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销想象力(白金版)
- (美)西奥多·莱维特
- 942字
- 2022-08-23 10:37:24
IBM
IBM在推出Series/1小型机时,跟它最初进入计算机业务一样属于模仿者,先行的企业已经推出同类产品多年。不过,那时的计算机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制造商对其用途和适用性的了解远比潜在用户要多。因此,计算机制造商必须付出精力,把潜在用户的需要(needs)转化成欲求(wants)。要把他们的欲求转化成实际的购买行动,制造商必须向潜在用户精心传授知识,让他们了解产品的用途,而IBM也必须给自己的销售人员传授一些有关于目标企业的知识。IBM所做的这一切,跟10年前眼影膏和眼线笔制造商为了创造一个规模市场所做的努力没有多大差别。那时,那些大的化妆品公司不得不在店铺里开设展示柜台,教女顾客如何使用这些产品。
但是,只要掌握了相关知识,无论这些知识是来自卖主,还是来自市场扩大后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独立的培训学校及其课程,客户就能自主做出决策,决定自己需要什么以及如何使用它们。因此,卖主在向潜在客户传授知识时做得越成功,用户对其依赖程度就越低。在第一笔生意中所销售的“产品”,是一个包括知识传授、培训、手把手服务、不断提供建议,以及危急情况快速救援在内的价值组合。后来,随着客户越来越成熟,“产品”就会变得简单得多,即使不变成一种大众化的商品,也自然不再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例如,它变成了一台简单的计算机、一小盒精致的眼影膏。
但是,事情变得复杂起来。随着在企业内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最初是在计算机制造商的帮助下,后来越来越多地依靠用户内部的专家),计算机变成了一个难以驾驭的庞然大物。组织内的不同用户对它提出了不同要求,而且这些要求常常彼此矛盾。为了满足不同部门和个人的使用要求,并为其配备相应的软件,所需的成本越来越高,如何收费就成了一场永无休止的较量。最终,小型机应运而生。企业的一个部门、一个分公司,甚至一个个人,现在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小型机,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配置或者编写软件。集成电路的发明,以及后来出现的微处理器,把计算机行业从涓涓细流变成了浩浩江河。
随着客户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越来越堪比制造商,计算机的成本下降,以及市场上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IBM采取了恰如其分的营销导向行动:努力销售硬件,不再像过去那样附带经过精心挑选的复杂内容。这种策略奏效了,而且成效简直不可思议——若干年后,在个人电脑市场上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