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黑天鹅飞来的时候需要逆向思维

我们不能左右股票市场如何波动,但可以决定自己面对股价波动时做出什么选择。投资者到底应该选择“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的逆向思维?还是“追涨杀跌”的顺势而为呢?

就跟投机者的眼睛永远离不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股价一样,人类很容易被眼前的场景迷惑,会根据当前看到世界的样子或者乐观或者悲观地判断未来,这是人类身上的短视基因造成的。只有极少数基因变异者才具备“逆向思维”的能力。

一、盖可保险公司

1936年,利奥·古德温在得克萨斯创建了盖可保险公司。他比华尔街更明白金融公司“不做什么”的重要性。盖可保险公司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销售保险,节省了大量的人员成本,而且只向政府的工作人员销售保单,这样又大大控制了风险。20世纪70年代,盖可保险公司CEO拉尔夫·佩克为了追逐市场规模选择放松承保政策,开始向体制外人员销售保险。盲目扩张带来了新的保单,更带来了昂贵的理赔损失。

1974—1975年,客户的索赔总额已经超出了公司的净资产。1975年,盖可保险公司宣布巨亏1.9亿美元,公司到了破产清算边缘,股价也从最高42美元暴跌到4.8美元。就连82岁的华尔街证券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个人投资也深陷其中,盖可保险公司的股价看起来很难再恢复到以前了。

《华盛顿邮报》的出版人凯萨琳·格雷厄姆给刚刚接任盖可保险公司CEO的杰克·贝恩打去电话,建议他和沃伦·巴菲特聊一聊,当时焦头烂额的杰克·贝恩很不情愿地问道:“谁是巴菲特?”

但杰克·贝恩和沃伦·巴菲特还是见了面,他们一直聊到天黑。当整个华尔街都在判断盖可保险公司难逃此劫时,巴菲特做出了逆向判断。他了解盖可保险公司,知道只要杰克·贝恩能够带领公司重新回到低成本、低风险的轨道,盖可保险公司一定是有救的。巴菲特在见到杰克·贝恩的第二天以2.125美元买进了50万美元的盖可保险公司股票,之后继续大量买进股票。1977年末,伯克希尔·哈撒韦合计买进了411.6万美元的盖可保险公司股票。在杰克·贝恩和沃伦·巴菲特的努力下,这家公司重新回到了良性的轨道。

伯克希尔的这笔投资也成了巴菲特投资生涯的精彩一笔。1980年底,伯克希尔在盖可保险公司合计投入了4571.3万美元,并取得了这家公司33.3%的股权,在此后的15年里,由于盖可保险公司不断回购自家股票,伯克希尔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到50%左右。1995年,巴菲特用23亿美元买下了剩下的一半股权。盖可保险公司从此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全资保险公司。

二、三聚氰胺时期的伊利股份

2008年,中国爆发三聚氰胺危机,乳业龙头公司伊利、蒙牛公司不得不对渠道存货计提报废和跌价损失,造成利润表巨额亏损。当时的中国人好像再也不喝牛奶一样,不再对伊利、蒙牛公司的产品感兴趣。股票市场的人们疯狂卖出伊利股份的同时,蜂拥买进九阳豆浆机的股票。

2008年,伊利股份计提存货报废损失8.85亿元、存货跌价损失2.35亿元。当年伊利股份巨亏16.87亿元。资本市场的人们像卡哈马卡的印加勇士一样落荒而逃,伊利股份的市值从2008年高点223.78亿元暴跌76.96%至51.55亿元。如果按年末收盘市值计算,2008年收于65.62亿元,较2007年末212.12亿元下跌69.06%(见表2-5)。伊利股份的黑天鹅飞过来了!

表2-5 2004—2008年伊利股份数据

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

注:2007年亏损460万元,是伊利股份为兑现股改承诺支付股权费用4.6亿元所致。

事后看,那真是股票市场千载难逢的一次发大财的机会,如果我们在别人恐慌时逆向思考,冷静地问自己两个问题:

1.中国人还会喝牛奶吗?

2.如果中国人未来还会喝牛奶,会喝哪个品牌的牛奶?

记得2008年我正在深圳出差,当时还特意留意了一下超市的牛奶品牌,我惊讶地发现,深圳的超市里整齐摆放着伊利和蒙牛的产品,竟然没有别的品牌。作为北京人,我知道北京的超市里摆放的一定是伊利、蒙牛和三元。上海的超市应该是伊利、蒙牛和光明。都有伊利和蒙牛!我在2008年就不相信中国人从此再也不喝牛奶了。我的判断是如此准确,但我没有在那次大机会中从伊利股份的股票上赚到一分钱。因为那时候,我还在做手机生意,竟然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看那次发大财的机会。想想都让人心碎。

如果那时候我就明白了投资的道理,我一定会逆势在2008年买进股票。2019年,伊利股份为上市公司股东创造了69.34亿元税后净利润,2019年的净利润就可以买下2008年的整个伊利股份。2009—2018年伊利股份10年合计为上市公司股东赚了350.17亿元,而2008年末的股票竟然只卖65.62亿元?2019年末,伊利股份收盘市值为1886.22亿元,如果再加上2009—2019年税前分红总计198.11亿元。这家公司2008—2019年的长期复合回报率高达36.94%。我太喜欢黑天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