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宋初对待武力战争态度的变化

如所周知,唐末、五代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藩镇割据、战乱动荡,这是武力因素超强干预甚至主导政治的必然结果。可以说,这是一个崇尚武力和“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时代,“重武轻文”的价值观也日渐在社会中积淀下来。此时,不仅国家文治荒疏,社会经济遭到破坏,文官集团受到武将群体的压制,而且皇权也趋向式微。后晋时,军阀安重荣断言:“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14]正揭示了这个时代的政治特点。

宋初,新政权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严峻局面。从外部的地缘状况而言,由于后唐末年燕云十六州地区被辽占领,中原失去了传统上最重要的国防生命线——东段和中段长城,使御北边防陷于艰难境地,如宋人所说:“自飞狐以东,重关复岭,塞垣巨险,皆为契丹所有。燕蓟以南,平壤千里,无名山大川之阻,蕃汉共之。”[15]辽突破长城阻隔后,不仅挥师南下更为便利,还因拥有长城以内农业区的各种经济资源,为骑兵行动提供充足的补给,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军事优势。这种此消彼长的形势,使宋朝丧失了以往秦汉隋唐有利的国防地理条件。与此同时,南方各地诸割据政权依然存在,五代以来战乱的局面亟待结束,混乱的统治秩序更有待改变。

宋太祖君臣一致认为以往的长期动乱系君弱臣强、藩镇割据所致,[16]而又突出地表现为武力因素超强干预政治。“大抵五代之所以取天下者,皆以兵。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17]于是,在使用武力战争手段剿灭割据政权的同时,对内需要采取收兵权举措,并解决以往长期存在的文、武之间关系严重失衡的问题,消弭社会意识中“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观念和广泛存在的“重武轻文”风气。从宋太祖朝开始,便一方面对骄兵悍将逞强的状况进行整顿,另一方面则提高文官及士大夫的社会地位,提倡儒家道德伦理,培植崇文的社会风气,以重振纲纪、加强皇权。宋太祖朝包括亲自为孔子作赞文、拜谒孔庙,率群臣幸临国子监,发展科举制度,要求武臣读书等一系列崇儒举动,便旨在向天下传递重文的信息。宋人范祖禹对此评说道:“儒学复振,是自此始,所以启佑后嗣,立太平之基也。”[18]“崇文抑武”的治国思想由此发端。[19]也就是说,虽然统一天下是宋王朝的急切任务,使用武力战争手段也是现实的选择,但从国家更高的政治追求来说,则在于儒家文化设定的统治秩序与国家气象,因此“文治”高于“武功”。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在收兵权的过程中,没有像以往汉高祖以及后世明太祖那样杀戮功臣,反而主要采取怀柔的赎买手段解决,并对所推翻的后周皇室优礼有加,对所灭诸国的国君也一律赐以爵号,将其举家安置于京城,以礼相待。这种开明的做法,体现了宋朝开国政治的某种趋向。

从统一的行动部署上看,宋太祖君臣确定了“先南后北”的用兵方略,先征服南方诸割据政权,然后再剿灭北汉、收复燕云,即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宋太祖对于处理被辽朝控制的燕云问题,也考虑过优先采用经济手段赎买的办法,其次才是运用武力方式解决。[20]事实上,宋太祖后期已尝试缓和与辽的紧张关系。开宝七年(974),宋主动遣使“请和”,辽也派地方官“与宋议和”。[21]此后,宋辽双方使臣往来逐渐频繁,彼此互致国书、礼物,互贺正旦和对方皇帝生辰。[22]宋辽虽然缓和了关系,但在北汉问题上仍然存在矛盾,即宋试图统一河东,而辽不愿放弃牵制宋朝的北汉傀儡政权。开宝九年八月,宋军大将党进率军对太原发动进攻时,辽继续出兵增援北汉,挫败宋军的攻势。[23]

宋太宗即位后,继续执行“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并很快完成了南征和消灭北汉的任务。宋太宗通过非常手段登上帝位,[24]因此意欲建立超越乃兄的武功,遂在对辽关系上采取主动进攻的战略。但随后的两次收复燕云的伐辽行动惨遭失败。文官执政群体对北伐战争先是少数人反对,之后则基本上持批评态度,并对宋太宗不断施加影响。[25]

早在太平兴国四年(979)讨伐北汉呼声兴起之际,宋太宗征求大将、枢密使曹彬的意见,得到肯定的答复,但宰相薛居正等人则委婉表示应当从缓。[26]第一次宋军北伐幽州失败后的次年,宋太宗一度又试图出兵幽州,文臣张齐贤便上疏反对继续对辽用兵,理由是:“臣闻家六合者以天下为心,岂止争尺寸之事,角强弱之势而已乎?是故圣人先本而后末,安内以养外。人民,本也;疆土,末也。五帝三王,未有不先根本者也。”[27]在第二次北伐的筹备阶段,宋太宗“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28]则说明中书大臣的反对意见给宋太宗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才使其抛开中书仅与枢密院合议。当第二次北伐失败后,以重臣赵普为首的执政群体激烈批评北伐行动。赵普认为,“远人不服,自古圣王置之度外,何足介意”,“岂必穷边极武,与契丹较胜负哉?”他指出小人(主要指武将)好战,“事成则获利于身,不成则贻忧于国”;又从维护皇帝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特别提出“兵久则生变”的告诫,深得宋太宗的认同。[29]在内外形势的压力下,宋太宗不得不对负责军事的枢密院大臣“推诚悔过”。[30]端拱初,御辽前线形势紧张,宋太宗诏文武群臣“各进策备御”。宰相李昉“引汉、唐故事,深以屈己修好、弭兵息民为言,时论称之”。[31]不久,知制诰田锡又上奏反对北上用兵,认为:“欲理外,先理内,内既理则外自安。”[32]淳化四年(993),宋太宗与宰臣吕蒙正讨论到战争议题,吕氏以隋、唐动武之害为例,认为隋唐两朝数十年间,四次讨伐辽东,人不堪命,隋炀帝全军覆灭,唐太宗亲自指挥作战,也无功而返。因此,“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宋太宗当即表示:“炀帝昏聩,诚不足语。唐太宗犹如此,何失策之甚也。且治国在乎修德尔,四夷当置之度外。”又对以往的伐辽战争表达了追悔之意。[33]此时,边境相对平静,宋太宗君臣的讨论应当是理性而清醒的。文官大臣的以上见解,固然有息兵休民的意思,同时表明对武力战争手段的作用开始怀疑。他们的主张被“时论称之”,并影响了宋太宗的态度,说明这种认识在宋太宗朝后期已渐成主流意识。

宋人李攸《宋朝事实》卷3《圣学》称“太宗笃好儒学”,并举例加以说明,宋太宗阅览兵法《阴符经》后叹道:“此诡诈奇巧,不足以训善,奸雄之志也。”而在读《道德经》后则表示:“朕每读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未尝不三复以为规戒。王者虽以武功克敌,终须以文德致治。朕每日退朝不废观书,意欲酌先王成败而行之,以尽损益也。”在宋太宗眼中,兵家讲求诡诈奇巧,势必容易诱发“奸雄之志”,自然是“不祥之器”;王者非不得已不可用兵,“武功”手段也只能服从“文德”目的。由此可见,在维护现实统治需要的情况下,宋太宗虽然离不开军队,但在精神上已对武力战争手段产生怀疑。宋太宗对动武及兵家学说的贬损态度,其实正是两次北伐失败后方针路线转变的结果。

北宋第二次北伐的失败,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宋统治集团放弃武力收复燕云的目标,也停止了开疆拓土的活动,其军事思想转为保守,积极防御的战略被消极防御的战略所取代。于是,北宋在对辽前线全面布置防御体系,所谓“今河朔郡县,列壁相望,朝廷不以城邑小大,咸浚隍筑垒,分师而守焉”,[34]还通过开挖河塘的方式弥补失去长城带来的地形缺陷。当政者从此眼光向内,采取“守内虚外”之策,[35]换言之可称为“攘外必先安内”,追求内部统治稳定和文治功业成为施政的重心,边防则退为次要问题。宋太宗晚年对身边人所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36]的话,便透露出实施这一政策的心机所在。因此,“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遂得到确立,即侧重于以儒家思想文化治国,推崇文治而排斥武功,有意抑制武力因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朝廷主要不是依赖军队,而是凭意识形态化的儒家的纲常伦理来控制社会,维系世道人心,以求长治久安。为了防止军事将领干扰其主导方针,又对武将处处设防,实施“将从中御”之法。

总之,历史上高度重视和依赖军事武力的传统从宋太宗朝后期开始发生转变,强军强国的意识逐渐被追求文治和稳定的思想取代。正因为如此,宋太宗朝后期遂尝试通过议和的手段缓和与辽朝的紧张关系,但未能成功。如淳化五年,宋廷曾先后两次遣使入辽议和,不过都遭到辽朝的拒绝。[37]甚至面对西北一隅的党项势力也消极应对,当军事重镇灵州遭到长期围攻后,还曾一度打算放弃。[38]