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访谈:怎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本文是2015年11月5日应邀做客人民网的访谈。

(2015年11月5日)

11月5日上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提出,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那么,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怎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今天16:00,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应邀做客人民网,就上述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主持人:欢迎姜书记,也欢迎各位网友参与访谈。

姜斯宪:谢谢!

主持人:在您看来,什么样的大学和学科堪称“世界一流”?

姜斯宪: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共同的特征,如拥有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培养出一大批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学生;在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身规律的进程中有重大原创性成果;长期积淀,形成了优秀的精神和文化;享有卓越的社会声誉;等等。这些已经成为基本共识。基于此,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制定了一些定量的指标作为观测基准,其中之一就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价。

主持人:您如何看待现在流行的各类大学排行榜?

姜斯宪:世界性的大学排名是近十几年来出现的新事物。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采集和传播变得非常便捷,大学排名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较大的国家几乎都有非官方或者半官方的本国大学排名,同时也出现了若干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学排行榜”。

我们对大学排行榜的态度应当平和理性。一方面,世界大学排行榜为我们提供了比较直观的参照系,有利于我们看到中国高等教育的显著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有利于我们实现对标赶超。另一方面,大学排名毕竟只是排名机构定量评价大学的结论,不同的大学排名,由于其指标体系不同,所反映的大学卓越表现的方面也是不同的,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一所大学为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等,很难在排行榜中客观地体现。

大学发展有其内在逻辑,一流大学是建出来的,而不是排出来的。用流行的话说,世界一流大学,你排或不排,它都在那里。但在众多大学排行榜中都名列前茅的学校,大体上都是一流大学。

主持人:我国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已经有段时间了,您觉得《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有哪些新意?

姜斯宪:《方案》有很多新的理念和举措,从国家战略层面回应了一些重要问题,指导性很强,这些导向也非常及时,很有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坚定了一流大学建设的道路自信。《方案》明确了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的内涵。提出一批大学和学科要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要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基础研究领域,争做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的目标,以及建立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和学术标准体系等,体现了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心。我们认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要立足中国国情,核心功能要服务中国需求,发展模式要体现中国智慧,可比指标要达到世界一流。

第二,突出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摆在了重要位置,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等目标,要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这些要求都非常有必要。

第三,强调以绩效为杠杆。构建完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即采用第三方评价,将评价结果与资金支持挂钩,突出了重点建设的有效性。

第四,突出以改革为动力。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与改革紧密结合,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当前,大学特别是对于高水平大学而言,所面临的制度性制约比资源性制约更深刻地影响大学的未来发展。

主持人:当前我国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现状如何?差距主要在哪里?

姜斯宪:我们深切体会到,高等教育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取得了历史性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了2015年的37.5%。尤其是经过“211工程”“985工程”建设,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创新能力和对国家的贡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快速缩小,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若干所高水平大学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冲击的实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比如,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稳居世界第二位,高校占比超过80%;“十二五”期间,我国学科进入世界前1%的高校数从104所增加到164所,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数从335个增加到了616个;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的高校从22所增加到32所。这些进步都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领军人才还不多,整体师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还没有很好地落实;三是创新文化和创新生态亟待进一步培育。

主持人:《方案》提出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您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姜斯宪: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高等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大学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办学水平快速提升,贡献更加显著。然而,大学蕴藏、聚集的巨大创新潜能,因学科设置、人事制度、科研体制、合作办学和经费投入等体制机制障碍,尚未被充分激发和释放。所以新一轮的改革体现了“使命引领、内生驱动、问题导向、协同突破”等特征。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今天的三十几年里,上海交大始终站在改革的潮头,抓住了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前,上海交大正以“坚持道路自信、注重制度激励、强化自律保障”为指导思想,积极稳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比较优势,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应当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在校院治理体系方面,要以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保障,积极推进学校办学重心下移,充分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另外,还要以务实管用的态度抓好学术委员会制度运行,有效发挥教代会作用,积极拓宽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渠道。

主持人:“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您觉得这对于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哪些意义?

姜斯宪: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创新的主体是基层学术组织,活力之源在制度激励。所以我们的综合改革方案,调整外部关系的一个重点就是要争取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包括投入方式、人事编制以及人才培养和基本建设等。从国家层面看,制度安排越来越遵循大学的办学规律。调整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重点,就是推动“院为实体”改革,将办学重心进一步下移到学院,学院将科技创新的自主权进一步下放到一线的系、研究所、中心、创新平台,下放到科技领军人才,激发其创新热情、动力和活力。创新领军人才活跃在科研工作第一线,对制定技术路线,对人、财、物资源如何配置、向哪里配置最有发言权。同时,这对于大学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凝练大团队开展重大原创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下放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我们还通过“一门式”服务体系建设,为院系和教师提供快速、便捷、贴心的服务,保障教师一门心思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生一门心思完成学业。

学校也将进一步强化自律保障,可通过“协议授权”形成边界清晰的外部政策约束机制,通过“绩效问责”完善规范有序的内部管理约束机制,通过“信息公开”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形成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自律办学机制。

主持人:您觉得在“双一流”建设中,如何办出我们高校和学科的特色?

姜斯宪:首先应该进一步明确大学特色和学科特色的内涵,特色首先是高水平,是核心竞争力。有些特色是绝对性优势、压倒性优势,整体很强。有的特色体现在若干方向领域,别人难以企及,不可替代,但不一定所有方面都很强。这两者都很重要。在全球化时代开放的国际创新网络里,“人无我有”几乎难以做到了,发展别人没有发展的学科很难,做别人没有做的领域也很难。在创新的前沿,大家都你追我赶,“人有我优”是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或坚持做自己擅长的,最有基础和潜力的领域,久久为功;或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凝练学科方向,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异军突起,形成高峰。

主持人:上海交大有决心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吗?交大现在有哪些优势,将采取哪些措施争创一流?

姜斯宪:近年来,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交大抢抓发展机遇,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总体实力和水平处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各项国际可比指标快速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我们从未在时空上如此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我们认为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大的优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年3月份,上海交大成功召开了第十次党代会,形成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交大之路的整体构想。我们提出再经过五年的发展,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在若干权威世界大学排名中跻身百强,形成卓越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社会服务支撑体系、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到2020年,初步建成英才辈出、贡献卓著、制度规范、文化先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为此,交大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协同发展战略和文化引领战略,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交大模式”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