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非言语的沟通:陪伴式沟通

第一节 哭泣:沟通从第一声啼哭开始

婴幼儿期的哭泣

“哇——”

一声啼哭,孩子降生,这声啼哭是孩子与世界沟通的开始——“我来啦!”也正是从这声啼哭开始,父母开始了与孩子的沟通。

孩子降生,还未掌握言语表达的技能,父母担心无法与孩子沟通,但其实,婴儿虽然还没有学习语言,但他们已经有了实现沟通的能力。新生儿不仅能够听见声音,还能够区分声音的音高、音响和持续时间,能准确分辨出熟悉的照料者,尤其是妈妈的声音。1个月大的婴儿能看清30厘米以内的东西,6个月至1岁的婴儿视力已经达到成人水平。

“呜哇哇——”

过一会儿,同样的循环,再来一次,在反复尝试中,我们终于知道:

哭泣时,伴随着嗍嘴、蹭脸,说明宝宝饿啦!

哭泣时,伴随着跷腿、翻身,说明尿不湿让宝宝不舒服了!

哭泣的同时伸出双手,说明宝宝要抱抱!

……

孩子通过啼哭,表达他们的需求,当需求得以满足时,哭泣终止,沟通得以实现。

【沟通心理解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沟通的基础和关键,而亲子沟通也是建立和维系亲子关系的过程。婴儿期的啼哭是婴儿与父母沟通的主要形式,也是建立早期亲子关系,即亲子依恋的关键。依恋是婴儿与照料者之间积极的情感联结,也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妈妈,也可以是与婴儿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照料者。

如果孩子的哭泣经常得不到及时的反馈,甚至被有意的搁置,那么孩子早期的依恋关系就很难建立。哭没用,大声哭没用,长时间地哭也没用,外界和自己的沟通是断开的。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形成习得性无助,甚至会表现出“无欲无求”的状态,与父母的沟通也就越来越少。

妈妈发现孩子哭累了,确实不哭了,虽然最初的几次,一次比一次哭得久,也哭得更大声,但坚持几次不搭理,孩子哭得就少了,不过,好像也不那么活跃了,跟自己的互动也少了。下班回家,孩子看一眼自己,没有任何表示,继续着自己的活动,而自己出门,孩子也没有任何反应。

这样的孩子未形成依恋,属于回避型依恋,也称“无依恋儿童”。

另一类孩子,平时就比较爱哭,也不太容易被安抚,父母与他们沟通的耐心容易被耗竭,孩子不停地哭泣,妈妈也很烦躁,沟通难以在平和的状态下实现。

妈妈发现自己要出门之前,孩子就会很警惕,出门时强烈反抗;妈妈在身边时,孩子又表现出发怒的表情,排斥与妈妈的接触。这样的孩子形成的是反抗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与反抗型依恋都是不安全依恋,这两种类型的孩子容易形成无回应、不搭理式的沟通,愤怒、埋怨式的沟通,他们很难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长大后也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父母该怎么做】

新生儿出生的第一种行为表现就是哭,1个月内的新生儿,哭声是未分化的,哭声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引起哭的原因有好几种,需要父母在悉心照料中仔细观察孩子哭声伴随的不同的需求,并根据孩子的作息解读他们的哭声,以回应他们的需求,实现沟通。

幼儿早期的哭泣与需求的满足,是形成亲子沟通连接的基础。若孩子的每次哭泣都能得到及时回应,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安全感,也更容易与照料者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这对孩子形成最初的信赖和性格的形成都有着重要影响。

若父母对幼儿的哭泣都能及时地、积极地反馈,幼儿与妈妈在一起时能处于比较平和的状态,这样亲子之间就形成了健康的、积极的沟通状态。幼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后,更容易建立对自己、对他人的信赖,与父母、同伴的沟通更顺畅,长大后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儿童期的哭泣

“哇哇哇……我就要,我就要……”

“好了,不哭了,我们到前面看看!”

“不行,我就要,呜哇哇……”

“走不走!不要哭了!再哭打你了啊!”

“呜呜呜……我就要,呜哇哇……”

在商场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幕,孩子赖在某个玩具前面,大声哭嚷着要父母帮他买下这个玩具,父母拒绝他时,孩子立刻大声哭泣,甚至躺在地上耍赖大哭。这时,站在边上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大哭大闹措手不及,而孩子的哭闹又引来了很多注视的目光,热情的售卖员在边上说:“孩子要,你就买给他吧。”听到这声“鼓励”,孩子哭闹得越发强烈。

此刻的父母非常尴尬,也会有点儿愤怒:买?家里已经有类似的玩具了,没有必要再买;不买?这孩子的哭闹样子,不买很难止哭,周围人会说父母不作为……

在一番两方拉扯后,要么父母妥协,买下玩具,孩子停止哭泣,之后孩子哭闹要东西的频率也就会更高了;要么有些父母在这情景中,怒火越发强烈,直接用打骂制止的方式将孩子强行拖走,甚至边走边打骂,孩子在打骂中被威吓止哭,但这之后,孩子生气、发怒的频率也增加了,甚至出现了暴力行为。

【沟通心理解读】

儿童从2岁开始,已经逐步掌握交流能力,对情景的观察很敏感,知道察言观色,感知到在人多的情景下父母的尴尬。知道在有人帮自己说话时,自己想要的东西容易得到,尤其是哭闹后,儿童发现父母更容易满足自己的需求,哭闹是很好用的“要挟”工具,于是屡试不爽,哭闹也逐渐升级。

当不能用完整的语句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以及对方听不懂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时,儿童会着急哭泣;当自己喜欢的东西被损坏时,儿童会伤心哭泣;还有一种要挟式哭泣,即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以哭泣、大声哭闹为要挟,而达到目的。

【父母该怎么做】

与哭泣的儿童沟通,首要是能换位共情,理解他当前的状态和哭泣的原因,之后是情绪的平复、平等的沟通。

在类似的情景里,父母要做的首先是平复自己的情绪,能够让自己以平静的状态处理当前的情况。蹲下来,先劝孩子平静下来,再进行转移注意力的沟通:这个玩具和家里的玩具有哪些相似点?家里的玩具放在哪里了?这类玩具是怎样的玩法?回家后我们可以怎么玩?这样逐渐将孩子的注意力从当前的玩具转移到家里类似的玩具上,回忆玩具的特征,期待着回家与父母一起玩耍,从而逐渐走出当前的情景。若哭闹一直无法制止,先将孩子抱到安全的无人区域,待平静后再进行沟通。当然,如果孩子表达了这个玩具有什么新特征、他喜欢的什么特点,孩子与父母也在沟通他的需求点时,父母也可以适当地满足他的需求。

父母与哭闹的儿童沟通,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哭闹不是要挟的工具,和父母沟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诉求,父母才更有可能满足自己。而父母,也有了更多与孩子沟通的话题。

青春期的哭泣

“这次考试怎么又考得这么差,整天就知道玩游戏、弄发型,时间玩掉了,成绩玩完了,你看看隔壁的小吴,每次考试都比你高几十分,你也学学人家,你考不了第一名,至少考个前10名给我看看吧。”

“他也玩游戏。”

“还顶嘴!我让你顶嘴!”“啪——”一个巴掌。

“人家玩游戏怎么还能考那么好呢?你学习有没有用脑子啊!”

“我学了。”

“还顶嘴!叫你顶嘴!”“啪——”一个巴掌。

“你说你,整天弄你的头发,考这么差,还有心思打扮,手机、发蜡全部没收!”

“……”

“砰——”孩子摔门进了房间。

【沟通心理解读】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身体迅速成长,神经系统的兴奋加强,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情感容易受到情景的影响:冲动、易怒、不善自制,有很强的自尊心,注重形象,希望周围的人都将自己当作成人看待,但又会因为心理与生理发展的不平衡,产生紧张、焦虑、自卑的心理。与人沟通时,他们自认为已经成年、什么都懂,喜欢标新立异、虚张声势、表现个性;言语表现出成人化的特征,对父母回避、逆反,甚至抵触,不轻易表达情绪,讨厌父母威胁、命令、压迫式的沟通方式。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几乎不会在别人面前哭泣,在他们眼里,哭泣是孩子才有的表现;不哭,是自认为成熟的表现,也是态度的表达。躲在被窝里哭泣,在人前强装镇定,是青少年常见的情绪表达的方式。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需要尊重和接纳孩子即将成年的事实,将孩子当作大人看待,与他一起成长,放下自己“权威者”的身份坐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少控制、少命令、少批评,多理解、多鼓励、多陪伴,主动了解他当前的状态,对他予以肯定和鼓励,打开沟通的大门,孩子才会与自己有更多的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若能主动跟父母倾诉、谈心,父母应该更为欣喜,这说明孩子将你当成了理解他的朋友,你们的沟通是平等的、通畅的,孩子内心的大门,对父母也是敞开的!

沟通良方

哭,是人类最基本的表情之一,是情绪的宣泄,是情感的表达,也是对需求的哭诉。孩子哭泣有很多原因,作为父母,要充分体察孩子的状态,分析哭泣表达的需求,了解哭泣的原因,不是让孩子立刻停止哭泣,而是建立有效的沟通连接。

婴幼儿期的哭泣,以寻求生理需求的满足、寻求关注为主,父母需尽可能地满足需求,建立安全依恋;儿童期的哭泣,以要挟式哭闹为主,父母需“蹲下来”,与孩子建立平等沟通,让孩子主动表达需求并适当满足,避免孩子将哭闹当成满足自己需求的要挟手段;青春期的哭泣,常常是偷偷哭泣,父母需多体察孩子的状态,少干预、少控制、少命令、少批评,将他当作成人看待,与孩子一起“坐下来”,平等沟通,多理解、多鼓励、多陪伴,与孩子一起成长!

第二节 笑容: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笑容,是人际沟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表情,也是最常见的非言语表情之一。有豪放的“哈哈”大笑、斜瞄的“嘿嘿”笑、腼腆的“嘻嘻”笑,也有优雅的职业性微笑、发自内心的真笑、应付情景的假笑等。笑容,能拉近人际距离,打破尴尬的局面,促进沟通的进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学会笑,从无意识的、无选择的微笑,到能够识别对象、识别情景,使用不同的笑容。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若能有较多的笑容,丰富的表情,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也会有更多的笑容,也会在沟通中更好地运用笑容。

婴幼儿期的微笑

婴儿的笑,是从无意识的微笑到习得的、有选择的微笑,是第一个学会的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可以引起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积极关注,照料者的微笑、抚摸、抱抱,都能强化婴儿的微笑,而亲子间微笑的沟通也有利于依恋关系的加强。

“咯咯咯——”

“看看,孩子朝我笑呢!呀!开心吧!笑一个哈!”

孩子的照料者,尤其是父母,对于孩子出现笑容非常开心,也会尝试用各种方式逗孩子笑:摇晃波浪鼓等玩具,触摸婴儿的身体部位,用自己的笑容诱发婴儿微笑,发出奇特的声响,抱着婴儿摆出奇怪的表情或动作逗婴儿笑。

【沟通心理解读】

5周内的婴儿还没有真实意义的微笑,仅是靠嘴做出样子,面部还未形成微笑的系统表情,此时属于自发的微笑,又称内源性微笑。这类微笑在婴儿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属于自发性的或反射性的笑,一般在婴儿睡着时出现得较多,照料者抚摸婴儿面颊、腹部,也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还不是真正的具有社交意义的微笑。

1个月左右开始到五六个月大的婴儿,开始从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展,人脸和人的声音相对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微笑,开始时他们只对移动的脸出现短时间的微笑,之后会对不移动的脸发出持久性微笑,这是选择性微笑出现的标志。但这一阶段的婴儿对熟悉的照料者和陌生人的微笑还没有区别。

从五六个月起,婴儿开始出现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婴儿会对熟悉的人发出无拘束的微笑,但会对陌生人产生警惕。

【父母该怎么做】

“逗弄式”微笑互动,是父母和孩子最早的互相愉悦沟通,父母喜欢这样的逗笑过程,自己的动作、表情能引发孩子积极的反馈,不经意间就会多一些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而婴儿非常喜欢父母的陪伴,尤其是这种积极的互动陪伴,他们会选择用微笑,甚至大笑吸引、挽留父母在自己身边。

父母与婴儿的微笑互动,对于婴儿微笑表情的习得、对于性格的形成、对于亲子关系,尤其是早期的依恋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儿童期的笑容

小志一直是“吃饭困难户”,每次吃饭时先磨蹭玩弄,饭含在嘴里不咽,等到别人吃完了,他的碗里还剩许多饭没吃,一次、两次、三次……孩子的爸爸每次看到小志这样吃饭的状态都很生气,冷着脸训斥,甚至有时直接拿起戒尺打骂、威吓。小志每每都是在哭声中将饭吃完。经过多次这样的情况,爸爸每到吃饭就皱着眉头,而小志每到吃饭时也都有点儿焦虑,总是担心爸爸会揍自己,吃饭变成了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小志和爸爸都形成了小志不会好好吃饭的观念。

这样的恶性循环,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不利于吃饭习惯的养成。吃饭原本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情,而经过这样的反复强化,吃饭对孩子来说变成了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因此,若能换种沟通方式,换种表情,适时地微笑、鼓励,对孩子主动大口吃饭及时给予肯定,孩子反而会比打骂的情况下吃得更快,双方的心情也都会更愉悦。

孩子上学以后,有了管教学习的压力,父母对孩子的微笑越来越少。“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网上也有各种报道,因辅导孩子,父母难以控制情绪,甚至气得住院的。每每看到孩子下降的成绩、孩子学习时的坏习惯,父母总是会立刻怒火中烧,对孩子发泄怒火。但当孩子表现较好时,却又吝啬自己的微笑、肯定和赞美,生怕孩子会得意忘形。其实很多时候及时的微笑认可,在表现不好时用孩子自己表现较好时的例子引导他,远比发怒、训斥、怒吼的效果要更好。

孩子看到下班后的妈妈很辛苦,端上一杯水递过去,结果妈妈对孩子递过来的关心并没有认可和微笑,反而冷着脸训斥道“你只要管好学习,其他都不用管”,这样的沟通方式,阻止了孩子对自己的主动关爱,也将孩子和自己的沟通给阻断了。孩子缺少对这种关爱他人的行为的微笑鼓励,也会逐渐冷却自己关爱他人的“热心”,成长过程中逐渐丧失主动关爱他人、与人亲密交往的技能,很难形成自信的状态、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

【沟通心理解读】

孩子到了儿童期,已经掌握了社会性微笑,会有选择地微笑或哈哈大笑。对于熟人的出现,尤其是父母,孩子会不由自主地笑着跑过去,伸出双手要抱;听到父母的夸赞,也会非常开心,笑着重复父母对自己的表扬;对于他人表情的识别,尤其是微笑的感知非常敏感,当看到父母或长者微笑着鼓励自己时,会非常开心。上学之后,老师的夸赞、好玩的游戏,都能激发孩子的笑容,孩子受到老师带着微笑的鼓励和肯定,也会表现得更积极。

【父母该怎么做】

孩子渴望微笑,尤其渴望父母对他微笑,因为在孩子看来,父母的微笑就是肯定、认可、赞美、欣赏,是鼓励他继续做下去。经常受到父母微笑认可的孩子,做事会更加主动、积极,也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

孩子发音发不准、写字写不好时,微笑着鼓励他一次次尝试,孩子会逐渐掌握表达的技能;孩子遇见人不敢打招呼,微笑着鼓励他、跟他介绍叔叔阿姨怎么叫,一次次鼓励后,孩子会自信、大方地与人打招呼;孩子不敢上学,微笑着鼓励他进去,对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予以微笑肯定,孩子会打消顾虑,开心上学。有时,微笑鼓励的力量比大声训斥的力量要强得多。

青春期的笑容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非常希望周围的人都将自己当作成人看待,但他们对于成人也有自己独特的定义,比如,冷酷、不苟言笑、不表露自己的心思。

【沟通心理解读】

青春期的孩子,身体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男生身高进入成长飞跃期,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开始长喉结、变声、长胡子,出现遗精;女生雌性激素分泌旺盛,胸部发育、体态丰盈、月经来潮。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容易产生误解,尤其当自己的成长与大家不同步时,同伴的嘲笑导致他们更容易自卑。

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情窦初开,有种朦胧的倾慕,会故意与对方打闹而引起对方注意;会在课堂上时不时地偷瞄对方;会在放学路上创造一起走的机会多看几眼;会在课后以交流学习内容为借口多聊几句;会给对方买零食……这些举动,很可能会被细心的父母、老师发现,早恋的担忧,会让大家反应过激。父母、师长需平心静气地与其沟通,对孩子表露出的对对方的欣赏和赞美,并不反应过激、全盘否定,而是适当地予以微笑认可,孩子会认为你能理解他的赞美。孩子的情感状态有进展时,也会主动找父母沟通、分享喜悦。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和老师此时需要做好对青春期孩子的引导,发现孩子的自卑状态时,及时做好沟通,普及相关知识,打消相关疑虑,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父母要做的,一方面是倾听,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与孩子产生共情,对孩子分享的内容予以中肯的分析;另一方面是解惑,对于孩子可能好奇的方面,能够从中立的角度予以解释,以平等的身份共同面对青春期难题。

沟通良方

卡耐基说:“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笑容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尴尬,架起沟通的桥梁;笑容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搭建沟通的平台;笑容能安抚不安的情绪,鼓励对方增强信心。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需要巧妙运用微笑的表情,经常给孩子积极的反馈、及时的鼓励、及时的认可、及时的赞美。对于孩子的笑容,父母要及时报以笑容,让孩子在积极的互动中成长,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

第三节 对视:从“看”到看见

对视,即眼神交流,是沟通中常用的最基本的非言语沟通形式之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对方的眼神中,我们能读出很多信息:开心、伤心、不满、回避、愤怒、恐惧等。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若我们能及时地把握孩子眼神中流露出的信息,便能及时地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沟通的进行。

婴幼儿期的对视

新生儿出生便能察觉到眼前的光亮,已经能用眼睛追随刺激,能区分不同明度的光。在出生的前2个月,婴儿对光的明度的敏感性发展很快,6个月到1岁的婴儿便能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水平,婴儿对面孔表现出偏爱。但不同的婴儿对眼神的识别和使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沟通心理解读】

婴儿在最初的几个月,虽然屈光度、视敏度有了发展,能有看的动作,但在最初的3个月内,婴儿虽然表现出对面孔的偏爱,但并不能看清人脸,对于真实的人脸和图片的人脸并不能有明显的区分。

婴儿对于情绪的表达没有任何掩饰,从他们的眼神、表情中就能解读出情绪。婴儿最初以基本的生理需求刺激而出现的哭和笑居多,看到父母或熟悉的照料者时,瞳孔放大,嘴角翘起;饿、疼痛、害怕或需要关注时,双目圆睁、大声哭泣。成人的表情相对比较复杂,有了许多社交意义,婴儿并不能识别出父母复杂的表情。

1岁以后的幼儿,学会了观察父母的表情,能从父母的眼神、表情中看出基本的情绪变化,父母笑了,他们知道父母是开心的,但却很难分辨出不开心和专注的区别。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孩子在玩着自己的游戏,你在思考问题,过了一会儿孩子跑过来,你还沉浸在自己思考的问题里,并未注意到跑来的孩子,没有眼神反馈。孩子会抱着你问:“妈妈,你怎么生气了?”你可能会觉得很纳闷,只是未关注到他,没有与他眼神交流,孩子怎么就会认为妈妈是生气的。其实,对幼儿来说,眼神的交流是他们确认父母是否在关注自己、认可自己的关键,而父母生气时会选择转过头去,不理孩子,对孩子来说,若父母没有与自己眼神交流,那么可能就是生气了。

【父母该怎么做】

眼神交流是沟通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从婴儿开始,我们就在帮助孩子进行眼神训练,比如,婴儿最喜欢的“躲猫猫”游戏。从最初的用被子、枕头、毛毯等遮盖住脸,再掀起来和孩子眼神交流,拿下的瞬间,孩子会表现出非常欣喜的表情。随着婴儿的长大,“躲猫猫”的范围扩大,在家里的角落,如窗帘后面、门后面,当孩子被发现的瞬间,与孩子眼神对视,父母向孩子传递愉悦的眼神、欣喜的情绪的这一过程能够训练孩子的眼神。尤其对于有孤独症的孩子,他们惧怕眼神交流,回避对视,通过这类游戏,可以帮助他们训练眼神。

儿童期的对视

儿童与人沟通时,已经学会使用眼神交流,希望父母或照料者与他们沟通时多看向他们,与他们有一些眼神上的互动与鼓励。眼神的交流互动是沟通的基本保障,父母希望孩子与自己沟通时是专注的。同样,孩子也希望父母与自己沟通时是专心的,能够全身心地关注他们,及时与他们对视,给予他们眼神上的鼓励和赞赏。

“看着我的眼睛,听妈妈说……”这是亲子沟通中经常出现的话语,父母认为孩子看着自己,才是他专注在听的表现,而若孩子没看自己,就说明没在听。有研究表明,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有时出现的眼神回避,或看向脚下、看向一边,是表示在听的同时也在思考听的内容,而孩子一直看着你,他也并不一定所有的内容都听进去了。持续的对视,并不意味着持续的专注。

【沟通心理解读】

通过孩子的眼神,我们能读出孩子对当前沟通的态度。在上课时,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听着听着,眼神游移不定呈呆滞状态,就可以判断出,他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课堂上;当你与孩子在沟通的过程中,说到某一点时,孩子突然抬起头,眼神与你对视,眼睛睁大,带着质疑的表情,说明他对你刚才所说的内容产生了疑问,需要进一步商讨;在与孩子沟通时,如果他看你的次数越多,说明他对谈话内容越感兴趣;相反,如果整个谈话他总是将目光移开,同时表现出不耐烦的状态,说明他想快点儿结束当前的对话。

有些孩子生来就比较外向,从会表达开始,就会主动和身边的人沟通,主动与人打招呼,忽闪着一双大眼睛,主动向人分享自己的小秘密或小乐趣,拉着人跟他聊天;有些孩子从小就性格内向,喜欢躲在父母身后,在公共场合,几乎不敢说话,偶尔说出几句,也是低着头,与人没有任何眼神交流,声音小得只能自己听见。

【父母该怎么做】

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先天的因素,妈妈们经常用来形容的“天使宝宝”“恶魔宝宝”,其实也是天生的性格差异,有生来爱哭爱闹的,有生来就比较安静的,有稍微不舒服就哭个不停的,有整天都要父母抱着的,有自己可以待在床上玩半天、有需求时喊两声,满足后又能自己玩的……这些性格的差异,与孩子以后与人沟通时表现出来的差异相关,但性格也是有后天塑造的成分。

父母可以通过眼神的鼓励、赞赏,对孩子的表达进行鼓励。当孩子当众表达或与自己说话,偶尔抬起头看向你时,立刻回应以点头、微笑,看到你鼓励、赞赏的眼神,孩子会立刻受到鼓舞。多几次这样的鼓励,孩子表达时抬头的次数也会增多。孩子表达结束时,父母可以抚摸着他的头,看着他的眼睛,夸赞他刚才的几次抬头眼神交流,夸赞他的表达,孩子对于表达、沟通也会越来越有自信。

青春期的对视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非常敏感的阶段,他们对父母的言语会比较烦躁。孩子经常将自己锁在房间里,父母也经常想找机会多与孩子沟通几句,但经常被孩子很不耐烦地打断“知道了,知道了,怎么那么烦”,于是沟通终止……

【沟通心理解读】

青春期的孩子,并不太关注父母说话的内容,相比于语言,他们更在乎父母表达时的态度是居高临下的、压迫的、控制的、训斥的,还是温和真诚的、亲和理解的。父母表达时,自以为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但孩子也能从父母的眼神里读出焦虑,读出父母对孩子的不认可。青春期敏感的状态,需要父母能够更多运用眼神的力量,多关心、多鼓励孩子。

【父母该怎么做】

不再“口若悬河”,不要任性地使用我们的言语。过多的言语只会让孩子觉得反感。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时需要学会少说,多利用非言语表情给予孩子陪伴。少说并不比多说容易。一方面,父母要从孩子平时的表现中观察孩子的状态,观察不是偷窥,而是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关心他的状态;另一方面,父母要将孩子当作成人,摆出平等的姿态,多用非言语的沟通,尤其是眼神的沟通。

父母给予鼓励、支持的眼神会激发孩子继续努力的斗志;父母责备、警告的眼神会令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父母关爱、疼惜的眼神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对于孩子获得的成功,给予微笑鼓励,眼神肯定;对于孩子遭受的挫折,给予拍肩、拥抱,鼓励他继续努力。

沟通良方

教育界有这样一段话:“聪明的父母用眼神教育孩子,一般的父母用嘴巴教育孩子,差劲的父母用拳头教育孩子。”

眼神沟通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把利器。通过眼神,父母可以表达对孩子的关注、倾听;通过眼神,父母可以表达对孩子的赞许、鼓励;通过眼神,父母可以传达对孩子的失望、不满或是愤怒;通过孩子的眼神,父母可以读出他的害羞、害怕,读出他的开心、欣喜,可以读出他的伤心、不满,读出他的质疑、恐惧……

对视,即眼神交流,为父母理解孩子提供了很多信息,为父母能更好地体会孩子当下的情绪状态、更好地倾听孩子所表达的内容、与孩子有更进一步的沟通提供了保障。因此,父母多与孩子对视、多用眼神与孩子交流,能让亲子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第四节 拥抱:依恋关系的建立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心理学家哈洛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他将幼猴与母猴隔离开,制造了两只假母猴代替真母猴——一只是由金属丝构成的圆筒,称为“金属母猴”,另一只是在圆筒外面盖上了一层柔软毛巾的“布母猴”。这两只“母猴”都装有可供幼猴吸吮的奶瓶,两只幼猴可以自由选择接近哪只“母猴”。

实验显示,不论布母猴是否提供食物,幼猴除了吃奶时间,大部分时间都会选择与布母猴在一起度过。而当哈洛将大的发条玩具熊(怪物刺激)扔进笼内时,单由布母猴抚养的幼猴立即跳到布母猴的身上,紧紧地抓住它,之后会慢慢地去探索这个“怪物”;而仅由金属母猴抚养的幼猴看到“怪物”时,并不会逃向“母猴”,而是猛地想把“怪物”推开,或将自己摔在地板上,或者靠着笼子摩擦身体。

这个实验是研究拥抱与亲子依恋的经典实验,反映拥抱是亲子依恋形成和巩固的关键,它在孩子成长的各个年龄阶段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婴幼儿期的拥抱

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报道:1995年10月,美国马萨诸塞州布丽尔和凯利这对双胞胎姐妹早产12周出生,每个人的体重只有2磅左右,她们出生后,立即被送到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各自待在独立的保育箱里。

在监护室住了3周之后,凯利的体重略微上升,状态也比较稳定;但是布丽尔的情况却每况愈下,她一直不停地号啕大哭,呼吸越来越微弱,心跳越来越快,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急剧下降……

护士凯丝培莉心急如焚,她抱着小布丽尔,用毯子把她包起来,让爸爸抱她,给她吸鼻腔……但是,不管怎样,孩子还是大哭不止。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时,她突然想到了一个之前听说的、但却不符合医院规定的方法——把双胞胎放在同一个保育箱里。

两个幼小的生命来到世间经历分离后再次相聚。

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躺进去,凯利的身体向布丽尔依偎过去,将小胳膊绕上她的身体,拥抱了布丽尔。几乎就在那一刻,奇迹发生了,布丽尔的心跳稳定下来,体温也渐渐回到了正常水平,低得惊人的血液含氧量也开始回升!她安静了下来,肤色渐渐红润,俨然获得了新生。

几周之后,两个孩子健康出院,人们将这个拥抱称为“救命的拥抱”。

两姐妹的这个拥抱,让医学人士开始意识到,肌肤的接触对新生儿有如此大的帮助。

【沟通心理解读】

拥抱,是人与人之间零距离表达爱与关心的方式。婴儿出生后,最先学会的就是拥抱。拥抱是让他们获得安全感、与父母近距离接触的方式。

刚出生的婴儿睡不踏实或大声哭闹时,医生或护士会让婴儿趴在妈妈的肚皮上,或贴着妈妈放,婴儿会睡得很安心;很多婴儿睡觉时还喜欢摸着妈妈的肚子,这也是在寻求跟妈妈的近距离接触,寻求安全感。研究发现,早期的触摸体验会持续影响孩子大脑对温度和触摸的反应,能够促进生理和认知的发展。

婴儿不会言语沟通,最常见的动作便是伸出双手“求抱抱”。拥抱,这一肢体接触,是他们进行沟通的最初方式。通过拥抱,他们与照料者近距离接触,获得安全感,建立依恋关系。

【父母该怎么做】

婴幼儿最需要的情感沟通方式,就是父母的拥抱。拥抱可以让婴幼儿感知父母的存在、感知父母的温度、感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当孩子伸出双手时,要立刻给予孩子一个回应的拥抱,平时也要主动多抱抱孩子。父母若能经常抱抱孩子,就有利于孩子形成较强的安全感、建立较好的依恋关系,孩子也更敢于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还利于亲子间的沟通。

儿童期的拥抱

7岁的小男孩小南特别喜欢毛绒玩具,家里堆满了小狗、小猫、小熊、小兔子、洋娃娃等毛绒玩具。无论做什么事,他都要抱着毛绒玩具,吃饭抱着,睡觉抱着,出去玩耍要抱一只毛绒玩具,甚至上学也要抱一只毛绒玩具。

小南的父母很不理解他的行为,按道理,一般都是女孩喜欢毛绒玩具,作为一个小男孩,为什么小南会这么偏爱抱着毛绒玩具?甚至给他拿走,还会哭闹不停。

小南的父母咨询儿童专家时被问道:“你们平时拥抱孩子吗?”父母这才知道症结所在。

小丽的家里最近新添了一个小宝宝,爸爸妈妈整天都围着弟弟转,出去玩时,妈妈抱着弟弟,小丽自己只能牵着妈妈的衣角;小丽想让妈妈帮自己打开牛奶盒子,可是弟弟正在哭,她只好自己想办法打开,手好疼;小丽不小心摔了一跤,以前妈妈总会立刻跑过来,帮她摸一摸,给她抱一抱,可这会儿,妈妈还在远处推着弟弟;回家时,小丽对妈妈说:“妈妈,你可以抱我一下下吗?”

只要“一下下”,这也是很多孩子的心声,“一下下”的拥抱,可以吗?

【沟通心理解读】

孩子在儿童期与父母的亲密接触,尤其是拥抱,影响到孩子在整个儿童期的社会关系与身体各个系统的健康,这样的影响还会延续到成年。研究发现,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皮肤饥饿感”,需要通过拥抱等形式得以满足。研究指出,在很多情况下,人对触觉的需求比对言语或情感的需求更强烈,触摸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爱我你就抱抱我”,拥抱能够满足触摸的需求,是直接的表达爱的方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情感联结的方式。通过拥抱,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认可,缺少拥抱的孩子,相对会少一些安全感,他们会通过拥抱布娃娃的方式来弥补,但内心对关爱的感受却无法弥补。

【父母该怎么做】

在父母与孩子的众多接触中,以抱着孩子和搂着孩子肩膀的方式最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和安全感。父母经常给孩子拥抱,也是在告诉孩子,不管发生什么,父母对你的爱不变。

父母要做的,就是伸出臂膀,每天都给孩子一个拥抱,孩子的状态会更积极,跟父母的关系也会更亲密。

青春期的拥抱

美国一项研究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被要求4周内每天至少给予或是获得5个拥抱。他们要尽可能多地拥抱别人,并且记录下所有的细节。而第二组,作为控制组,被要求4周内记录下他们每天阅读的时间。4周之后,拥抱组每个人平均拥抱了49次,并且普遍报告自己变得更加快乐了。而阅读组并没有什么变化。

【沟通心理解读】

拥抱时,人脑会分泌让人愉悦的多巴胺,以及舒缓焦虑的血清素,它们能缓解压力、不安、焦虑,改善记忆力,还可以增强愉悦感和免疫力。常被拥抱、较多感受社会支持的人较少患严重病症。研究认为,肢体接触能减少体内分泌刺激压力反应的激素,有效降低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冲击及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从父母的拥抱中,孩子能感受到父母传递的力量,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感受到父母带给自己的力量,就像在说:“孩子,你一定能行的!”尤其当孩子遇到压力时,这股力量可以促使孩子将压力释放,他们的状态也会得以改善。

【父母该怎么做】

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学习的压力、交友的压力、考试的压力,父母也没有太多的机会与孩子促膝长谈、联络感情,拥抱是跟孩子表达爱、帮助孩子缓解压力的重要形式。

当孩子遇到开心的事时,给他一个拥抱;当孩子没考好时,给他一个拥抱;当孩子交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时,给他一个拥抱……找一切拥抱的借口,给孩子拥抱,让他感受到关爱、支持。

沟通良方

心理学家萨提亚说:“我们一天需要4个拥抱才能存活,需要8个拥抱才能维持活力,需要12个拥抱才能成长。”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每天都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第五节 蹬腿:情绪的宣泄还是身体的发育

人类腿部主要有两个功能:搜寻和逃跑,一是向前走搜寻食物;一是遇到危险时的逃跑,所以,人的双腿和脚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动向。而腿部又是身体上远离视线的部位,在沟通过程中,人们并不能时刻控制、伪装好自己的腿部状态。所以,通过观察对方的腿部动作,就能判断出对方是否愿意继续交谈,也能判断出对方的态度。

婴幼儿期的腿部语言

“小腿蹬一蹬,个子窜一节”,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蹬腿时会有这样的感慨,尤其是看起来强有力的蹬腿,他们觉得这是孩子有力气的表现,认为这是孩子正在旺盛地生长,在长个子。

有些老人带孩子,喜欢用包裹布、包被、抱毯等里三层外三层地将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甚至腿部也用布袋子扎着,怕孩子冻着,同时还帮助孩子矫正O形腿,认为这样对孩子比较好。每次换尿不湿或洗澡,将一层层包被脱下来时,孩子都会快速蹬双腿。抱毯会让孩子有拥抱的感觉,会有一定的安全感,但扎腿束缚了孩子的自由活动,过多的包裹不利于孩子的体温调节,影响孩子的发展,孩子也会蹬腿表示抗议。

【沟通心理解读】

婴幼儿期的蹬腿,一方面是腿部发育的过程,婴儿通过蹬腿的动作将他们在胎儿期弯曲的双腿练习伸直,同时促进臀部、膝盖、踝部以及平衡力的发育,为婴儿学坐、学站、学走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蹬腿也是婴儿的身体语言之一,婴儿未掌握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蹬腿来表达。有时孩子因为开心而蹬腿,比如,孩子看到妈妈的脸,尤其是妈妈还在陪玩逗笑时,特别开心,会快速蹬双腿;有时孩子躺在床上蹬腿、伴随着哭泣,这时孩子的状态有点儿烦躁,可能不舒服了,或者想寻求关注了,需要父母或照料者及时关注,解决他们的需求,给予安抚。

【父母该怎么做】

婴儿需要蹬腿来促进双腿及踝部发育,所以,需要给足蹬腿的空间,不给孩子双腿太多的束缚。另外,婴儿的蹬腿也是情绪的表达,但一般也会伴随着面部表情或手部动作,对于孩子蹬腿动作所表达的情绪,需要结合情景加以判断。如果孩子的蹬腿伴随着笑,那么这是开心的表现,继续当前的活动,他会更开心;如果孩子的蹬腿伴随着哭喊,那么这就是烦躁的表现,需要判断孩子这会儿的需求,给予拥抱,缓解他烦躁的状态。

儿童期的腿部语言

儿童期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沟通能力,但有时他们也仍然会采用蹬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婴幼儿期不同的是,现在的蹬腿,表现为哭闹时坐在地上蹬腿,或者开心时的欢呼雀跃、蹦蹦跳跳。

小敏约着她的朋友小兰一起到公园玩耍,看到小兰穿着一身漂亮的公主裙,裙子上还镶有五颜六色的彩珠,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小敏特别羡慕,时不时地摸一下小兰的裙子,摸摸彩珠,结果她玩泥土的脏手把小兰的裙子弄脏了,玩弄彩珠时还不小心弄掉了一个,小兰大哭不止,坐在地上直蹬腿,小敏在边上低着头,手指绕着衣角,两个脚尖向内对搓着。

听见哭声,两位妈妈跑过来,听到小兰大哭着说小敏弄坏、弄脏了她的裙子,小敏的妈妈立马大声训斥她怎么把别人的裙子弄坏了,小敏随之也大声哭起来,在训斥声中,小兰逐渐将双脚的脚尖朝向了公园的门口,之后直接跑回了家。

【沟通心理解读】

儿童的社会化能力还没有完善,他们也不太会刻意控制自己的言行,虽然在学校,老师已经教了一些行为习惯,但孩子与父母在一起,尤其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时,会很少遵守规矩,也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想法行动,相对较为任性。比如,坐地上或者躺地上哭闹,并伴随着蹬腿,这是他们经常采用的哭闹方式,通过这样的哭闹方式宣泄伤心、愤怒的情绪,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

有些害羞的孩子,平时与人沟通较少,交流时声音也很小,从他们的肢体动作可以看出他们的紧张,如无处安放的小手;从他们的腿部动作可以看出他们的焦虑,如向内对搓的小脚;从他们的脚尖方向可以看出他们对当前沟通对象的态度,若脚尖朝向门口,说明他很想结束当前的内容,想从这个情景中逃离出来。

【父母该怎么做】

孩子内向还是外向,任性还是听话,需要父母平时多观察,耐心地教育引导。对于内向、害羞的孩子,要多观察他的肢体语言所反映的心理状态,经常给他鼓励的眼神和拥抱,帮助他缓解紧张、建立自信,对于任性的孩子,有助于逐渐帮助他建立规则意识。

父母需要多花些耐心,与孩子用心沟通、平等沟通,引导他们认识到如何恰当地宣泄自己的情绪,知道公共场合的大哭大闹是不可取的。但父母自身也不能采用在公共场合用肢体惩罚的方式,如扇嘴巴、打屁股等,这对孩子来说,一方面会伤及他们的自尊,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创伤;另一方面是给孩子提供了行为学习的榜样,孩子也会效仿父母的行为,在愤怒时采用打人的方式或打骂结合的方式,这并不利于孩子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甚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青春期的腿部语言

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的言语交流较少,但父母可以从孩子的肢体语言中解读出孩子当前的状态和孩子对自己的态度。

初二某学期的一个周末,小谷带着他的同学到家里一起写作业,房间里时不时传出两人的笑声,小谷妈妈很好奇两人在房间里是不是在讨论作业,便端着水果盘走进房间,想凑过去看看他们在讨论什么,结果小谷一直背对着自己,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水果放着,我们等会儿吃,你出去吧。”

晚上,同学回家后,小谷妈妈到房间跟小谷讨论白天小谷的行为,说他当着同学的面不尊重自己,又让他拿出写的作业,发现了错的题目,训斥他没有认真学习,小谷一开始还面向妈妈,听了一会儿,便不耐烦地扭过头去,身体晃动、双腿抖动……

【沟通心理解读】

青春期的孩子会将心思藏在心里,不与父母分享,但细心的父母可以通过多观察孩子的肢体语言,了解孩子当前的心理状态。观察他们是抬着头走路,还是低着头走路,是大声地表达,还是低声地说话,是自信的还是缺乏自信的。

孩子的肢体语言也反映了他的心理状态或态度,若孩子正在做其他事,或与其他人沟通时,父母想与他沟通,但他背对着自己,说明他这时是拒绝的态度,并不想此时沟通;与他沟通时孩子的双脚抖动或整个身体都在晃动,伴随着眼神四处张望,说明他这时的内心较为烦躁,甚至厌倦,想要离开当前的情景;若与他沟通时,他两腿叉开,说明他是对你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的,并且愿意和你继续交流;若他腿部向后,脚尖着地,说明他这时已经缺乏耐心;当他腿部变成交叉状态时,有可能已经产生了心理防御的状态或是受到了不舒服的情绪影响。

【父母该怎么做】

孩子的肢体语言透露着他的心理状态,也表露出他对当前沟通的态度,父母需细心地从孩子的肢体语言中做出解读,及时控制沟通的进行。若孩子的肢体语言已经明显表现出不耐烦,要尽快结束当前的谈话,多说已无益,甚至还会引起孩子更多厌烦和不满。

父母也可以通过摆出开放的肢体动作,体现对孩子的接纳状态,在沟通时摆出跟孩子类似的动作,让孩子感受到亲近感,促进沟通的进行。

沟通良方

蹬腿动作,是婴幼儿较早出现的腿部动作,是成长发育的必要,也是开心或烦躁情绪的表达,父母需要根据情景做出判断,让婴幼儿开心的状态更持久,让烦躁的状态尽快消除;儿童期的孩子会用哭闹蹬腿的方式宣泄伤心、不满、愤怒,父母需要先平静自己的情绪,用理智的沟通,引导孩子用更合适的方式宣泄情绪、表达需求;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更细心地与之沟通,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透露出来的态度,如腿部朝后、脚尖着地是不想再听;腿部抖动伴随着身体晃动是烦躁、心绪不宁;脚尖朝门是想离开。根据孩子肢体语言透露出来的态度,及时转换沟通主题或终止沟通内容。

第六节 副语言:从声音听人心

声音是非言语沟通的一种形式,包括声音的音高、音量、音色、重音、语速等,这些也称作“副语言”。副语言的运用,可以让同样一句话,表达出不同的含义,帮助我们理解对方在这一情景下的状态、心理特征,理解对方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

婴幼儿期的副语言

婴儿未形成语言能力时,主要通过哭声与父母或照料者沟通,他们的哭声也有一些副语言的差异:有时会发出的哭声似哭非哭,像小猪“哼哼”但是音调并不高的声音,也可能会越哭越厉害,声音越来越大;有时会发出比较刺耳、音调非常高、间断性的哭声,同时四肢展开,攥起小拳头;有时会发出一种比较轻,语调比较平缓的哭声,一般没有眼泪,也许还会皱着眉头,身体别扭得晃来晃去。

【沟通心理解读】

婴儿在1个月后,哭声出现了分化,不同原因引起的哭叫在口舌部位、音高记忆声音的断续上有了分化。像小猪“哼哼”但是音调并不高的声音;哭声比较刺耳、音调非常高的声音,等等。

婴儿5个月左右进入牙牙学语阶段,出现类似于成人语言中的音节重复,到9个月起,婴儿牙牙学语的出现频率达到高峰,不仅能重复不同音节的发音,还能发出同一音节的不同音调。研究发现,婴儿对语言的刺激非常敏感,不到10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别语音和其他声音,并对之做出不同反应,尤其表现出对妈妈语音的偏爱。婴儿对父母突然升高的语气会表现出害怕。

【父母该怎么做】

婴儿哭声的音调、音高、音量的差异,伴随他的动作,可以作为父母或者照料者判断他哭泣原因的差异,是生理需求,需要把屎把尿,还是寻求关注、要抱抱,还是受到了惊吓,还是身体不舒服。父母给予孩子及时的关注、拥抱、安抚,有利于孩子建立积极的依恋关系。

儿童期的副语言

小明正在很投入地玩游戏时,妈妈来催促他赶紧吃饭了,他这般回答道:“来——了”,“来”的音会拖得很长,意犹未尽而又有点儿无奈、厌烦;当他正在写作业,正好也不太想写时,妈妈催促他吃饭,他会非常干脆地回答:“来了!”两个一样的词,因情绪的不一样,语气、语调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4岁半的冰冰,性格有点儿内向,平时说话声音比较小、很少与人主动打招呼,妈妈每次都在遇到人时,大声提醒:“冰冰,快跟阿姨打个招呼啊!”冰冰每次听到妈妈的高声催促,反而更加不知所措。有一次,家里要来客人,妈妈改变策略,提前给他讲了个讲礼貌的小朋友的故事,引导他如何与人打招呼,在很远处看到阿姨时,凑在他耳朵说:“冰冰,咱们要做有礼貌的小朋友。”阿姨进门时,他大声地打了个招呼“阿姨好”,周围人一起表扬他有礼貌,冰冰更有信心了。

【沟通心理解读】

儿童的情绪状态可以从他的语气、语调、语速中判断出来,开心时语音较高、说话也干脆,伤心时语速较慢、声音较低沉,害怕、不自信时,声音特别小。若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发现他语调突然升高,说明他此时有些心虚,是借提高声调掩饰内心的慌乱。

儿童有时会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在自己打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如大声喊叫,模拟一些声音。有时孩子发出这些声音也是为了寻求关注,希望能得到父母的肯定,一个眼神的肯定和赞许,或语言的赞美,或父母在身边的不干预式陪伴,就已经足够。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可以运用心理学中的低声效应,即低声的谈话方式,比高声的谈话方式更能达到说服别人的效果。面对无理取闹的儿童,父母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与孩子平和地沟通,大吼大叫、怒斥孩子,只会让愤怒的情绪不断转移,孩子的哭闹现象不仅不会缓解,哭闹的声音反而越来越高,起不到沟通的效果。

当父母与孩子因为某些事情沟通,发现他比平时反应慢、说话吞吞吐吐时,可以判断他应该是有所隐瞒或做错了什么。

青春期的副语言

小美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妈妈问:“今天成绩出来了吧?考得怎么样?”小美低着头一声叹息“哎——”,妈妈发觉小美的情绪不太高,也就没有继续追问。晚上吃饭时,不知情的爸爸问小美:“小美,这次考得怎么样?”结果小美却突然把筷子一放,大声吼道:“老是问,老是问,你们烦不烦啊!”

【沟通心理解读】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敏感期,在人际交往、学习等多方面都会感受到压力。孩子放学回家后,容易将学校的情绪、压力带回家里,若父母此时还在他面前唠叨,或做了让他厌烦的事,孩子说话的语音、语调都会突然升高,甚至变成对父母的怒吼。如果孩子经常熬夜学习,睡眠不足、精力跟不上,会出现有气无力、心烦气躁的状态,加上体内激素的影响,有时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吼大叫。

孩子有时会叹息,感到压抑、失望或无奈时,会通过叹气的方式释放压力,多数时候,情绪状态也不好;但有时,当他完成了当天的任务,或解出一道难题时,也会长舒一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父母该怎么做】

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嫌父母唠叨,与父母的沟通会变少,沟通时也经常语气中透露着不耐烦,甚至对父母大吼大叫,父母首先需要从孩子的语气、语音、语调中判断孩子当前的状态,判断孩子是疲乏、压抑、失落的还是开心、兴奋的。

当孩子的状态较为低落时,多以陪伴、眼神的鼓励、拥抱等形式,表达支持、鼓励和关爱;而当孩子的状态较为兴奋,语调中还透露着欣喜时,可以用朋友的口吻,多沟通几句,通过言语的鼓励、骄傲的语气、上升的音调,让他感受到父母的鼓励和关爱。

沟通良方

沟通中的副语言: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传递着表达者的状态、情绪,父母需要从孩子的副语言中,解读孩子的状态、了解孩子的需求、感知孩子的压力,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鼓励、支持,同时父母需要控制好自己的副语言,调节好情绪再沟通,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引导。

第七节 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

倾听是最普遍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沟通形式。“两个耳朵,一张嘴”的身体构造,也是提醒我们在沟通中更多的倾听,而不是一味地表达。倾听包含了5个元素:听到、专注、理解、回应和记忆。倾听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从而感知对方在沟通过程中表达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给予理解、共情、及时的回应,并能够记得沟通的内容。

婴幼儿期的倾听

通过倾听父母和其他人的说话,婴儿很快会发现语言的重要性。1个月时,他就可以听出妈妈的声音,即使你在隔壁房间说话,他也会感到安心、舒服、愉悦。当他用笑容和叽叽咕咕的声音回应时,看到你脸上绽放的笑容,他会意识到沟通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

到4个月时,婴儿可以从你说话的方式中了解你的心情和性格。如果你用快乐或温柔的方式跟他说话,他可能对你笑或发出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如果你对他发脾气或咆哮,他会感到惊慌,甚至撇嘴大哭起来。

【沟通心理解读】

孩子在婴幼儿期时,尚未掌握言语沟通的技巧,但已经会通过哭来表达需求,通过笑给予照料者反馈,通过蹬腿表达开心或烦躁的情绪,通过求抱抱的动作表达想要照料者的拥抱关爱。这些非言语的信息,都是孩子的沟通语言,父母或照料者若能解读出孩子的非言语信息表达的内容,也是积极的倾听、沟通的过程。

与婴儿的言语交流的互动看起来只是一个游戏,但这种早期的交流对婴儿的社交和情感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热情迅速地对他的笑容做出反应,经常让他参与这些“对话”,会让他感受到:他在父母的心里很重要,他可以信任父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生活。

【父母该怎么做】

与婴儿的沟通过程中,父母的倾听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将注意力完全放到对方身上,倾听婴儿的非言语信息,从他的哭、他的笑、他的蹬腿、求抱抱等非言语信息中解读婴儿的需求,给予关爱、积极的反馈,这样的反馈过程是积极的倾听,也是爱的表达。

父母在婴儿“说话”时,仔细分辨他的暗示,不要打断,不要移开视线,对他的关注和尊重,有利于婴儿自尊心的建立。对婴儿的表达,父母需要给予持续的关注、语言的反馈,让他感受到发音带来的关注,有利于婴儿语言的习得和沟通能力的掌握。

儿童期的倾听

美国某主持人曾经采访过一个孩子,问他:“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啊?”孩子说:“嗯……我想当一名飞机的驾驶员。”主持人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时,所有的引擎都熄灭了,你会怎么办呢?”

孩子想了想,大声地说:“我会告诉飞机上的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我背上降落伞跳出去……”

还没等孩子说完,现场观众都已经笑得东倒西歪,面对大人们的哄笑,孩子的眼泪夺眶而出,一脸茫然和无辜。主持人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孩子坚定地说:“我要回去拿燃料!然后回来救他们!”

父母与孩子沟通时,经常忽视倾听的过程,自以为是地打断孩子的表达,从而经常发生误会,孩子也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沟通心理解读】

父母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上述案例中的情况,因为思维的差异,父母会武断地做出判断,并打断孩子的表达,常常让孩子感受到不被理解的冤屈。在沟通中,父母经常是带着情绪的,以质疑、批评、说教为主,不能很好地倾听孩子,难以理解孩子当前的状态。父母的积极关注、认真的倾听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这有利于亲子沟通和信任关系的建立。

儿童虽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但儿童的倾听与他们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记忆力有很大的相关。因为不能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力,或记忆力的有限,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而被质疑不用心听是不可取的。孩子的倾听能力,也需要父母的理解、引导、示范和训练。

【父母该怎么做】

在沟通时,父母蹲下来或一起坐下来,和孩子在同一高度、面对面,以平等的状态沟通,更能达到倾听的效果。若父母的情绪比较激动,在与孩子沟通前,先做几个深呼吸、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能确保做好一个平和的倾听者、沟通者时再与孩子沟通。孩子的情绪比较激动时,及时给予拥抱和安抚,体察孩子的情绪,及时稳定好孩子的情绪后,再进行沟通。

在沟通中,目光柔和专注地看着孩子,并适时地给出回应,如用点头和“嗯”,来表示正在专心倾听的状态及在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无论孩子说得多幼稚,都不用嘲笑的口吻打断孩子的表达。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表达的内容和状态,与他建立共情,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孩子表达。

青春期的倾听

雯雯自从上了初中后,与父母的话越来越少。有一次,雯雯对妈妈说:“妈妈,同学们学习都好认真啊!”妈妈点头说:“是的,压力有点儿大吧。”雯雯抬起头看着妈妈的眼睛,点了点头,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理解。同样的一句话,爸爸立马开启了说教:“现在是学习的关键期,大家都很拼,你也不能松懈!”雯雯没有任何回应。

周末雯雯作业写完,妈妈说:“雯雯,平时学习已经很累了,今天休息休息,下午陪妈妈打会儿羽毛球吧。”雯雯开心地答应了,在和妈妈运动的间隙,雯雯讲述了很多自己在学校的经历,妈妈耐心地倾听,及时地反馈,都能让她感觉到妈妈特别理解自己,平时与妈妈的沟通也越来越多了。

【沟通心理解读】

雯雯妈妈的倾听,是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倾听,带着共情的倾听。理解孩子的语言,同时能体会孩子言语中传达的状态,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

青春期的孩子追求个体的独立,需要自我空间,但又因为他们是不成熟的个体,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倾听,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和尊重。若父母能抽出时间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和倾听,即便只是一言不发,只要是用心地在倾听,孩子都能感受到那份尊重和信任。若父母在倾听时心不在焉,没有深刻的理解,急切地表现得很敷衍,只会让孩子失望、失落,不想再与他们继续沟通。

【父母该怎么做】

父母可以营造一些与孩子轻松的独处时间,如一起跑步、爬山、打球。在轻松的氛围中,与孩子平等地沟通,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反馈,从而拉近亲子距离。

在倾听孩子表达时保持无条件积极关注,多给孩子一些尊重和信任,把孩子当作成人,平等地沟通,尽量不要摆出权威者的姿态,急切地想着给出建议;充分体察孩子在沟通时的状态和感觉,关怀、理解、接受孩子,鼓励并引导他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沟通良方

倾听是沟通的一门艺术,不只是用耳朵听,正如汉字“聴”所表达的,倾听是带动我们的眼睛、耳朵,带着我们的心,一心一意地用心聆听。要认真倾听对方的非言语信息和言语信息所表达的内容,充分理解、建立共情。

与孩子的沟通,父母的倾听尤为重要。倾听中,要放下自己“权威者”“说教者”的身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倾听者”。对于婴幼儿期的孩子,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非言语信息,积极关注和反馈,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便是倾听;对于儿童期的孩子,父母积极关注,完整的倾听,及时地给予点头和言语的认可反馈,鼓励孩子表达,理解孩子的情绪,便是有效的倾听,更好的沟通;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认同他的独立人格,给予支持,多听少说,理解他的状态,建立共情,对于孩子的困惑,父母根据他的状态,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朋友式的引导,便是有效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