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

公元500年以前,人们认为,精神疾病与生理疾病有着相似的病因,它们都应当由医生来实施治疗;但在公元500年之后,这些观点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人们重新开始相信,精神疾病是不道德、罪恶和邪恶的标志。这个时期,基督教主导了社会的秩序。对科学的反对,对忧郁症病因的解释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如何采取适当的干预等,这些方面无一不显露出宗教教义的痕迹。并且,这种干预越来越成为神职人员而不是临床医生的责任。

关于这些观点,珍妮弗·拉登在她的著作《忧郁的本质》中记载了许多经典的叙述,例如宾根的希尔德加德(1098—1179)身上发生的故事。希尔德加德是德国的一位修女,曾撰写过《整体治疗之书》,该书借鉴了忧郁症的体液学说,却提出黑胆汁的形成是由于原罪的存在。当时,其他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人士也报告了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任何以理智丧失为特征的精神状态都是遭到上帝惩罚的证据。就这样,人们开始认为忧郁症是对基督教的信仰和道德所发起的挑战。忧郁症患者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妖魔化,并且,许多患者都像女巫一样在火刑柱上被焚烧致死。1486年,一位著名的天主教会调查员海因里希·克雷默为教皇英诺森八世撰写了一本关于猎杀女巫的手册,书名叫作《女巫之锤》(见图2)。令人称奇的是,在接下来的两百年间,这本书被修订并重印了16次以上,它在整个欧洲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了文艺复兴初期。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欧洲群体并不认为精神疾病是由恶灵或恶魔附身所导致的。例如,出生于木星时段的人[2]认为,忧郁症是由天体运行所引起的,那些最富才华和最具创造力的社会成员尤其会受到这种影响,所以,忧郁症是一种令人钦羡的体验。马尔西利奥·费奇诺(1433—1499)通常被视为出生于木星时段的人的先导。他出生于意大利,接受过哲学和医学方面的训练,而且自己也经历过忧郁症发作。费奇诺提倡运动、替代饮食和音乐等治疗方法。他认为星象支配着性格,还支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忧郁症与智力有联系,而智力又与土星有关。

图2 《女巫之锤》的封面

中世纪的相关历史记载主要集中于社会各阶层和小群体对忧郁症患者的消极和敌对反应。然而,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态度并非普遍存在于所有文化之中。源自欧洲(以及之后的新大陆)的文学作品所着重表达的观点,通常无法囊括其他文化和宗教的观念(见专栏1)。我们无法逐一探究这些观点和态度,只能提供一个简要的概述,以提高对这些文化差异的认识。

专栏1 忧郁症相关观念的文化差异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诲指出,精神疾病患者是他们的真主所珍视的人,他们应该受到人道的待遇和社会的照顾。他们认为,忧郁症等疾病是超自然干预的标志,因此,为个体提供平静和安宁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观点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可能是在这种文化里率先发展出了精神病院。

阿育吠陀: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古代印度教经文包含了对抑郁症的描述。阿育吠陀是一种印度医学体系,首次出现在公元1世纪和2世纪。阿育吠陀提到了三种体液(梵文称为doshas),即瓦塔、皮塔和卡帕。如果这三种体液相对发生了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类似于体液说)。从古至今,印度医学体系都是根据哪种体液占据主导地位来对抑郁症进行分类的。瓦塔抑郁症的特点是焦虑、内疚和失眠,它可能源自令人苦恼的经历。皮塔抑郁症表现为烦躁、低自尊和自杀倾向,它可能与过度劳累和缺乏日晒有关。卡帕抑郁症则表现为过度睡眠、暴饮暴食和精力不足,它可能是由于缺乏刺激而引发的。

犹太教:古犹太教认为精神疾病是恶魔附体的表现,是因为未能维护传统而遭到了上帝的惩罚。那些受到精神疾病折磨的个体基本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对待,但是法律减少了他们在社会之中所承担的责任。

传统中医:在传统的中医看来,抑郁症是由内脏和连接内脏的经络发生了阻塞而引发的,这种阻塞抑制了那些本应流向各个器官的“气”(代表着能量),最终导致了郁结。中医建议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运动和“安神药”——这是一种特殊的中草药混合物,与底野迦(一种古老的药物)有一些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