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译本前言

心灵的激情

在高中的时候,我曾是一个沉迷于数理化竞赛的纯粹理科生,直到我有一天读了美国传记作家欧文· 斯通写的关于弗洛伊德的传记《心灵的激情》。我突然发现,与数学的优美、宇宙的无垠以及生命演化相比,对“我是谁”的扣问才是我们探寻事物本源的最原始动力。于是我选择偏文科的心理学作为我毕生的专业。

待我到了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兴冲冲地与老师谈起弗洛伊德,得到的反应却是异常的冷淡,“弗洛伊德不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只是来自他的猜想,并没有科学的证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已经过时了”,等等。

弗洛伊德的理论真的过时了么?

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对这本后来成为精神分析学派“圣经”的著作寄予了厚望——在书的扉页,他写道“假如我不能上撼天堂,我将下震地狱”。但是,《梦的解析》首次印刷仅仅600本;在出版后的十年间,只售出了351本。

在如此惨淡的销量的背后,是人类对感性的恐惧与压抑。

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人每年都会举行酒神节的庆典,以表达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敬意。酒神狄俄尼索斯是狂欢之神,凡他所到之处,便教人如何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并把美酒、狂欢和放纵带给世人。显然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感性行为,与文明社会的秩序格格不入,于是古希腊人又创造出了理性的守护神:日神阿波罗。日神阿波罗端庄宁静,闪烁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他用几何代替了葡萄酒,用精神的思辨代替了肉体的沉醉。

本来,从动物演化而来的人类自然遗留了动物的兽性——自由自在,精力和欲望随时都可以像火山一样喷发。但是,当人类聚集在一起,建立部落城邦之后,秩序便是维系人类文明的基石。因此,人类开始用后天的道德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先天的兽性。慢慢的,以理性为核心的日神精神逐渐占据上风,并在康德的宣言——“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达到理性的巅峰。

但是,弗洛伊德发现,寻欢作乐的酒神精神并没有消失,它只是在理性的压抑之下,深深地隐藏了起来。弗洛伊德把意识比作一盏探照灯,照亮的地方,是我们能感知的地方,是道德、理想和高贵的灵魂栖息之地;而探照灯照不到的黑暗之处,则是感性的栖息之地。这个地方,弗洛伊德称之为潜意识。潜在水面之下,潜伏于黑暗之中。

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潜意识并不甘于被理性所压抑,而梦,是它试图与我们的对话。弗洛伊德说,在隐秘的梦境里的所见所感,以及眼泪、痛苦和欢乐,都是充满意义的——它是备受理性压抑的感性的呐喊,是另外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血肉相连的自我。但是,我们却忽略它;当我们不能忽略它时,我们就压抑它;当我们不能压抑它时,我们就开始质疑自我,甚至贬低自我、攻击自我,精神疾病由此产生。

人类经过几千年发展,物质累积之丰厚、生存条件之优渥,远胜当年的古希腊。但是,我们并不快乐。不能输在起步线上的孩子,徘徊在课外补习班的青少年,艰苦逐利的打工人,以及缺乏安全感的孤独老人。生存条件的优劣、贫穷与富有,在我们心中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于是,在历史时间轴上的每一个时间点,人人都不满足,充满惶恐,只好艰难向前,永不停息。所以只敢在睡梦中,当意识与理性的监控减弱,那些在白天遭受压抑和排斥的无意识愿望才能复活,获得假装的满足。

弗洛伊德说,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

诗人西蒙尼德曾感慨到:“人的生活如果没有性欲带来的欢乐,那还有什么光彩,没有这种快乐,是否连众神的生活都不会令人敬慕了呢。”弗洛伊德更是坦然宣称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并用力比多一词,将性欲拓展为生本能——它是与人类的各种本能需要的一切:活力、爱情、好奇、开放、征服。而这正是酒神节上古希腊人试图展示的青春的美好,快乐的迷人。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而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保持中庸”。理性与感性握手言和,中庸即美。在《治疗手段论集》中,弗洛伊德详细阐述了如何让压抑的感性得以宣泄,从而与理性握手言和,水乳交融。时至今日,仍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事实上,弗洛伊德理论从来没有过时。他开创的精神动力学仍然是现代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之一;他在《达· 芬奇与他童年的记忆》里描述的将苦难转化为成长的“升华”,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根基。此外,他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心理学界,他的解放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呼唤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广泛的回响,几乎在每一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域都留下了自己的烙印。在西方现代哲学领域,它是法兰克福学派等许多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起源;在美学领域,它是超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抽象主义的理论基础。西方学者更把弗洛伊德誉为“心灵的哥伦布”、“心理世界的牛顿”,甚至认为在21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发挥作用最大的将是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依德主义。

弗洛伊德的伟大之处,是在于他让我们第一次直视我们内心的黑暗,聆听感性的倾诉。他像在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划开了我们在过去几千年来一直在回避的一个事实:在我们平静的人性之下,暗流涌动、瞬息万变。动机与欲望、冲突与困惑,才构成了我们真正的人性。

我是谁?弗洛伊德说,答案就在这一片黑暗之中。

刘嘉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