔子很贫穷,做出这样的举动实属不易。那个时候孔子既没有交通工具,也没有弟子跟随,千里跋涉去雒邑,困难可想而知。好在孔子的虔诚求学的精神感动了一个鲁国的贵族孟僖子,他向鲁君说情,鲁君才给了孔子一辆车、两匹马和一个跟随的书童。孔子正是此次赴周,才对周礼有了深入的了解,学业有了大的长进。据传,孔子就是在此期间“问礼于老聃”,两位影响中国文化走向的哲人见了面。如果这种见面是历史的事实,那么这种会面就是后来儒道相互渗透的源头。

学习,是孔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论语》开篇所说的就是讲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可见,孔子的学习已经生活化。

特点之四:实事求是。

学习,最怕的就是浅尝辄止,学了个一知半解然后就到处卖弄。孔子对学习的态度是老实的。他进入鲁国祭祀周公的太庙时,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询问别人,即:“入太庙,每事问。”有人就说孔子不懂礼,在太庙里怎么能问这问那呢?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生气,因为孔子对学习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问清楚了太庙里的规矩,总比鲁莽的冒犯庙规要好,很多尴尬的事情都是不懂装懂造成的。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能逃得惩罚已经侥幸,而西门豹治下那些装神弄鬼的巫婆及其女弟子就不那么幸运了,生生去漳河里喂了鱼鳖。

孔子在学习上的谦虚态度令人崇敬,他的弟子樊迟向他请教学种庄稼的事情,他没有装模作样地理论一番,而是很诚恳地说:“吾不如老农。”樊迟又问他种菜的事情,他说:“吾不如老圃。”谁都知道,在农耕时代,像种田和种菜这样的事情,“多能鄙事”的孔子不可能一点不懂,但他认为自己没有专门研究过这样的事情,和老农、老圃比起来还知之甚少,他不能误人子弟,所以他认为樊迟要学好这两种本领,还是向老农和老圃学习为好。

和孔子相比,今天我们有一些人胆子就大了许多,对一些问题自己刚刚知道了点皮毛,就敢登台做报告,有的人对自己要讲的事情甚至一点不懂,仅凭秘书一篇稿子就讲得唾液横飞。殊不知,讲者无心,听者却留意,这样的场面一多,人们茶余饭后就多了些调侃的素材。因此,在学习上,还是态度老实一点为好,有圣人孔夫子做榜样,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怕丢面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