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重回中亚?

从公元1年到公元1500年,世界经济重心横跨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与印度。但城市化以及伴随而来的工业革命却发端于英国,随后席卷了欧洲大陆与美国。在这一过程中,世界经济重心势不可挡地转向了北方与西方,先是欧洲,然后到北美。“一战”期间,金融中心越过大西洋,从伦敦转移到纽约。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经济衰退以及共产主义在俄罗斯和中国的传播,上述因素都强化了这种转移。在美国领导下的西方奋力前进时,东方的发展却陷入了停滞。1945年,美国实际上成为了全球唯一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力量。

“二战”后的数十年间,一场趋势突破的基础悄然成熟。20世纪后半叶,经济钟摆开始逐渐向东方倾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逐渐走出危机的阴霾。日本经济强劲复苏,开始重建工业。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此后,韩国紧追日本。“沉睡巨人”亚洲开始苏醒,并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最终,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开启了经济改革之路。

1978年,中国开启经济市场化改革。在此之后,中国经历了30年的经济飞速增长期。20世纪90年代,印度开始融入全球市场,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崛起,转型得以加速与提档升级。同样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依然主宰着全球工业。那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也堪称全球制造业巨头。2000年,拥有全球4%人口的美国占据了世界经济活动的1/3和全球资本市值的50%。在这些数字背后,某种转变正在积蓄力量。1990~2010年,世界经济重心加速转移。经济活动向新兴地区的转移并未受到2008年经济危机和此后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当欧洲依然身陷衰退泥潭时,日本艰难地走出了“失去的10年”,美国也勉强结束了经济低速扩张的局面,发展中国家最终接过经济强国的衣钵。2012年,在总量为1.4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活动中,中国占据了9 000亿,或者说70%。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制造国。

不仅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现在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主要力量。1990年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已从5万亿美元翻升了1倍,达到10万亿美元;在过去10年里,大型新兴经济体在制造业增加值的占比也从21%增长到39%,几乎翻了1倍。新兴经济体接纳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占比从2007年的34%上升到2010年的50%,2013年达到60%以上。这些增长数据只是下一步增长的前兆。从现在到2025年,这些区域的增长速度将比发达经济体快75%,且新兴经济体的年消费额将达到30万亿美元,几乎占全球总消费额的50%。预计2025年,经济重心重回中亚,这里正位于公元1年的经济重心所在位置的北边。

图1.2 不同地区的城市人均GDP增长对比

这种力量的速度与规模都是十分惊人的。最初,拥有900万人口的英国用了154年实现人均经济产出翻番。1 000万人的美国实现这一壮举用了53年。中国和印度分别只用12年和16年就完成了这个目标,这两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几乎是英国和美国的100倍。换句话说,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速几乎比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增速快10倍,经济规模则是它的3 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